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廣為傳播的段子說:猶太人在一個地方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然后第二猶太人來了開了一個餐廳,第三個猶太人就開了一個超市,最后這片區域就繁華起來了,而中國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中國人肯定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個還是加油站,最后大家都沒得玩。這個看似非常有哲理的商業教學故事,在今天被互聯網顛覆了,集聚效應讓平臺商在專業領域客戶習慣養成之后,獲得越來越多流量,最終達成了多方共贏,滴滴出行和天貓家裝的成長軌跡可以說是異曲同工。

多年來家裝建材行業在全國各地也是呈現“一條街”式的發展脈絡。2012年7月,實創裝飾在天貓上率先開店,經過了三年多的發展,天貓家裝這條虛擬的家裝公司商業大道,已經吸引了實創、新浪、生活家、業之峰、東易、家裝e站等全國知名家裝品牌入駐,而且成交量增長速度也令人震驚。

與實物交易相比,服務類商品的交易似乎一直是電商的“痛點”,也是王健林當年敢于下億元賭注的信心來源,其中尤其以流程最漫長、環節最復雜的裝修行業最甚,按照常規思路來說,家裝是不可能被電商化的,但是這個拐點在2013年被徹底突破了。2013年,實創裝飾天貓官方旗艦店(sitrust旗艦店)首次參加雙十一創造了2000萬銷售額,2014年,實創裝飾天貓官方旗艦店(sitrust旗艦店)再度以億元的交易量打開了雙11的流量入口,而2015年“雙11”,這個數字一下子被刷新到4個億,家裝店鋪首次闖進天貓雙十一熱銷品牌大榜,甚至一度壓過蘇寧易購、魅族等大熱品牌高居第五位!

天方夜譚嗎?當然不是!動輒十萬元的單筆交易額、全國一二三線城市的潛在用戶、已經被激發但還尚待開發的消費習慣,這一切都使得家裝行業成為了最大體量的電商潛力股。裝修雖然不是高頻消費,但卻是一個家庭最重量級的一筆投資。而年末時節,對于一兩年內的期房或者來年開春就要裝修的二手房,天貓家裝“雙11”的狂歡無疑是提供了一個保值增值的消費通道。

(備注:圖為09年淘寶頁面)
有經濟學家評價,2009年的淘寶第一次光棍節對市場的啟蒙作用遠大于銷售額的創高。那么,經歷了幾年的洗禮、沖突和迭代之后,這種啟蒙作用對于家裝行業來說,還是發揮了練兵場的平臺作用。在線答疑客戶的任何疑問,引導有效的流量,轉化訂單,這對于不用集中爆發物流配送壓力的家裝行業來說,是個美好的節日。

各家的線下體驗店也是主打天貓家裝的旗幟,以實創為例,不論是店面還是辦公區,展會還是展廳,實創整體家裝的LOGO都與天貓家裝的LOGO緊緊依偎在一起,以便獲得客戶的信任背書。O2O的模式對于服務行業可以比較的共性元素,如價格和服務項目等,都可以通過天貓平臺的展示讓用戶橫向對比,公開透明。而對于風格等個性元素,又可以通過線下的展廳盡情發揮各家的特點。

無疑,天貓家裝已經成為了一個平臺級的展示窗口,吸引了更多用戶和企業的關注。越是聚集,越能產生無窮的想象力和價值,但是我想說的是4億只是一個開始,4億之后的好口碑維護體系才是企業硬實力的體現!

查看更多相關資訊
請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實創裝飾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