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是指衛氣,指充斥在血脈外面細胞腠理之間的能量。血是指營血,是指在血脈中流動的營氣和血液。這里有質的區別,單有手腳冰涼,而沒有出現皮膚、血脈顏色變化的,這些人只覺手腳冷或者麻木,沒有疼痛的感覺,這是衛氣不足、不暢。如果是手腳冰涼同時出現了手腳顏色青紫、發黑甚至壞死,伴有嚴重疼痛的,就是不光是衛氣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營血,寒凝血滯,不通則痛,問題就更嚴重了。
就衛氣不足不暢而言,中醫辯證還要分清虛實,那些手腳摸上去只是不暖和,用手捂一會兒就能熱乎過來的,屬于虛證,只是氣不足。那些摸上去冰涼,多捂一會兒就覺得刺骨,半天暖不過來的,就屬于實證,屬于實寒,實在正氣不足的基礎上,感受了很深的寒邪。如果冰涼加上出汗的話,就是在寒的基礎上感受了濕邪。
那該怎么辦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四款中醫經典養生方,幫你補下氣血,讓手腳回溫,一起來看看吧 。
1.烏雞白鳳丸
婦科調補名方。目前已有百年歷史,起源于明朝《普濟方》,《壽世保元》改進處方后稱之為“烏雞丸”萬歷年間,魯王妃患膨脹病,腹大如鼓,左肋積塊刺痛,經太醫多方治療,均不見效,生命垂危。后來龔太醫開了一個方子,王妃終獲痊愈。皇帝特賜龔廷賢“醫林狀元”匾額一塊,譽為“回天國手”。過去烏雞很珍貴,非皇家宮廷不能用。所以才把“烏雞”兩字放在前面,凸顯其藥品珍貴,相當于現在的賣點,抓人眼球。
名方組成:由烏骨雞、人參、黃芪、丹參、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熟地、香附、鹿角膠等20 多味中藥制成。
有何功效:烏雞白鳳丸中最主要的藥物是烏骨雞,《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滋補身體虛勞羸弱的作用,特別是對女性的氣虛、血虛、脾虛、腎虛等癥尤為有效。用純烏雞為原料以補血益陰治療崩中止帶及一切虛損,養血生津,寧神益智為君藥。
熟地、當歸、白芍養血活血,川芎、丹參活血行血,充分發揮活血養血的功效為臣藥。人參、黃芪、山藥、芡實健脾益氣,化濕止帶;鹿角、桑螵蛸補肝腎,益精血,益腎助陽;牡蠣、生地、天冬、銀柴胡、青蒿滋陰清熱;香附疏理肝氣,調經止痛,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全方氣血雙補,陰陽并調,為補血養血,調理女性手腳冰涼之名方。
2.四物湯
中醫養血第一方。最早出自唐代《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記載,當時有位藺道人隱居在一個小山村,機緣巧合,他把治療外傷的經驗傳授給了鄰居,后來這位鄰居成了外科高手,并把道人傳的方子出版成書,就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其中就有四物湯,因為活血、養血效果很好,這個方子就廣泛地用開了,后來更成了中醫養血類方劑的祖方。
名方組成:四味中藥:當歸、熟地、川芎、白芍。
有何功效:烏雞白鳳丸中最主要的藥物是烏骨雞,《本草綱目》認為烏骨雞有滋補身體虛勞羸弱的作用,特別是對女性的氣虛、血虛、脾虛、腎虛等癥尤為有效。用純烏雞為原料以補血益陰治療崩中止帶及一切虛損,養血生津,寧神益智為君藥。
熟地、當歸、白芍養血活血,川芎、丹參活血行血,充分發揮活血養血的功效為臣藥。人參、黃芪、山藥、芡實健脾益氣,化濕止帶;鹿角、桑螵蛸補肝腎,益精血,益腎助陽;牡蠣、生地、天冬、銀柴胡、青蒿滋陰清熱;香附疏理肝氣,調經止痛,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全方氣血雙補,陰陽并調,為補血養血,調理女性手腳冰涼之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