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主題:互聯網生活家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也隨之改變。“家“是人們生活最重要載體,每個人都向往比自己目前更美好的生活,家這個載體就隨之不斷地提升革新。對家居品的選擇購買上,人們也不再僅僅停留在購買單一商品的階段,更而跨越至一種對于整體家居設計上“質”的追求:全維度,多元化的完美“家”。場景體驗和完整美學方案的互聯網化是從現在已經開始的全新未來模式。
2016年5月1日,“好在”APP媒體發布會和“互聯網生活家”論壇,也定于在北京市全國農業展覽館論壇室隆重舉行。發布會由著名主持人、樂評人,Metro radio頻道副總監,北京電臺產業發展部副主任伍洲彤先生主持,心元資本大陸合伙人滑雪女士,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如川投資管理合伙人王肇輝先生,著名室內設計師、創基金理事、水平線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實踐導師琚賓先生,資深媒體人、“新浪家居”主編戴蓓女士,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稀奇創始人瞿廣慈先生,和好在CEO趙劍英等將會出席發布會。
屆時,好在CEO趙劍英將會詳細介紹“好在”及“好在”APP全新的場景購物模式,并和到場嘉賓一起探討互聯網格局下人們生活方式品質化發展的相關問題。
論壇內容及嘉賓介紹
*1.當下消費升級的大熱意味著什么?
*2.現階段家居互聯網化是否是最佳時機?
*3.好在以“場景購物”的方式切入家居電商是否能解決用戶的痛點?

趙劍英女士簡介:“好在”CEO、家具品牌“柏埔BOPO ”創始人、藝廊“應空間 Ying Space ”創始人。
2011年獨立創辦了家居品牌柏埔,曾與國內外藝術家劉野、翁狄森、邵帆、姜杰、郝亮等跨界合作。2013年獨立創辦藝廊應空間(YingSpace),2014年被北京國際設計周授予優秀項目獎。
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主修藝術品鑒賞與市場收藏管理。師從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管理系訪問教授、院長于丁;導師趙力,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史學者,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主任,曾出版《中國油畫簡史》等著作。

滑雪,心元資本大陸合伙人,多年新浪網運營/市場工作經驗,運營月入2000w的產品;天鴿互動首席策略官助理,協助pre-IPO;移動產品super app營銷運營經驗,累積下載1億用戶。曾投資項目:金蛋科技、微夢傳媒、特贊、昂騰智造等。心元資本(Cherubic Ventures)是一家投資網絡創新團隊的天使投資機構,2010年創辦。五年來已投資近90個團隊,遍及硅谷、中國及東南亞。這些團隊后期融資金融超過1億美金。2015年心元入選全球最活躍的天使投資機構。

琚賓先生簡介:著名的室內設計師、創基金理事。水平線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北京 | 深圳) 創始人,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實踐導師,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導師,中國陳設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光華龍騰獎”2015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
琚賓先生致力于研究中國文化在建筑空間里的運用和創新,以個性化、獨特的視覺語言來表達設計理念,以全新的視覺傳達來解讀中國文化元素。

王肇輝先生簡介:創新工場合伙人、現如川基金管理合伙人。作為參與創辦“創新工場”的四位創始人之一,王肇輝先生也是李開復先生多年的事業合伙人及重要干將。王肇輝先生在創新工場期間主要負責基金投后管理的PR、GR、MKT、BD四個部門。除了其之前近10年媒體從業經驗、行業人脈及豐厚積累,王肇輝先生在內容文化領域的獨特人脈及資源已經在創新工場及關聯創業公司6年多的發展歷程中多次發揮重要價值,不可或缺。

戴蓓女士簡介:新浪家居執行總編,資深媒體人,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家居行業觀察和中國原創設計的推廣與發掘,近年來,在廣州家具展和上海家具展上發起的“打擊抄襲,曝光山寨”活動,得到了眾多國內設計師和品牌的支持。連續擔任北京國際設計周專家團成員和中國設計紅星獎評審。創基金理事會首批專家顧問。

瞿廣慈先生簡介: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2010年與向京共同創立“稀奇-X+Q”,以商業方式推廣當代藝術。2015年,瞿廣慈率領稀奇團隊征戰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設計上海等海內外重要展會,代表中國設計登上國際舞臺;榮獲CIDA年度產品設計大獎。2016年獲頒美中總商會的年度藝術品牌獎。如今,稀奇已成為中國最有態度、最有格調的藝術禮物和家居配飾品牌。

伍洲彤,著名主持人、樂評人,Metro radio頻道副總監,北京電臺產業發展部副主任。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中國廣播歷史最悠久音樂情感節目《零點樂話》創始人。連續六屆獲北京電臺“十佳主持人”稱號。各大音樂選秀節目炙手可熱的評委,被稱作“詩人評委”。

伍洲彤: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在“五一”節設計北京這樣一個論壇里和大家相聚,我是主持人伍洲彤。其實在今天出來的時候今天天氣不是特別好,還有霧霾,但是還好我們還有這樣的機會相聚在這樣一個地方分享有可能改變我們生活的一個APP。
“好在”是中國第一個得我們提供原創生活家居美學生活方案,這樣一個APP出現,我覺得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對于我來說,這樣一個名稱,因為我關注是一個原創這個詞。我也做了一檔節目,做了有20多年,就是在海量的音樂里有這些作品來解答我們對聽眾情感,運用今天的海量的一些設計品牌和家居作品來解決人們生活的問題因,這一點讓我非常感動,也非常有吸引力。
我們一起來揭曉一下,“好在”這些方案得以實現的這些朋友,他們在一起,他們在一起才可實現我們的理想。他們在一起,我們在一起才可以實現我們的理想,首先介紹的是我們好在的當家人,我一直在想怎么稱呼她?叫女士顯得老,叫小姐好像又跟她的氣質不太吻合。
她就說我“在爺”,歡迎我們的“好在”趙劍英“在爺”女士。
天使投資機構 滑 雪女士;
新浪家居執行總編戴 蓓女士;
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們經常在一起玩,一天聊天的,著名的雕塑家瞿廣慈老師;
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 王肇輝先生;
今天在這樣一個很小的環境里說“好在”很有意義,家不一定很大,帶給我們溫馨帶給情感的東西,首先有請我們的在爺趙劍英先生,她氣質里面有很多男人不具備的勇氣、勇敢,當然她今天也很美。今天她整個的衣著和整個氣質非常美,首先有請趙劍英女士來給介紹“好在”剛剛上線的APP。
趙劍英:大家好,感謝各位朋友來出席“好在”的APP上線活動。今天是“五一”,也是乘著藝術北京和北京藝術這樣一個活動邀請到各位,因為這個場地比較有限,時間也比較有限,整個活動相對簡陋一些,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接下來準備了一個PPT,整體的感覺我覺得會立體一些。
“好在”是我們的全名,“家”大家都認識這個字,對于每個人來說,包括我,我覺得家都是每個人離不開的話題。右邊這張照片是我和妹妹,我妹妹對我來說很重要,我父親和母親其實他們是連續創業者,我跟妹妹很小的時候,其實在一歲不到的時候,他們就出門在外一直創業。從1-12歲之間,我跟妹妹一直不停的在不同的親戚里面借助。在短短12年期間我們住過有6個親戚的家,家對于我來說,對于我妹妹來說很特別。對于一直對當的來說,家一直是我們值得渴望的地方。從我23歲開始就開始了創業生涯,可能是因為父親和母親的從小創業,對我們有一個深刻的影響,我大學一畢業就開始創業了。
這是我的創業過程,為什么創業?從小的經歷就開始了創業,23歲開始第一次創業,210年創立了“柏埔”原創家居品牌,家居對一個人的成長環境非常重要。2012年又創立的“應空間”,我提倡的是藝術生活方式,經過四年的積累,我創辦了“好在”。很多人說“應空間”做得很好,在北京的藝廊有參展,為什么還要在“好在”。對于我來說能做對于人有意的事情,“好在”就這樣的事情。在今天的“好在”就能今天的生活改變得更好。
在2015年9月27日就啟動了,這也是啟動的第一個活動,這是在展館里面的搭建了一個藝術空間,邀請到香港著名方志勇現場進行的展場,我們把全場展開,給參人提供了中西合壁的兩種可能性。這有了這次的北京的參展,也因為這個活動的很多媒體朋友認識到了“好在”。在這個活動中有關藝術事、媒體人、各行各業的人對“好在”送上祝福,他們也到了現場,給提供了很好的意見。保證我們的第一批用戶,投資者、媒體人認識到了“好在”。
這個活動開始的同時,我們啟動了一個項目,叫一天打造夢想家,我想很多媒體朋友一直知道這個項目,我們一天打造夢想家,其實我們希望通過一天的時間讓很多的用戶能夠體驗到,什么是夢想家?怎么樣能夠打造一個夢想家?我們的團隊會帶著所有的產品,跟著用戶的需求,他喜歡的風格,喜歡的空間,為他去打造一個真正的夢想家。
9月27日啟動以后,短短的一個月之內,收到了300多家的報名,因為我們當時的團隊非常的小,所以在其中就截取了一些人。當時我們有改造60多個空間,其中也有一些知名的人士參與了這個項目。有明星林永健、林大竣、還有莊雅婷,因為他也是第一隊的同性戀,還有為SOHO打造辦公室,他們也是“好在”第一批用戶,實實在在買了“好在”產品,“好在”提供了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好在”是打造項目,你們在做什么?因為這些都是我們打造過很漂亮的空間。
我想通過這次的發布會,能夠告訴大家,“好在”到底在做什么?“好在”到底能為我們每一個在座的人,以及社會上很多很多的人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的APP的上線。
我覺得現在客戶不能滿足需求,“好在”提倡的購物,提倡用戶能夠在產品里面能夠感受到實在的一種生活方式是什么樣的?生活氣息應該是什么樣的?在首頁可以看到,未來我們會有大量的海量圖片,就是有會不同的室內設計師打造的空間,而且再看這些空間擁有這些圖片的時候都是免費的,只需要購買里面的產品,就可以跟圖片里面擁有一樣的生活。這個APP第二個板塊就是展現發泄,這個可以給用戶提供在這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很美好的空間也可以看到很多很美好的產品,可以最新的潮流趨勢,也可以看到家居行業最近發生什么樣的動態。這個APP第三頁就是商城板塊,好在到目前為止有上萬件海量商品,其中有大量的品牌,獨立的設計師、獨立產品的設計,以及好在“好在”工廠原創的產品。
單看這個頁面就可以進入,從品牌、優惠活動、商品屬性都可以找到大家想要的產品。其實我覺得我們整個APP跟很多APP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我們有一個社交的板塊。我覺得對于很多人來說,我們裝扮家的時候會有很多的問題和疑問,如果要找室內設計師,做咨詢都需要付費。在這里“好在”專門設定了一個板塊叫社區,社區會邀請到很多的室內設計師,也會邀請到很多的美學達到人。其中一個問答環節,如果對客戶有疑問和需求,可以通過問答環節直接跟設計師也好,或者美學達人進行一個最直接的溝通和交流。
整個“好在”的APP分別是由美學方案的場景頁和發泄的板塊、商城頁、社區這四大板塊形成的。我覺得對于一個APP來說,其實能給用戶解決的購物環節,而且是多方位的,而且希望用戶在里面體驗到很不一樣的購物體驗。這是整個“好在”APP完整的呈現。
其實我一直特別慶幸,在這樣一個單本環境,資本關注也好,“好在”能做這樣一件事情,“好在”做這樣一件事情是原自于大家的實際需求,也非常感謝大家的到來和各位朋友的支持。
伍洲彤:謝謝在爺,也謝謝在爺邀請我來做的發布會。大家都知道我是做音樂節目主持的,經常在選修節目當中出現,為什么在這個節目當中出現剛才看完這個節目之后,我找到了感覺。其實有時候一首歌,就像家的一個裝飾一樣。可使你開始寫的時候很簡單,如果要讓把它編成一首大家喜歡的作品,會有很多很多的內容,包括編曲、后期等等,而“好在”就是要做這樣一件事情。
我們知道原創生活,原創就是要獨立完成的作品,獨立完成的創作,現在有很多的人,我身邊有很多的人,他們也希望能夠原創生活,就是希望自己的家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布置,他們也曾經嘗試過無數次這樣的想法和方式,但是最后發現效果都不是特別得好。我覺得“好在”提供這樣海量的選擇,可以讓我們不用去自己的大腦思維方式下,去可以找到屬于原創的內容,當然這是我個人的一些非常淺顯的想法。
今天在北京發布會現場來了很多的專家、投資人、媒體人和家裝有關的人士,我邀請幾位朋友和我們“在爺”女士一起聊一聊關于家居、聊一聊關于美學的人。
今天在今天論壇的時候,有三個議題。我覺得可以先從第一個聊一聊:很多人在消費觀念上有了一個變化,這個變化我可以定位為升級,不僅是在購買產品的價格,購買產品的一些品位以及各個方面,都渴望擁有完全不同的身體表現。我想問一下戴蓓女士,帶下消費升級的大熱,如果具像在家居這一塊,您認為有什么?很多人的消費觀念,消費升級的變化,家居行業里面意味著什么?
戴 蓓:我覺得這個時代應該是一個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的時代,怎么說呢?在家居來講在幾年前,可能更多在家具城可能金光閃閃,很繁復的,很多老外應該放在博物館里的家居,但是這幾年家居出現多樣化,比如出現很多的現代感,年輕人喜歡的色彩繽紛的,特別是賞心悅目的這些。我覺得跟我們消費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在十幾年很多人打開過門,很多的歐式家居大家很喜歡,原來我們是家居是灰暗的,沒有感覺的,但是歐風進來之后,經過十幾年的沉淀,中國人發現這真的適合我們。
我覺得很多時候,中國人在尋找自己的美學,在當前生活水平提升到這個階段,去問我們是問什么?到底是這樣的生活。現在的生活用起來不是特別方便,包括一部分種式家居。我覺得這是在中國自問的美學時代,在家居里面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的探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