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的高端時裝、珠寶和手袋購買量幾乎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消費者境外奢侈品消費占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的80%。
國際奢侈品市場的已經持續低迷了一年多了,可以說,奢侈品牌商正在盡力前所未有的挑戰,現在下的任何一步棋都有可能會奢侈品商在奢侈品業界的整體布局。
根據國際管理咨詢公司貝恩與意大利奢侈品貿易協會合作發布的《2015年全球奢侈品市場監測報告》顯示,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需求量疲軟,2015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增幅預計將從去年的3%進一步降至1%~2%(按不變匯率計)。
這也是自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后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增長的最低點。
談及奢侈品行業的發展狀況,巴黎HEC商學院奢侈品品牌管理和營銷教授Gachoucha G. Kretz對表示,在零售方面,奢侈品牌商們似乎來到了一個拐點,未來奢侈品牌要走出困境,需要更多把握管理時尚化和永恒性之間的平衡。
雖然中國國內經濟動蕩、股市滑坡,但上述貝恩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消費者仍為全球奢侈品消費作出了最大貢獻,占全球總額的 31%;其次分別是美國消費者(24%)和歐洲消費者(18%)。
中國消費者的高端時裝、珠寶和手袋購買量幾乎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消費者境外奢侈品消費占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的80%。
盡管如此,上述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奢侈品銷售也已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手袋及高檔服裝需求銳減,傳統奢侈品牌 Louis Vuitton 和 Burberry 等在中國市場舉步維艱。2015年,Louis Vuitton關掉了3家中國門店,并計劃未來在華關掉20%的門店,其他奢侈品牌也有類似店鋪調整計劃。
為了適應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旅游,奢侈品品牌應該注意價格差異和匯率的作用,以吸引中國消費者,并提供相應的產品:對員工進行培訓,以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推出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和愿望的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