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萬圣節前夜,中國手工坊在依文城堡召開 “中國手工藝術研究中心暨全球設計師聯盟”成立發布會。
一直堅持以文化為本源、以設計為承載并致力于服裝行業20年的依文集團,攜手國家一流的服飾文化教育機構——北京服裝學院及時下最活躍的社群組織蝸牛、國內藝術家及藝術藏品資源最豐厚的平臺——轉轉會,共同成立“中國手工藝術研究中心暨全球設計師聯盟”。

左到右:中國手工坊CEO 山月、轉轉會創始人 成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手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楊陽、依文集團董事長,中國手工坊創始人 夏華、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 廖青、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 賀陽、蝸牛工作室負責人高登科

新銳設計師簽名長卷
依文集團中國手工坊致力于傳承手工藝文化,率先走在了拯救非遺的道路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并積累了豐富的民間手工藝人資源,已經利用自身渠道和資源搭建起了有效的平臺,整合了各方資源加入到這一事業中來。這一中心聯盟的成立,將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再添助力。 “中國手工藝術研究中心暨全球設計師聯盟”旨在通過收錄民間手工藝大師及其作品的方式,對中國傳統手工藝術的紋樣、技法等信息的收集和研究,以白皮書或書籍的方式呈現出來。并聚集和簽約全球優秀的設計師,針對中國傳統手工藝術進行再創意創新開發,使兼具傳統手工藝術與國際時尚的產品融入到現代生活。

依文集團董事長,中國手工坊創始人,夏華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女士在發布會現場激動致辭,對所有到場領導及嘉賓表示感謝并希望社會各界都參與支持中國手工藝文化,讓中國手工之美影響世界,讓中國工匠精神代代相傳。北京服裝學院廖院長表示:“作為國內唯一以服裝命名的院校,多年來一直以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重任為己任,能夠與中國手工坊合作,將會讓更多的交換生、留學生來到這里,感受、體驗中國手工藝術之美。”
發布會現場展示的純手工制作的飾品、服裝、手工藝作品等等,體現了手工藝大師的絕技和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到場嘉賓還體驗了依文集團專業細致的管家服務,也表現出了對手工藝文化的喜愛,親自參與走秀表示對此項事業的支持與關注,并度過了一個最具民族情懷的萬圣節前夜。



來賓走秀
同時參與鑒證這一壯舉的還有中國四大國繡——蘇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姚慧芬,為支持傳承手工藝事業姚大師也帶來了幾十副巔峰作品供現場嘉賓欣賞。中國手工坊共同成立戰略聯盟,共同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貢獻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剛剛成立的“中國手工藝術研究中心暨全球設計師聯盟”即將在12月份面向全國的設計師發起了西南地區苗族服飾考察和再設計項目,我們期待將會看到更加精彩、豐富具有民族元素并符合現代生活的設計作品融入我們的生活。
背景資料:
北京服裝學院:全國唯一以服裝命名,工藝為主,藝、工、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及國內外頂尖的科研成果。多年來秉承著傳習民族服飾文化的重任,把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精髓代代相傳。同時,它作為國內一流的服裝設計平臺 ,也是服裝服飾設計創新的孵化基地, 蝸牛: 在民藝界的一群對民間藝術喜愛的年輕人,他們是一支專注發掘、記錄并傳播民間手工藝術之美的民藝社群組織,他們希望能通過對傳統民間藝術的重新審視,讓傳統生活之美重回現代生活,并為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發展探尋出路。 轉轉會:致力于民間手工藝人發掘和推廣,關注國際間手工藝人的交流和發展,把中國手工藝術推向世界舞臺的進程中能夠做出更多的影響。對接國外優秀的設計師資源,深入中國傳統手工藝腹地,學習中國傳統手工藝,用國際化的視角穿心出更國際化的產品,能夠讓中國傳統元素有新的演繹。 姚惠芬: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一代“針神”沈壽的第四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