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們穿越吧》
網易娛樂8月26日報道 近兩年,國內真人秀節目空前熱鬧,一時成為社會文化領域的重點“關注對象”。真人秀節目在豐富電視文藝形態、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多收視選擇的同時,也表現出過度娛樂化、同質化、重引進輕原創等問題。8月26日,著名歷史學者紀連海在媒體撰文,推薦真人秀節目《咱們穿越吧》,并言辭犀利地表示,相比起某些“去哪兒”、“奔跑”類節目,《咱們穿越吧》既‘有意思’更‘有意義’。
紀連海在《歷史的穿越》一文中說:看了歷史體驗真人秀節目《咱們穿越吧》之后,頗有一些感慨,大有不吐不快之感。 在紀連海看來,作為社會科學的一個分支,歷史可分為真實的歷史、記錄的歷史、傳播的歷史和接受的歷史四個層次,而“接受的歷史”才是“歷史”一詞的終極目標,問題在于:如何才能夠讓更多的普羅大眾真正的“接受”更加接近真實的“歷史”。
對此,紀連海坦言,“光靠學校教育肯定完不成這個任務,我們只能寄希望于電影電視網絡等諸多現代化的手段,但通過電影電視網絡等諸多現代化的手段所傳播的,或者是一些有意思沒意義的'去哪兒''奔跑'類節目,或者是一些讓很多人看了昏昏欲睡的'課堂''講壇'類節目,都不能滿足于讓廣大的普羅大眾有條件的由淺入深的通過研究'記錄的歷史'而無限接近'真實的歷史'的目的……在我看來《咱們穿越吧》值得推薦,值得推廣。”
記者發現,《咱們穿越吧》此前被眾多影評人評價為“娛樂+學識”、“形式與內在”合二為一。相比較嚴肅的‘課堂’‘講壇’,《咱們穿越吧》理直氣壯、大張旗鼓‘娛樂’的同時,更把中國歷史知識如‘春風化雨’般植入受眾腦海里,有效提高歷史知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節目中,參與者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秀”,每一個情景或細節都由節目組以及50位歷史學家監督完成,拍攝出的的是一個個具有時代特色“真”的節目,而并非“擬態的真”。這也是紀連海推介《咱們穿越吧》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穿越吧’是一部兼具歷史教育性和趣味性的中國歷史教育大片。”
這兩日,可謂是真人秀節目的“焦點時刻”。8月25日,廣電總局針對真人秀節目組織了專門培訓,對真人秀提出了更高級別的、明確的指導意見;幾乎同時,24位大、中學老師力挺真人秀《咱們穿越吧》,指出“國內目前大部分真人秀節目都是以逗笑、刺激、取樂為主導和目的”。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專家的發聲、主管部門的行動 可見,國內真人秀節目的轉型、升級,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