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名為中視科技的網絡公司獲得 5000 萬元 A 輪融資,因其投資方包括黃曉明、迅游科技董事長章建偉等,備受關注,而該筆融資將用于建立一個網紅商學院,通過微整形和語音技術,將網絡主播從外形到聲音進行全面包裝。
2016 年,網紅經濟成為互聯網時代又一個風口,站在這個新的風口,一大波網紅商學院應運而生。今年 2 月,天使投資人丁辰靈就創辦了號稱中國第一個網紅商學院,據其介紹,網紅商學院火到“每一期 150 個名額都很多人候補,一場活動 4 小時門票搶空”。
5 月初,全國首家網紅經濟研究院在山東青島成立。研究院創始人青島大學 2010 級學生孟得明介紹,網紅經濟研究院主要業務之一就是為網紅提供包裝推廣以及為企業定制網紅營銷方案。
而黃曉明等人投資的中視科技,也將融得的 5000 萬元用于建立一家“歡聚網紅商學院”。 與其他商學院不同的是,這家網紅商學院提出了明確的網紅包裝術:微整形加變聲包裝。

種種跡象表明,網紅已經到批量化生產的程度。“光我知道的,現在國內就有四五家網紅商學院,這個領域也有競爭。”知名電商分析人李成東透露。
分析人士認為,網紅經濟成為風口,與今年出現的超級網紅“papi 醬”不無關系。“很多人都不會想到,網紅也能融資,但 papi 醬就做到了,獲得了 1200 萬元融資,并且估值達到 3 億元。”有了成功者的標桿示范作用,越來越多渴望成名的人加入了網紅隊伍。然而,網紅是否真的可以批量化生產?
在知名電商分析人李成東看來,網紅商學院的思路并不復雜,“就是通過制造熱點造星,然后做 IP 進行商業變現”。“都希望培養出幾個 papi 醬,復制這種成功模式,達到成名的目的。” 李成東說,網紅經濟以及網紅商學院的出現,與造星模式的轉變有關。
但李成東也認為,網紅商學院希望通過培訓包裝“生產”網紅并不容易。“培養肯定是培養不出來的,因為網紅首先要具備相當的天賦和基因,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可能包裝。”李成東說,另外,網紅只有通過變現才能實現其商業價值。“現在除了一些大明星,一般的草根明星商業變現能力都不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