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年一度的奔牛節正在進行,身材火辣的外國妞也不甘示弱,奔牛節現場不少女仔胸部遭蹂躪滿臉享受樣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子胸部遭蹂躪滿臉享受現場組圖
7月8日訊 一年一度的奔牛節來襲,西班牙人穿著白衣褲,戴著紅色圣費爾明圍巾和紅腰帶喝的微醺。這是屬于西班牙納瓦拉自治區首府潘普洛納市的一項傳統慶祝活動,因海明威的著作《太陽照常升起》描寫過其中的奔牛活動而聞名于世。
圣費爾明節(西班牙語:San Fermín),又名奔牛節。是屬于西班牙納瓦拉自治區首府潘普洛納市的一項傳統慶祝活動,因為歐內斯特·海明威的著作《太陽照常升起》描寫過其中的奔牛活動而聞名于世。圣費爾明節日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月14日期間舉行。在節日的幾天里,每天都有6頭兇悍的公牛追逐著數百名壯漢,沿著“奔牛之路”穿城而過,直奔斗牛場,場面極其驚心動魄。
女子胸部遭蹂躪滿臉享受現場組圖
中文名:圣費爾明節
別 稱:奔牛節
節日時間:7月6日至7月14日
節日類型:宗教節日
流行地區:西班牙
節日起源:宗教
節日活動:奔牛,斗牛
西班牙語:San Fermín
女子胸部遭蹂躪滿臉享受現場組圖
根據記載,在公元1591年時即有奔牛節慶存在。這個中世紀即持續舉行的傳統慶典,在現代還是備受矚目。除了驚險刺激的活動內容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受海明威的名著《太陽照常升起》(FIESTA,1928)所吸引。
圣費爾明節最初源于12世紀,圣費爾明(San Fermín)是西班牙東北部富裕的納瓦拉省(Navarra)省會潘普洛納城(Pamplona)的保護神,市民在每年10月10日紀念城市創建者和保護者圣費爾明,這時的圣費爾明節只是個純粹的宗教節日。
奔牛節上狂歡的人們后來,市民們決定在天氣更好的夏天慶祝圣費爾明節,而14世紀以后商人們在夏天將牛從城外趕至城內舉行斗牛活動。兩項活動逐漸融合在了一起。1923年,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首次來到潘普洛納觀看奔牛并寫成了著名小說《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1926年發表),他在作品中詳細描述了奔牛節,將刺激的奔牛活動描繪得極為傳神,奔牛節因而聲名遠播,開始由一個地區性節日變為一個世界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