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至2011年浙江省工商局抽檢發現3萬多血燕存在亞硝酸鹽超標后,一時便在“燕窩業界”激起千層浪,國家也不得不一度停止所有海外燕窩的進口。直至2013年起,才漸漸放開了對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燕窩進口。
事件的曝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以次充好、染色增重等事件的發生,但放眼國內,一些不法分子又開始重操舊業,做起了明膠增重、走私燕窩的營生。一片片“燕窩”被盛裝在透明的盒子里,沒有商標,沒有產地,沒有日期,只單單寫著“燕窩”兩個大字,不由得讓人懷疑起這些燕窩的真假優劣來。
有記者曾到華東地區較大的保健品和滋補品銷售市場暗訪過,據記者調查,那里幾乎每一家店鋪都有燕窩銷售,還有店家向記者推銷說:“我們的燕窩是馬來西亞的,沒刷明膠、沒加厚、好泡發,一克只要10元而已。”可當記者要求店家出示產地證明、檢驗檢疫證書、衛生證書等相應證件時,店家卻開始支支吾吾搪塞了,說到底賣的不是正規貨。
燕窩雖然已不再是皇親國戚們的專享貢品了,可到底還算“大貨”,豈是10塊錢就能輕易買到的?還有不少店家聲稱自己的燕窩來自于馬來西亞、泰國、印尼、香港等地,可要他們拿出憑證時便都三緘其口了。其實,截止目前,中國政府允許進口的燕窩企業只有馬來西亞的16家和印尼少數幾家,而泰國、香港等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

至于為什么馬來西亞燕窩企業獲準的比較多,或許可以從馬來西亞著名品牌官燕苑的身上找到些影子。官燕苑本身擁有燕子生態公園,養燕場及燕窩清洗中心,能夠確保所有的養燕場依據ISO 9001的標準營業,并經常監督和照顧燕子的生態環境。因此,從燕屋采集的燕窩純凈度高,經過標準化的清洗程序后,便得以保存燕窩的營養價值。
官燕苑承諾不使用化學物、漂白劑、色素、淀粉或添加物。整個處理過程嚴格控制害蟲、水質及細菌,由熟練的工人依據國際認可的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標準進行。如此這么一套下來,完全把控了燕窩的質量安全,也難怪消費者信賴官燕苑,信賴馬來燕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