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擲4.2億買最貴原鉆
中國時尚網9月12日訊 富豪擲4.2億買最貴原鉆,這個消息令網友大為點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最近瑞士珠寶商德-克里斯可諾(de Grisogono)在巴黎古董年展上以6300萬美元(約合4.2億人民幣)拍下了世界最貴的原鉆,這顆鉆石重達813克拉,直徑達6厘米。這顆鉆石被稱為“星座”,首次曝光是2015年,由加拿大礦產公司在非洲博茨瓦納開采出來,后由迪拜貿易公司Nemesis International在私人拍賣會上買下。
“這是我們第一次買下這么貴重的原鉆,我們計劃把它打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德-克里斯可諾的CEO約翰說道。創始人法瓦士-葛羅奇稱這顆鉆石是他的公主,每天晚上都會和它說話。“我對這顆鉆石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它是如此特別,我做夢都想得到這樣一塊鉆石。恨它是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打造和裝扮它。”他還透露最終的成品將在6到8個月后和公眾見面。
除了這顆拍賣近4.2億人民幣的鉆石外,世界第二貴的鉆石是圖中這枚藍鉆,賣價高達5750萬美元(約合3.84億人民幣)。這個藍鉆被稱為“奧本海默之藍”。在此之前,世界最貴的鉆石為4840萬美元(約合3.2億人民幣),2015年11月11日在拍賣會上被匿名買走。
鉆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 (C)元素構成,具有立方結構的天然白色晶體。鉆石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懼,同時又把它視為勇敢、權力、地位和尊貴的象征。現在已成為百姓們都可擁有、佩戴的大眾寶石。鉆石的文化源遠流長,也有人把它看成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征。
有人說金剛石就是鉆石,其實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它們的差別就等同于木頭和家具之間的關系),鉆石只是金剛石精加工而成的產品,現代科學技術 、手段為探索鉆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鉆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成份最簡單的寶石,它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具立方結構的天然晶體。
其成份與我們常見的煤、鉛筆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較高的溫度、壓力下,結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溫、極高氣壓及還原環境(通常來說就是一種缺氧的環境)中則結晶為珍貴的鉆石(無色)。為了便于理解鉆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鉆石的原巖。自從鉆石在印度被發現以來,我們不斷聽到人們在河邊、河灘上撿到鉆石的故事,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處含有鉆石的原巖,被風化、破碎后,鉆石隨水流被帶到下游地帶,比重大的鉆石被埋在沙礫中。
鉆石的原巖是什么?1870年人們在南非的一個農場的黃土中挖出了鉆石,此后鉆石的開掘由河床轉移到黃土中,黃土下面就是堅硬的深藍色巖石,它就是鉆石原巖——金伯利巖(kimberlite)。
什么是金伯利巖?金伯利巖是一種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氣等揮發性成份的偏堿性超基性火山巖,這種巖石中常常含有來自地球深部的橄欖巖、榴輝巖碎片,主要礦物成份包括橄欖石、金云母、碳酸鹽、輝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巖漿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這種巖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發現,故以該地名來命名。
另一種含有鉆石的原巖稱鉀鎂煌斑巖(lamproite),它是一種過堿性鎂質火山巖,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輝石、橄欖石等礦物,典型產地為澳大利亞西部阿蓋爾(Argyle)。科學家們經過對來自世界不同礦山鉆石及其中原生包裹體礦物的研究發現,鉆石的形成條件一般為壓力在4.5-6.0Gpa(相當于150-200km的深度),溫度為1100-1500℃。雖然理論上說,鉆石可形成于地球歷史的各個時期/階段,而目前所開采的礦山中,大部分鉆石主要形成于33億年前以及12-17億年這兩個時期。如南非的一些鉆石年齡為45億左右,表明這些鉆石在地球誕生后不久便已開始在地球深部結晶,鉆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鉆石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這從鉆石主要出產于地球上古
老的穩定大陸地區可以證實。另外,地外星體對地球的撞擊,產生瞬間的高溫、高壓,也可形成鉆石,如1988年前蘇聯科學院報道在隕石中發現了鉆石,但這種作用形成的鉆石并無經濟價值。稀少的鉆石主要出現于兩類巖石中,一類是橄欖巖類,一類是榴輝巖類,但僅前者具有經濟意義。含鉆石的橄欖巖,目前為止發現有兩種類型:金伯利巖(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的一地名——金伯利)和鉀鎂煌斑巖(lamproite),這兩中巖石均是由火山爆發作用產生的,形成于地球深處的巖石由火山活動被帶到地表或地球淺部,這種巖漿多以巖管狀產出,因此俗稱“管礦”(即原生礦)。含鉆石的金伯利巖或鉀鎂煌斑巖出露在地表,經過風吹雨打等地球外營力作用而風化、破碎,在水流沖刷下,破碎的原巖連同鉆石被帶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帶乘積下來,形成沖積砂礦床(或次生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