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進入羋月、羋姝姐妹互相猜忌、反目的階段后,不僅劇情精彩起來,兩位女主角的演技也進入大爆發階段。孫儷曾在《甄嬛傳》里歷練過,從溫柔天真到心狠手辣的角色成長駕輕就熟,對于羋月這樣年齡大跨度的角色駕馭得游刃有余。劉濤則是第一次在熒屏前褪去賢良淑德的形象,那咄咄逼人的眼神、氣勢,糾結不清的情緒較之以往高了幾個境界。
孫儷:霸氣外露全靠自信
史上第一位女性政治家的題材、81集的超長篇幅、超過50年的年齡跨度,對于孫儷來說,羋月是她迄今為止表演生涯中難度最高的一個角色。在“甄嬛”的盛名之下接拍《羋月傳》,要面對的不僅是萬眾期待的壓力,還要避免重復自己。孫儷評價自己拍《羋月傳》在個人演技方面上了一個大臺階,羋月是超越甄嬛的,而羋月也不會是她演技的頂峰。
朝堂政斗最難演
羋月這個角色有多重難度,既有從十幾歲演到老年的年齡跨度,又有從后宮演到朝堂的身份變化,還有三段不同時期、不同類型卻同樣激烈的感情戲要演出差別。而其中難度最大的一關,就是叱咤朝堂的戲份,她有幾次甚至拍到虛脫,“有一場在大殿訓誡的戲,看劇本只有兩頁,那天就排了這一場,我還挺高興的,沒想到真拍起來的時候全景近景各拍兩遍,每一遍臺詞都很長,每一段說話的對象都不一樣,情緒也不一樣,那個大殿又特別大,需要盡量讓所有人聽到我的聲音,就得一直頂著,演完一遍就已經很累,幾遍下來氣都虛了。”
孫儷第一次踏上朝堂的時候,面對臺下黑壓壓一片群臣低頭跪拜就愣住了,硬著頭皮才撐下來。更難的是,羋月不僅僅要面對群臣的朝拜,中后期還有大量的戲份要與群臣對壘。作為戰國群雄爭霸時期的強國霸主,羋月性格強硬、政治觀點激進,加之女性的身份,必須時常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去說服群臣。孫儷坦言一開始不知從何下手,這時,是編劇王小平一句話讓她豁然開朗。
“王小平老師說,當這個女人作為執政者在朝堂上與大臣說話時,有時候分不清自己是男人還是女人。有那么多男人在她面前,她以女性的身份是無法說服的,只能用她的語言、魄力、氣場說服大家,所以她必須非常自信。”因此就有了片中羋月懷孕,在朝堂上笑說“朕有喜了”、自說自話的精彩表演。“這個孩子是義渠君的,大臣們不會接受皇家血脈不純正,但我作為母親要保護這個孩子,這時我并不在乎他們怎么想,我是太后,我說什么就是什么,必須有這樣的自信才能逼他們信服。”拍《羋月傳》盡管很累,孫儷還是覺得收獲很大,“演技方面比甄嬛時上了一個大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