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6家銀行工資排名
國有銀行高管百萬年薪降約五成
隨著銀行業寒冬期的到來,各大銀行的凈利潤下滑趨勢不減,而從行長到基層銀行員工的收入也受到嚴寒的侵襲。
相比2014年的年薪,三大行高管年薪進一步縮水。
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行長陳四清的年薪縮水近5成。中國銀行年報顯示,2015年上述高管的稅前年薪分別為61.79萬元和61.33萬元,相比2014年的118.08萬元和108.32萬元分別縮水了47.7%和43.4%。
3月29日晚間發布年報的交行年報顯示,該行董事長牛錫明、行長彭純的年薪均為52.57萬元,分別較2014年的105.85萬元和100.76萬元下降50%和48%。
建行董事長王建章、行長王祖繼的稅前年薪分別為59.88萬元和36.46萬元,分別較2014年年薪115萬元、113.2萬元下降了48%和67.8%。
分析認為,高管百萬年薪已成為國有大行的歷史。2014年8月央企高管薪酬改革新規出臺,央企、國有金融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將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削減后年薪不能超過60萬元。并于2015年1月1日起執行。
不過,相對國有行的高管年薪,股份制銀行略顯“土豪”。光大銀行和中信銀行雖然均未披露該行董事長、行長的年薪,但是,副行長級別的高管年薪已經披露,均保持100萬級別以上。光大銀行五位副行長和副監事長的薪酬為稅前129.6萬元。中信銀行常務副行長孫德順稅前年薪為197.80萬元。
此外,多家股份制銀行今年略顯謹慎,尚未披露高管年薪。去年靠835萬年薪奪魁的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尚未披露2015年年薪。招商銀行在2015年年報中表示,公司高管稅前薪酬總額仍在確認過程中,其余部分待確認發放之后再另行披露。
一線員工:壓力大工資低 全靠責任感死撐
“自從工資全線下調以后,我們基層員工其實生活質量受到很嚴重的影響,感覺現在工作全靠責任感撐著了,每天無償加班也不少?!?/p>
在東北地區某大行支行擔任柜員的吳小姐對記者表示,自從去年開始降薪以來,行內從中層領導到基層員工,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了工資削減,工資稍低一點的基層員工,現在每月生活都很成問題。隨著東北地區經濟增速放緩,當地銀行的業績也受到很大影響。
“因為上級分行很重視,也在限制不良貸款的產生,所以現在連信用卡的發放都非常地謹慎,個人和民營企業背景的申請人,很難申請到信用卡,也變相加重了我們的業績負擔。有時候不得不自己來想辦法沖業績,賠錢也要完成任務?!眳切〗惚硎?。
吳小姐告訴記者,雖然支行內中層以上領導基本穩定,但身邊已經有多位基層員工離職,“有些離開當地了,有些去了待遇更好的企業。 ”
賺錢難 銀行如何過“緊日子”
在整體銀行業員工迎來降薪潮的同時,銀行也同樣面臨著賺錢難,壓力大的問題。
截至3月31日,五大行2015年度業績悉數亮相。根據報告統計,五大行去年共賺得凈利潤9333億元,如果按照2015年366天簡單計算,五家銀行日賺25.5億元。
五大銀行的盈利規模雖然笑傲江湖,但凈利潤陷入了“龜速”增長,工行、建行和農行的凈利增速甚至已跌破1%。在持續了多年兩位數高速增長之后,五大行交上了近十年最差業績。
2016年利潤增長是正是負還很難下結論,取決于內外部兩方面因素。外部取決于宏觀經濟發展態勢,以及國家有關政策的調整對銀行的影響,如利率、營改增、存準率都會影響利潤,內部取決于轉型創新、風險管控,完成全年利潤計劃需要“天幫忙、人努力”。
而中行行長陳四清則表示:
銀行現在賺錢非常不容易,已經結束了兩位數增長的時代,大銀行實際上進入了增長放緩的狀態。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個成績算是不錯的,商業銀行不可能在經濟下行,又要支持實體經濟降低利息的同時,風險也在加大的情況下,利潤還在高速增長,所以銀行利潤進入了一個增長比較艱難的“新常態”。
同時,中行給出了2016年穩定凈利潤的方案:
海外多一點,境內少一點;中間業務收入多一點,利息收入少一點;金融業務少一點,公司業務少一點;不良化解貢獻初步增多,同時計提撥備也要增加,通過不良資產化解達到一個平衡;銀行精打長算,開支、支出費用把得更緊一點,自己過緊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