鐵鍋燉菜有營養,“水中鮮漁村”大鐵鍋燉出來的菜是更入味好吃。位于海淀區朱房路27號的“水中鮮漁村”里,正是由于配置了傳統的鐵鍋,熱線自開業以來就響個不停。

都市里喜歡這種純樸美味的朋友真不少,“水中鮮漁村”的粉絲也超多。記者在晚間來到這里,大廳里的位子已經沒有了,包間基本飽和,都是事先預定下來的,這里回頭客居多,基本都是吃上一次,感覺味道很好,繼續第二次第三次帶親朋好友來的。

“水中鮮灶臺魚”是由老葛家餐飲企業現任總經理葛志波創辦,自2006年8月迎來清河永泰莊北路第一家火鍋店的開業,當時店面不足100平方米,企業經過9年多的不懈努力,隨著資金實力的日益雄厚,管理的日益深化,葛志波開始進行連鎖店有條件的擴張。現已發展成為擁有12家面積在300到1000多平方米不等的以“老葛家”名字命名的餐飲連鎖集團,擁有員工500多人,旗下有快餐上品粥店、火鍋、羊蝎子、美食城、灶臺魚(東北菜)、碳烤羊腿等眾多特色餐廳,集團秉承“顧客至上、品質至上、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為消費者提供最細心、誠摯、專業的服務。
時代的變遷裹挾著蕓蕓眾生滾滾向前,作為其中的個體,或挺立潮頭,或隨波逐流。葛志波,應該屬于前者。
記者采訪到了老葛家餐飲企業創辦人葛志波,面前的葛志波,外形俊朗,線條剛勁的臉上透著成熟男人的深邃和睿智,話語不多,沉著穩健,內斂而不事張揚。
談起他創建老葛家餐飲企業的經歷,葛志波表現激動。“老葛家不是最大的,但在我的心目中它確實是最好的”。
葛志波很早就敏銳的感覺到餐飲業在健康、野生食材方面的發展前景,那將是對傳統餐飲業的顛覆。基于這樣的分析,他產生了在北京創辦一家火鍋店的念頭,當時店面不足100平方米。
他告訴記者,目前“水中鮮漁村”里所有的水產品都是從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之中打撈上來的,經過特殊的保鮮處理,長途運抵北京,從源頭上保證了食材的新鮮度,讓北京市民吃上真正的野生水產品。
水中鮮漁村灶臺魚是其獨有的特色,而這種用餐方式起源于1862年赫哲族獨特的飲食方式,可以說飲食文化歷史久遠。據了解,灶臺魚采用江湖野生魚種燴制而成,燉料都是經過大廚精挑細選,灶臺魚、灶臺雞、野鴨、兔子、排骨、大鵝,各種野生魚,雪鄉熗拌菜,貼餅子,加上一堆豆腐、茄子和特色的東北粉條、酸菜,在鍋里燜燉十多分鐘,再加以當地的把蒿、香菇、大棗、枸杞等自制農家風味十多種精致醬調制,是一道經久不衰、營養豐富的美味,在冬天吃起大鍋來更加美味滋補。
灶臺魚以野生鰉魚最為養生。鰉魚學名為達氏鰉,是鱘魚的一種,現僅存于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江——黑龍江之中。成年魚的體重可達1000公斤,是我國淡水魚類中體重最大的魚類。鱘鰉魚因起源于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因而具有“水中熊貓”的美稱,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鱘鰉魚認定為瀕危物種。鰉魚全身都是寶,肉厚刺少,味美而鮮,唇制魚唇,骨制魚骨,鰾制魚肚,鰭制魚翅,魚籽制醬,皆為水產稀有珍品。
由于集團品牌實力日益增強,公司計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發新菜品,同時加強菜品監管力度,不斷提升“老葛家”品牌魅力,真正做到讓消費者吃的放心,吃出健康。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我們相信:在秉承“顧客至上、品質至上、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中,葛志波和“老葛家”人在健康餐飲養生的道路上一定會越走越寬廣,我們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