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結局,但科學家們認為,在黑暗的隧道盡頭或許還能找到些許光明。近日,科學家經過研究“確認”死后生命依然可以繼續存在,也就是說即使當一個人的心臟停止跳動后,意識卻依然存在。
在對2000多人進行研究之后,英國科學家發現,人在死后,思想依然能夠存在。除此之外,一名曾被醫生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的病人表示,他有過“靈魂出竅”的體外脫離體驗。
此前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當心臟停止向身體輸送血液30秒后,大腦就將停止一切活動,這就意味著意識活動也在同時停止了。然而,南安普敦大學的一項研究卻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這項新研究顯示,人們在死亡后三分鐘內依然能夠有意識體驗。
談到這項具有突破性意義的研究時,此次項目的帶頭人山姆·帕尼亞博士表示:“和此前的看法不同,死亡并不是一個特定的時刻,而是一個可逆的過程。這個過程出現在任何導致心、肺、大腦停轉的疾病和事故之后。”
“如果試圖扭轉這個過程,也就是要扭轉‘心臟停搏’的狀態;當然,如果嘗試失敗,也就出現了人們所謂的‘死亡’。”
來自奧地利、美國和英國的2060名病人參與了此次研究,他們都經歷過心臟停搏而且都活了下來。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還能夠想起被醫生宣布為臨床死亡之后的某些意識活動。
帕尼亞博士對這項重要發現解釋道:“這意味著,可能有更多人有過精神活動,但在康復后忘卻了這些記憶,原因可能在于大腦受損或者影響記憶的鎮痛藥物的作用。”只有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能夠清晰地回憶起“靈魂出竅”的體驗——對于死后周圍發生的事情,他們幾乎都能感覺到。
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經歷并不能算得上有意識,只是感覺害怕。該研究最重要的一個發現當屬在一名57歲的男性病人身上確認了所謂的體外脫離。在心臟停搏后,這名病人準確地回憶起周圍發生的事,而他的回憶與事實之間的吻合度高到令人發指。
帕尼亞博士稱:“這個案例具有很重要的價值,因為科學家通常都認為,與死亡相關的體驗更像是幻覺或者假象,這些幻覺和假象出現在心臟停搏前或者心臟重新跳動之后。在心臟停搏期間,還沒有出現過以“真實”事件為基礎的生命體驗。”
“在這個案例中,意識和認知發生在心臟停止跳動后的3分鐘之內。”
“這很矛盾,因為通常大腦在心臟停搏后20到30秒內就停止運轉了,并且直到心臟重新跳動前都不會繼續運轉。”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案例中病人對于視覺感知的細節回憶與現實情況是高度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