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菲參加高翻院面試遇到程家陽。
文曉華“虐戀”高家明。
偏執男高家明癡戀喬菲。
■ 一家之言
職場劇之所以不易拍好,是因為經常牽涉到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內情,不通過深刻的觀察或者極佳的劇本,很難拍出純正的味道。《翻譯官》為了制造歡喜冤家橋段,拋棄常識和邏輯,非但拍不出翻譯行業的精髓,普通觀眾也會逐漸因為尷尬而收回自己的期待。
編劇拋棄常識和邏輯
由楊冪和黃軒主演的國產劇《親愛的翻譯官》,自開播以來是差評與收視齊飛。這一現象雖已見怪不怪,但作為一部自我標榜的“職場劇”,無論是劇情還是人設都離譜得不忍直視。就題目而言,“翻譯官”一詞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何為官者?吏事君也。杜撰出“翻譯官”這樣不倫不類的名詞,其尷尬不言而喻,而搭上“親愛的”這三字前綴,又多了幾分令人浮想聯翩的曖昧氣息。
從各種評論來看,不少批評直指尷尬的職場戲份。有人把本劇和《歡樂頌》歸為一談,作為國產電視劇職場劇火候欠佳的典型事例,那我不得不說這還真是抬舉了《翻譯官》。
首先,劇情常有不符邏輯之處,故事的推進有生硬之嫌。就拿編劇費盡心思描寫的“歡喜冤家”戲碼舉例子,女主角頂著全科第一的光環,轉個身就能吊兒郎當地在自己夢寐以求的考試中遲到,毫無克制地當眾與主考官吵嘴糾纏;費盡心機打工賺錢,卻一言不合就與客人起沖突,還莫名其妙地進了局子;作為一名待定實習生,動輒擅作主張導致了一起外交事故……即便這樣她的天賦和獨特依然讓她存活在下一集的高翻院中。男主角作為女主的上司,與其說是精心輔導,不如說是惡意刁難,表現嚴厲的方式,不外乎是大吼大叫、冷嘲熱諷,指著鼻子讓別人滾的戲碼在開頭五集之內隨處可見。這就是編劇營造的社會精英形象?這就是所謂的魔鬼訓練幫助成長?在現實中可能早就雙雙下崗了吧。
為了制造外冷內熱男上司與初生牛犢女下屬沖突的局面,觀眾可以偶爾吞下一些夸張的戲劇效果,可是把職場劇活生生拍成不過腦子的“青春勵志大戲”就說不過去了。職場戲之所以不易拍好,其一是因為經常牽涉到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內情,不通過深刻的觀察或者極佳的劇本,很難拍出純正的味道?!稓g樂頌》所呈現的金融圈味道不純而為人詬病,正是源于此原因。
職場劇不比偶像劇、古裝劇,是最貼近真實生活的劇種,觀眾在觀看的同時,會不斷與自己的經驗和期待做比照。遑論高于生活,能否將職場中微妙的人情世故說明白,大多數電視劇還差得遠。若是劇組為了制造蹩腳的歡喜冤家橋段,拋棄常識和邏輯,別說拍出某個行業的精髓,普通觀眾會逐漸因為尷尬而收回自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