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年畢業(yè)季,美國各大學府都會物色成功人士作為演講嘉賓,在畢業(yè)典禮上為畢業(yè)生們獻上“最后一課”。今年,哈佛大學的畢業(yè)紀念日(Class Day)演講邀請到哈佛校友、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

你可能覺得奧斯卡影后被邀請做演講似乎沒什么大不了的,那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年走上哈佛畢業(yè)演講臺上的人都有誰?2008年的演講者是《哈利波特》系列作者J.K.羅琳;2012年是Facebook首席運營官、登上今年《福布斯》全球權力女人榜的謝麗爾-桑德伯格;2013年則是脫口秀女王奧普拉;2014年是前紐約州州長,布隆伯格通訊社(彭博社)創(chuàng)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此外,美國能源部長、華裔美物理學家朱棣文、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美國歷屆總統(tǒng)們也都曾寄語哈佛畢業(yè)生們。


總結一下規(guī)律,能走上哈佛畢業(yè)典禮演講臺的不是各行各業(yè)的精英,就是集大智慧于一身的大人物,和他們相比,區(qū)區(qū)一個奧斯卡小金人就好像是鬧著玩。而且手握小金人的好萊塢明星一撮又一撮,為什么哈佛覺得娜塔莉-波特曼夠格向畢業(yè)生們傳遞正能量?

首先,大家表忘記,波特曼可是哈佛校友!1999年,18歲的波特曼以全A成績進入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就讀。不過一個奧斯卡獎真的很難在大能云集的哈佛刷存在感,當年大衛(wèi)-芬奇導演,艾倫-索金編劇的講述Facebook發(fā)家史的影片《社交網絡》里在描述Facebook創(chuàng)辦之初在哈佛校園有多火時曾有過這樣一段對白,大家看過后對奧斯卡影后在哈佛的生存環(huán)境能有一些概念:

——“在這個出了19位諾貝爾獎得主、15位普利策獎得主、2位未來的奧運冠軍和1位電影明星的校園里,馬克(Facebook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也曾是哈佛學生)是最熱門的話題主角。”
——“電影明星是誰?”
——“誰在乎!”
對白中的電影明星指的正是娜塔莉-波特曼,1999年到2003年間在哈佛的4年,波特曼也正好經歷了Facebook在校園的誕生。艾倫-索金在創(chuàng)作該電影之初,也曾向波特曼取經,試圖了解當時的哈佛。可電影明星的身份并沒有給波特曼的校園生活帶來任何便利,相反,正如她在自己的演講中講到的,在被哈佛大學錄取時,她剛因《星戰(zhàn)前傳》獲得金球獎提名,總覺得哪里不對的她很害怕同學們都以為她是靠名聲才進入哈佛的。

然而,本可以只靠臉吃飯的波特曼卻很拼的成為學霸。在自己的演講中,她透露,從中學時候起,她就以愛學習著稱,在學校里人盡皆知的她靠的不是“童星”的身份,而是每天背在肩上的比自己還大只的書包。當年,她曾錯過了《星球大戰(zhàn)前傳1:幽靈的威脅》首映式,因為她要參加高中期末考試。

除去“愛學習”這一項學霸入門條件外,波特曼還有很多加分項,比如她一直保持全A成績。再比如除了會說流利的英語和希伯來語外,她還會說一些法語、德語、日語和西班牙語。如今嫁了法國老公,法語水平要走上流利的道路也只是時間的關系了。此外,她從小習舞,4歲開始練芭蕾,直到現(xiàn)在……
越深扒就越讓人無力的感覺大概也只能發(fā)生在這種讓人怨恨老天不公的高智商大明星身上了吧!看到這里,你大概不會再納悶為什么哈佛會邀請波特曼去給畢業(yè)生演講,而只會遺憾自己沒能在現(xiàn)場了。被她的智商震撼過一遍之后,再回頭來看她在紅毯上的各種美麗身影,真的讓人望天興嘆哪!





詹姆斯-弗蘭科

這個愛笑、愛耍,喜歡親吻同性的大男孩你能想象他竟然是身兼多個學位的才子嗎?別慌,他真的是。09年獲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英語學士學位,2011年夏天又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學位。雙學位對于一個天才來說已經不能抑制住智商的膨脹。隨后他又在耶魯大學攻讀PhD.和休斯敦大學PhD.。
學習演戲兩不耽誤的他,在2011年搭檔大嘴美女安妮海瑟薇主持了奧斯卡頒獎典禮,穿女裝、懂調侃兼具了情商和智商兩把利劍,外加上顏值又那么高,真是讓那些做夢也企及不了的人們哭暈在床頭。或許這一切有后期的努力作祟,但天生的良好DNA也是無人能及。
弗蘭科的父母都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據弗蘭科的母親說,自他出生便非常好學,少年時是個數學高手。但他卻愛上了表演,在UCLA上了一年學后,違背父母意愿,輟學當了一名職業(yè)演員。但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出演了一眾賣座但平庸的電影,決定在輟學10年后重回UCLA,修讀文學和創(chuàng)意寫作。學霸威武起來簡直嚇人,此后紐約大學的電影攝制、哥倫比亞大學的小說寫作、布魯克林學院的小說寫作、沃倫威爾遜學院的短期詩歌課程,這些看都看瞎的科目,他都一一攻破。做什么都能做出樣來的詹姆斯弗蘭科,在演藝事業(yè)上獲得過一次奧斯卡男主角的提名,三次金球獎提名和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影帝提名,不過好在上帝是公平的,這么多入圍中他只捧得了金球獎和柏林電影節(jié)兩座影帝。
麗莎-庫卓

別以為麗莎-庫卓只是個在《老友記》中神經有點大條、愛笑、愛唱的姑娘。其實人家的學歷和背景,差點就成為了一個救死扶傷的醫(yī)生。麗莎·庫卓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是腦科專家和內科醫(yī)生。或許是子承父業(yè)的傳統(tǒng)理念,也或許是耳濡目染的熏陶。總之麗莎-庫卓大學期間攻讀的是生物科學專業(yè),這真是和后來的演藝人生路大相徑庭。
在談到對演員的職業(yè)評價時,麗莎-庫卓曾經用愚蠢和虛偽形容。不過人生就是這么無常,大學畢業(yè)后她本想回家協(xié)助父親進行醫(yī)學研究,但在洛杉磯,她遇見了她哥哥的一個朋友,喜劇演員約翰·洛維茨。也正是因為這個偶然的機會,年少的麗莎-庫卓踏上了演藝之路。
馬伊姆·比亞利克

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的火熱,讓劇中天才少女艾米-菲拉-福勒隨之走紅。可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中的她還有另一職業(yè),而且這個專業(yè)還恰好跟她在《生活大爆炸》中飾演的角色一樣:神經科學。
什么?科學家?是的,你沒有聽錯,誰說只能演員費勁巴力來演那些名垂千古的科學家,就不能科學家客串演一把另一個自己。馬伊姆·比亞利克就是這么任性,今年35歲的她,曾就讀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并專攻神經科學領域。還曾寫過一本關于父母教育的專業(yè)書,主要是探究激素水平在父母與孩子之間聯(lián)系中的作用,該書定于2012年由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發(fā)行。不僅如此,拿到學士學位之后,她參加了一些希伯來語和猶太文化方面的研究,真是多才多藝。
版權聲明:原創(chuàng)稿件,如需轉載,請嚴格注明出處新浪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