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走過二十幾個國家,現在美國長期定居,在歐洲也小住過一段時間,因此,對于世界上許多國家與種族的文化與消費習慣也有所了解,最大的感觸是:但凡人性的東西都是相通的,中國人為之煩惱的貧富差距各國一樣存在,中國人向往的奢侈品國外人也一樣向往。
譬如說,中國有的有錢人喜歡揮金如土,喜歡金碧輝煌的住宅,更喜歡年輕貌美的嫩妻,像中國的“地產大王”王石,即將迎娶小二十歲的嫩妻田樸珺;而美國,除了像比爾蓋茨、巴菲特這樣喜歡節儉做善事的超級富豪之外,也有像總統候選人,同樣是“地產大王”的川普這樣的,跟中國土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有錢人。他家里的所有裝飾品皆是金色,有的是用純金制成,他的三任老婆一個比一個嫩,新一任妻子比他小二十四歲。不用說,他家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奢侈品組成。另外,私人飛機,豪華游艇,度假別墅,私人小島等這些頂級富豪所追求的奢侈品,川普一樣也不少,而且擁有的數量與稀缺性更加夸張到極致。

喜歡奢侈品國家的最新統計圖表
據美國咨詢公司貝恩的合伙人于今年一月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仍然是除歐洲之外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就單個國家來算,奢侈品消費量名列世界第一。也許有人會說,這其中有咱中國游客的貢獻,此話不假,但也只是近幾年的情況。而在此之前,美國一向是奢侈品消費大國。這一點其實毋庸置疑。畢竟美國是一個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相對英國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歷史很短只有100多年,但相比經濟上崛起不到30年的中國還是綽綽有余,無論從發展的長度與寬度上,都是遙遙領先的。
而資本主義最初與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拜金主義”。只不過經過這么多年,從資本的原始積累到工業的高度發達,美國跟歐洲一樣,已經成為一個理性消費的國度。在對待奢侈品的態度上也由狂熱過渡到理性。在購買商品上,人們更加看重的是產品的質量與性價比,而非單純為了炫耀。譬如,全世界奢侈品銷量第一的LV,在美國也同樣銷售很好,并且在美國還設有LV工廠,專門生產“美國制造”的LV產品,為的是應付全球第一大的消費市場。而美國人買LV的人也不在少數。經常在商場與展覽會以及各種非商業性質的聚會上見到LV包包,但是多數美國人買LV并非為了炫耀,而是因為相比較Gucci,Chanel等品牌,LV更加結實耐用,甚至有人拿它來做嬰兒包、電腦包或者是拎去健身房使用。

我自己就有這樣的體會,一個LV包可以用十年都不會壞,而且越用顏色越正,而一個Gucci或者是Fendi又或者是Burberry包,用不到兩三年就徹底舊了,但價格相比較LV并不便宜。當然,去高級party或者是商業場合,美國人更愿意背Chanel這樣由真皮打造的名牌,比較含蓄與典雅,不像LV那樣,頂著十分夸張的Logo,讓人一眼就看到是奢侈品,比較招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