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偷盜竊,報警本來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但是有人在目擊小偷盜竊之后,不選擇報警,而是想趁機撈上一筆,這樣做最終難逃法網。
今年3月25日上午7點多,潘女士在慈溪白沙路街道慈甬路上一家包子鋪買早點。正要付錢時,她發現自己放上衣口袋里的蘋果6S土豪金手機不見了。這部手機是去年11月花5800元左右買的,潘女士趕緊報警。
根據視頻線索,4月5日,年逾六旬的貴州人何某和三十歲的四川籍男子黃某因涉嫌盜竊,先后被民警抓獲。
經審查,民警發現兩人并非同伙。但明明是何某下手偷的手機,卻把贓物交到黃某手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來,那天早上,何某在包子鋪門口偷手機被恰巧路過的黃某看到。當何某正要離開時,黃某叫住他。
“你分我500塊錢,手機你拿走。”黃某說,他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如果對方不同意給錢,他就要報警舉報何某。
何某做賊心虛,擔心對方真的報警,但無奈當時身上只有區區20元。見何某沒那么多現金,黃某便想自己拿了手機去賣。經過討價還價,手機歸黃某,何某拿到600元。
被抓捕歸案后,黃某退賠了潘女士3900元,并取得了諒解,本案現已審結。黃某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半年,緩刑1年,并處罰金2000元。另外,何某此前已因盜竊罪獲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