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ángbiáng面是由上等面粉精制而成,用醬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調入面湯,撈入面條,淋上燒熱的植物油即成。



材料:手搟面二斤(因人而異)(面粉最好是關中冬小麥所磨之面)、辣椒面(最好是陜西乾縣線線辣子)、biangbiang面

花生油、胡蘿卜、青蒜、蔥、姜、蒜、花椒(若干)
做法:
1.胡蘿卜切絲,開水焯熟,備用
2.青蒜、姜、蒜、蔥白切碎,備用
3.面條煮熟、箜干、可過水
4.花生油加熱,倒入花椒,中火,油滾熱
5.面撈出置碗,在面條上撒勻蔥姜蒜、青蒜、辣椒面
6.熱油趁熱迅速潑在面上
主料:500g面粉 1個西紅柿 1個胡蘿卜 1塊豆腐 1塊后腿肉 1個土豆 200g水
配料:油潑辣子 適量醬油 適量鹽 1小勺五香粉 1勺細砂糖 3g酵母 適量豆芽菜 適量青菜
制作步驟:1 準備好所有食材。
2 土豆,胡蘿卜,豆腐,后腿肉全部切成7毫米左右的小丁,西紅柿切塊備用。
3 鍋里到一點底油,放細砂糖,炒糖色。
4 放入切好的肉丁翻炒上色,鹽,醬油,肉哨子炒好備用。
5 鍋里倒一點底油,放入切好的土豆,胡蘿卜丁翻炒。
6 放入鹽,五香粉。
7 倒入豆腐。
8 翻炒出鍋備用。
9 到入切好的西紅柿。
10 加點水,炒制成西紅柿醬。
11 倒入炒好的土豆,胡蘿卜,豆腐丁。
12 收湯(不能收干),倒入醬油調味。
13 面粉,酵母倒入盆里,加水。
14 邊揉邊加水,揉到三光(盆光,手光,面光),這個面要偏硬。
15 醒發1小時,不要完全發,松弛下面團就好。把面團分成大約70-80克一個的小劑子。
16 面團搓成條。
17 放入盤里,刷層油(可以稍微多刷點)。
18 蓋上干凈的袋子或者保鮮膜,松弛15分鐘。
19 松弛好的面條搟成牛舌狀。
20 用搟面杖在中間用力按壓一下。
21 把牛舌狀的面片拿起來,從中間開始向兩邊均勻的扯,此時很好扯,因為面軟硬適中,表面有油。可以扯到半米多長。
22 然后從中間扯開(就是剛才搟面杖按壓的地方)。
23 扯的時候注意,一頭扯斷,一頭不要扯斷,這樣,一根面足有一米多長。
24 鍋里水燒開下面,面快好時下入豆芽菜和青菜。這個面很好熟,3分鐘左右,撈出澆上菜和肉臊子,油潑辣子拌勻即可。
主料:低筋面粉
輔料:水、胡蘿卜、蒜苔、干黃花菜、黑木耳、豆腐、蔥、姜
調料:味精、食鹽、五香粉、辣椒粉、生抽、陳醋
1、準備制作素臊子的食材:胡蘿卜半根,蒜薹100g,干黃花20g,干木耳20g,炸豆腐80g(黃花、木耳、胡蘿卜、豆腐這些都是陜西臊子常見的食材,還可以根據季節選擇時令蔬菜,例如豆角、蒜薹、土豆等等,每種食材的量可隨喜好搭配),胡蘿卜切成丁,炸豆腐切丁,蒜薹切丁,黃花木耳泡發后切碎。
2、熱鍋倒入一大勺油爆香蔥姜末先倒入胡蘿卜翻炒,再依次倒入黃花、木耳、炸豆腐、蒜薹翻炒兩分鐘左右(如果鍋太干可以加入小半碗水),加入半小勺五香粉。
3、加入一小勺鹽即可,乘出備用。
4、中筋面粉加鹽3g,堿面四分之一小勺,慢慢加水和成較硬的面團醒制,每隔二十分鐘揉一下直至面團光滑(大概240-250g水,切記面團不能軟了,醒制之后面團還會變軟)。
5、這時候面團按扁開始搟面,面團經過醒制會變的比較軟。
6、搟成1-2mm左右的薄片,中途需要撒玉米淀粉防止沾粘(搟面是個技術活需要不斷地練習,所以這里只是展示給大家,帥不才做的也不很好,請搟面大師輕拍)。
7、切成三指寬的面條(可寬可細,陜西褲帶面除了搟出來切成褲帶狀的還有抻成褲帶狀的面條——biangbiang面)。
8、水燒開后面條大火煮熟。
9、油勺熱20g左右的植物油(菜籽油最佳)。
10、面條撈出,澆上臊子放上半大勺辣椒粉、蔥花和鹽,油熱后微涼一下潑在辣子面上,最后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味精、生抽還有醋拌勻即可!
傳說一:
傳說,一位集懷才不遇憤世嫉俗貧困潦倒饑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來到咸陽,他路過一家面館時,聽見里面“biang——biang——”之聲不絕于耳,一時饑腸轆轆,不由得踱步進去。只見白案上擺滿了和好的長條狀面塊兒,師傅拎過一塊兒,扯住兩頭,頃刻間摔打成褲帶般寬厚扔進鍋里,頃刻間摔打了好幾塊兒,頃刻間從鍋里撈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著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澆上一大勺油潑辣子,熱騰騰端上來。秀才看得興起, 大叫:“好啊!店家來一碗!”“這位客官一碗……”店小二一聲長長的吆喝,頃刻間 一碗面擺到面前,頃刻間碗中罄凈,直吃得秀才大汗淋漓。“店家,結賬!”秀才喝道。 一摸兜,壞了,一時忘形,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頓時窘住,剛才的熱汗頃刻間冷冰冰刷在臉上。一旁,店小二斜著眼聳著肩,一臉壞笑。“小二……”秀才訕訕,話剛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經營,概不賒賬。”見店小二不通融的模樣,秀才又向身上摸去,左一摸,右一摸,上一摸,下一摸,好像早晚能摸出幾文錢來似的。 店小二心想:“你個窮秀才,看你摸出什么來。”天呀,這不是有辱斯文么?秀才一面摸,一面思量脫身之計。他與店小二搭訕:“小二,你家這面何名?”“何名biang”店小二學著秀才的腔調說:“biangbiang面。”秀才問:“biangbiang面?biangbiang字咋寫?”這家面店可是遠近聞名的老字號,其面做得特殊,面與面板摔打撞擊,“biangbiang”也,故稱“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咋寫,店家做面,客人吃面,誰也沒去想過。見店小二答不上來,秀才頓時有了主意,他說:“小二,你與老板商量過,本人今天沒錢,可否寫出‘biangbiang’二字,換這碗面吃?”店小二頃刻間回來,說:“成。”店家心想:“古來就沒有‘biangbiang’二字,看你窮秀才怎么賴賬。”“biang、biang、biang、biang……”秀才心里嘀咕,嘴上嘀咕。
秀才讀書,也最認書,古往今來偏偏沒有這“biang、biang”二字。“書上沒有,豈可生造乎?”皇上可以造字為名,秀才豈敢與之比肩?秀才滿腹心酸,一腔惆悵;寒窗苦讀,功不成,名不就,眾目睽睽下,落到賴賬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里罵皇上:“什么‘日月當空照’?民間疾苦,哀鴻遍野;宮闈傾軋,豺狼當道;貪官污吏,橫行鄉里;我秀才寒窗苦讀,就因無錢無人,打不通關節,獲不取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罷罷罷,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嘗不能?”秀才一聲大喝:“筆墨伺候!”只見他筆走龍蛇,大大地寫了一個□!他一邊寫一而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了車車走咸陽。”一個字,寫盡了山川地理,世態炎涼。
秀才寫罷擲筆,滿堂喝彩。從此,“biangbiang面”名震關中。
傳說二:
古時隴東一窮秀才,要進都城咸陽應試,為了籌集盤纏,到定邊販了一擔鹽,準備帶到咸陽去賣。走到彬縣、永壽一帶,突遇強盜,劫去食鹽和干糧,秀才為了趕考,只得挑上空擔子沿路乞討。經過八天八夜,終于走進了都城咸陽,這時他又饑又渴,剛好看到 一家面館,秀才知道城里人是做生意的,不比農村,不好直接討飯,便上前準備討碗面湯喝。喝著面湯,秀才便和店主搭訕,問店主怎么不掛個招牌。店主說:“我這biangbiang面店其實早想掛個招牌,只是沒人能寫出來。”秀才略一沉思,便道:”可否讓小生一試?“店家便讓小二備好筆墨紙硯。秀才聯想自己一路艱辛,口中隨即念念有詞:”擔個擔擔走四方,八日才到都咸陽;你裂裂(幺),他裂裂隙,當中坐個言王爺;你長長,他長長,當中是個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岳飛出城揮一槍,槍頭卡在了墻頭上;坐個車車走四方。“說罷,一氣呵成,寫出了biangbiang面三個字的招牌。店主大喜,便請秀才吃面,一大碗讓秀才吃的津津有味,并連連稱贊面好。秀才走時,店主便祝福道:“吃了我的biangbiang面,應試必能中狀元”。秀才長揖道謝。后秀才果然中了狀元,并到多地任官,從此biangbiang面的名聲隨便在多地傳開。
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
關中流傳:門簾掛個席片子,屋里吃著biangbiang子,可見關中富饒的象征,愛吃不愛穿,biangbiang面放油潑辣子最香,從古到今,面館到家庭餐桌均放四個小吃碗(鹽、辣、醋、醬)。
辣子又稱秦椒,方言話:大炮、二炮、線線辣子;大辣子、狗qiu辣子、尖辣子。
辣子吃法多樣:生吃整個辣子、涼拌尖辣子、炒虎皮辣子、炒青辣子;辣子醬、辣子油、泡辣子;干調辣面、醋、醬、漿水合辣子,最好的油潑辣子。
“面條像褲帶”,“辣子是主菜”是關中十大怪其中一怪,三言兩語將陜西關中人愛吃面習慣飲食展現出來,老陜人端一大碗biangbiang面、陜西關中有一句老話:“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讒得愛吃面的人流口水。最古老的一種是搟厚切寬像褲帶,爽口耐饑撩的太。辣面拌鹽熱油潑,調面夾饃把面下。
陜西八大怪,其中“面條像褲帶”就是指這種面。
2014年2月18日下午“習連會”后,習近平特別設家宴款待連戰伉儷,習近平的夫人彭麗媛作陪,參加者包括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蔣孝嚴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等人。
據轉述,習近平與連戰是陜西同鄉,習近平特別為連戰準備“家鄉菜”陜西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 biang面”,由于字難寫,習近平還特別用小紙條寫下來給連戰。
1、胡蘿卜切絲,開水焯熟,備用
2、青蒜、姜、蒜、蔥白切碎,備用
3、面條煮熟、箜干、可過水
4、花生油加熱,倒入花椒,中火,油滾熱
5、面撈出置碗,在面條上撒勻蔥姜蒜、青蒜、辣椒面
6、熱油趁熱迅速潑在面上
面里含有很高的熱量可以滿足一天所需要的能量。
酸辣鮮香,利濕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