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直標榜著輕奢路線的Michael Kors,近期股價暴跌24.2%,以每股45.93美元收盤。一天時間內,其市值蒸發超過30億美元。股價下跌,投資者減持,是不是意味著輕奢品牌出現泡沫?投資者憂慮輕奢品牌的價格設置和銷售模式更傾向于大眾消費,而不屬于奢侈品。那么輕奢算不算是奢侈品呢?

輕奢的起源
輕奢消費的崛起與社會形態有關,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在著作《M型社會》中談到,全球化后,“中產階層”將消失,許多人淪為中下階層,而這些人又要求多一點“奢華感”,所以“能夠負擔得起的奢華”是未來消費的主流。通常300美元左右的價格被認為是合適的。這里面的鼻祖算是Coach,其曾經是北美市場的“300美元之王”。
就中國市場而言,輕奢品的概念應該自配飾而起。購買快時尚服裝的年輕人的 “入門”級奢侈品會是輕奢的配飾,比如從購買一只區別于大眾款設計的包包開始。目前的輕奢主要包括大牌副線、風格品牌與原創設計師品牌等。
何為純奢侈品?
奢侈品(Luxury)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經濟學上講,指的是價值/品質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無形價值/有形價值關系比值最高的產品。奢侈品的消費是一種高檔消費的行為。
市場給出的反映
繼上一年度輕奢侈品牌的亮出傲人的成績單后,他們高速擴張且高速增長,但過度曝光似乎導致他們的銷售開始疲軟。據中奢網數據庫統計:除了Michael Kors的股票暴跌外,同類輕奢品牌Coach和Kate Spade也面臨著股價下跌的煩惱。Coach于5月27日的早盤交易中股價下跌5%至34.61美元。而Kate Spade股價則下滑4.7%,至每股25.39美元。
而從奢侈品龍頭愛馬仕(Hermès)集團發布201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中,收入比去年增長了19%,達到12億美元。愛馬仕最核心、最富有競爭力的皮具產品,其在總營收中所占比重為44%,2015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居高不下,同比增長12%,經典皮革手袋供不應求使 Hermès 在奢侈品行業表現優異。顯然,相比輕奢,市場更看好純奢侈品牌。

輕奢侈品牌的營銷模式:快速擴張
為了利潤最大化,輕奢侈品牌進入無休止的促銷活動。Kate Spade咋舌4折免運費,特價商品包括包包、服飾、鞋等等。
快速擴張導致增速放緩。在過去12個月,Michael Kors全球新增121家門店,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已設有4133門店,并預計將繼續開設更多新店,如果公司沒有充分準備,那么它將面臨過度曝光的危機。
輕奢侈品牌官網的功能涵蓋新品發布、專賣店查詢以及最重要的功能是線上購物。現在各類輕奢侈品牌官網上幾千塊錢就可以買一款爛大街的包了,而且很可能比專門跑去專柜購買更便宜。
純奢侈品牌的營銷模式:饑餓營銷
饑餓營銷策略:運用于奢侈品的商業推廣,是指奢侈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以維護產品形象并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愛馬仕集團CEOAxel Dumas在今年的一次會議上開玩笑說:“公司希望Hermès的產品是很難找到,甚至在網站上。”“一只包可能需要7到10年,如果你想要一只蜥蜴皮或鱷魚皮的包則需要更長的時間,”Hermès美國公司CEO Chavez說道。
渠道擴張謹慎,奢侈品隨處可見并不一定好,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美譽度會隨之下降。2015年,Hermès將新增3家門店,同時響應公司內部投資決策,對現有門店進行革新和擴張。
降價促銷,沒那么容易。比如6月5-6日,Hermès將在上海舉辦特賣會,最高折扣達5折。但是商品主要是2014春季和2013秋季男女裝及鞋帽,并不包括手袋,主要是成衣。而且特賣會只對VIP會員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