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一臺電腦可以讓我成為小伙伴里的明星,為了一條16MB的容量,我也甘愿拿出過年積攢下的壓歲錢。十多年過去了,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電腦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但對電腦的興趣卻越來越少。當6月16日在斗魚上看到眾多網紅毀電腦的直播時,突然意識到家里那臺隨便怎么放都覺得占地兒,放儲物間承灰的電腦,似乎也到了該扔的時候了。
為何要毀掉電腦
澆開水、上電鋸、輪胎壓……6月16日,66位斗魚網紅分別在各自的直播中上演了一場“毀電腦”運動。對于玩游戲掉幀、看視頻卡頓甚至上網都爆慢的舊電腦,不少用戶內心的確有砸了它們的沖動,這些網紅不過是將用戶內心的沖動轉化為了行動而已。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斗魚主播花樣煥新電腦
相比書籍、家居甚至茶具等能夠在歲月流逝中沉淀出文化底蘊的物件,電腦本身作為科技的產品,其產品品類特性決定其一定會出現頻繁更迭的局面,當三五千元的手機都能做到兩年甚至一年一換,為何舊電腦就一定要用三五年甚至七八年呢?一大堆網紅用千奇百怪的方式毀掉了一臺臺曾經科技的結晶,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直擊人們內心對舊電腦的“判決”。
性能,成為舊電腦被毀滅的最主要原因。進入Windows 7系統后,微軟每次系統升級換代都不會對整機硬件性能提出太高要求,這同當年Windows 9598過渡到Windows XP,再從Windows XP過渡到Windows 7,系統推動硬件升級換代有著很大差異,這讓“PC硬件性能過剩”的說法一度在市場上聚集了相當數量的擁護者,可實際情況是游戲、高清等應用的發展,不斷對硬件性能提出新的需求,人們以往會通過更換SSD硬盤、增加內存的方法來提升PC運行流暢度,并未解決處理器和顯卡這樣的根本性問題,于是,當VR應用開始普及、2K/4K游戲應用開始流行時,PC性能不足的問題表現得就相當明顯了。

VR應用對PC硬件性能需求較高
新的多媒體娛樂應用凸顯PC性能不足問題的同時,不少舊電腦性能的缺失也會讓玩家在游戲過程中明顯感覺弱于其他對手,這不少用戶對舊電腦抱怨不已。當然,單純的性能缺失還不足以成為眾矢之的,其被打入冷宮的命運同消費者應用需求也有很大關聯。
為何要煥新PC
當我們從性能和應用兩個部分去反思PC現狀的時候,其未來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人們內心渴望毀掉的僅僅是性能低下、形態單一的傳統PC而已,換一個角度看,毀掉的極端舉動何嘗不是對新PC的向往呢?
PC想要在人們未來數字生活中繼續扮演伙伴和家庭成員的角色,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性能問題而且是處理器這樣核心部件的性能不足。以酷睿i5-6200U(第六代)相比于五年前的酷睿i5-520UM,能夠提升2.5倍的性能、3倍的續航時間、30倍的圖形性能。

六代酷睿處理器性能提升非常明顯
對于數億臺已經使用了三五年的舊電腦而言,核心部件如此大的性能差異還能奢望小的修修補補就能挽救整機性能?未來PC想要更流暢地運行Windows 10系統及痛快享受游戲及高清視頻播放帶來的快感,必須要從處理器開始完全改變當前的硬件配置,從根本上解決硬件性能不足的問題。
性能固然是PC未來生存的根本,而形態則同樣重要。PC領域巨頭Intel早在2012年便喊出“重新發明PC”的口號并不斷利用自身資源推動這場顛覆運動,而逐漸成熟的消費市場也逐漸接受了2合1設備這樣全新形態的產品。2合1設備可以說是Intel及其伙伴對“重新發明PC”的踐行,當Core M成功將TDP功耗降至4.5W時,未來勢必涌現更多的形態的PC以滿足移動數字生活所需,而這些長相“千奇百怪”的PC,或將成為我們工作生活的伙伴。

多形態筆記本可以說是對“重新發明PC”的踐行
我應該換一臺電腦嗎
七年前買的電腦現在還在公司服役,其笨重的機身已經很難讓我提起下班帶回家的興趣了,或許是時候找老板要申請購買一臺新電腦了。想要出色的移動性卻又不想放棄PC整機性能,習慣高效鍵盤輸入卻又希望能直接用筆在屏幕上指點江山,或許新型電腦能給我指明方向,追求極致便攜的同時,第六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處理器將是性能的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