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溫天,煮上一鍋綠豆湯晾涼后擱冰箱里,口渴時喝上一碗,想想就讓人覺得爽!
然而,江蘇高郵一位年近70歲的老太,卻因喝了一碗冰鎮綠豆湯而突發心肌梗死,差點丟掉性命……專家表示,冰綠豆湯對心腦血管病人十分不利,尤其是在全身出汗時,會對心臟造成傷害,從而誘發心肌梗死、腦血栓或腦出血等急癥。

其實,喝綠豆湯是有講究的!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喝。
綠豆湯的食用禁忌
1、切莫空腹喝綠豆湯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綠豆性較為寒涼,空腹飲用容易對脾胃造成傷害。體質寒涼的人本來就有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瀉便稀等癥狀,而吃了綠豆反而會加重癥狀,甚至引發諸如腹瀉、氣血停滯引起的關節肌肉酸痛、胃寒及脾胃虛弱引起的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
2、綠豆不能和中藥一起吃

綠豆本身是一味中藥,如果患有外感風熱、暑熱內侵等熱性病時,在服用中藥的時候再適當服用綠豆湯,有相輔相成的作用;但如果有胃腸薄弱肢酸乏力、全身畏寒、腰腿冷痛、腹瀉等癥狀的人在服用中藥的時候則應該禁食綠豆,否則,不僅會降低藥物療效,而且還會加重病情。所以,服中藥時能否吃綠豆不可一概而論,應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及所服中藥性味而定。
3、綠豆湯不能天天喝
適當的喝一些綠豆湯對身體有益,但是,也不宜天天喝。綠豆湯雖好喝,但也不能過量飲用。綠豆中含有的低聚糖容易使人脹氣,而且綠豆屬于不易消化的食品,過量飲用易損傷脾胃,而女性朋友過量飲用綠豆湯的話,還會容易引發腹脹、痛經等毛病。一般成人一周喝2至3次,每次一碗即可。過量飲用綠豆湯,可出現胃寒腹瀉等腸胃疾病。幼兒2至3歲開始吃粥時,可適量加點綠豆。6歲過后,才可飲用成人量。

4、勿用鐵鍋煮綠豆湯
煮綠豆湯時,用鐵鍋最不合適。綠豆的大部分活性成分都在綠豆皮里,綠豆皮中的類黃酮和金屬離子作用之后,可能形成顏色較深的復合物,使綠豆湯的顏色發黑,食用后會造成腸胃不適和消化不良。可以用砂鍋或者不銹鋼鍋。
5、煮綠豆湯時別加堿
綠豆富含維生素B,它是綠豆解暑特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彌補出汗時的營養損失。而堿會嚴重破壞維生素B。同時,綠豆中的類黃酮抗氧化成分也會因為加入堿而損失,致使結構變化,顏色轉為黃色。所以,煮綠豆湯最好不要加堿,如果希望把湯煮得黏一些,可考慮加入少量燕麥片或糯米來“增稠”。
6、不宜喝冰鎮綠豆湯

綠豆湯不宜喝冰鎮的,否則會影響脾胃,造成脾胃失衡、腹瀉。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能喝冰的綠豆湯,防止誘發心肌梗死、腦血栓或腦出血等急癥。
四類人不適宜喝綠豆湯
(1)屬于寒涼體質的人
如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瀉便稀等,吃了綠豆反而會加重癥狀,甚至引發其他疾病。
(2)正在服用各類藥物的人
綠豆的解毒作用源于綠豆蛋白等成分與有機磷、重金屬結合成沉淀物。然而,這些解毒成分也會與藥物的相關成分反應,從而降低藥效。
(3)老人、兒童以及體質虛弱的人

老人及兒童的腸胃消化功能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掉綠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4)經期女性
處于月經期的女性,身體處于缺血的狀態,體質偏差。經期女性若再喝綠豆湯,容易傷害脾胃,引起腹瀉。
(5)孕婦
綠豆中賴氨酸的含量高于其他作物。此外,綠豆還富含淀粉、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及鋅、鈣等礦物質,是孕婦補鋅及防治妊娠水腫的食療佳品。但是孕婦也要少喝綠豆湯。綠豆屬陰,對于那些性冷脾弱的人來說不適合長喝。孕婦在喝綠豆湯時不宜放太多糖,另外孕婦一定不能喝冰綠豆湯,容易導致腹瀉。在煮綠豆的時候,可加些紅豆大棗一起煮,可幫助孕婦達到補氣養血的功效。
熬制綠豆湯的正確“姿勢”
正確挑選綠豆:綠豆按照食用方法和性能可分為明綠豆和毛綠豆,毛綠豆的色澤鮮艷有光澤,外皮有一層脂質,它的發芽率很高,比較適合生豆芽之類。毛綠豆容易煮爛,而且沙性很好,適合熬粥、做湯、做綠豆糕等,所以做綠豆湯時建議選用毛綠豆。購買的時候挑選成熟度好籽粒飽滿、大小均勻、色沾鮮亮、氣味純正,一定不要購買有蟲眼的,這樣的一般都是存放時間長而且保留不當,營養價值會損失不少。

應選用純凈水:一般家庭做綠豆湯時都是用自來水,事實上綠豆湯的顏色來源于綠豆的種皮,種皮中有一種多酚類的物質,這種物質如果是單個存在,顏色就會是綠色。如果它發生氧化聚合反應,顏色就會有變化,變成紅色。這種反應與自來水中的很多離子、礦物質以及氧氣接觸等情況下容易發生,所以推薦大家選用純凈水,同時使用不銹鋼鍋,要蓋上鍋蓋減少與氧氣的接觸。
熬制的時間不宜過長:很多朋友喜歡喝煮開花的綠豆湯,其實綠豆煮開花之后,其中的淀粉里物質會被析出,被煮成一種糊晶,這種糊晶會吸附多酚類物質,讓其不好被人體吸收,會使解暑、解毒等功效打折扣,建議煮的時間不易過長,開鍋10分鐘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