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常熟天虹服裝城 四樓開業以來經歷的風風雨雨,從歐韓原單女裝批發華麗升級成為買手精品集合店,很多老員工回首往日時總會感慨:沒有2010年的改革,就沒有天虹服裝城 四樓買手精品集合店的今天。
天虹服裝城不可思議的過去與現在
2008年天虹服裝城開業之初,其定位跟常熟眾多服裝老市場類似,走普通批發路線 。在與具有二十多年歷史積淀的老市場的競爭中,天虹服裝城運營狀態并不理想,而這樣的狀況,從2010年開始逐漸得到改善。
打造買手精品集合店第一步:重新定位
2010年5月,天虹服裝城 四樓開始進行大調整。首先,天虹服裝城 四樓進行了重新定位——經營歐韓原單品牌、設計師款獨立品牌,致力于將天虹服裝城 四樓打造成為買手精品集合店。
在常熟服裝批發商圈里,大多都在一樓經營,很少能夠在地下或二樓以上做到正常營業。而在天虹,所營業的五層(包括地下一層)全部實現了100%出租率,周邊眾多市場從此刮目相看。連續多年,天虹續租率達到了100%。

天虹服裝城 四樓華麗升級為買手精品集合店掠影一
打造買手精品集合店第二步:天虹服裝城 四樓要求入駐商戶以相關區域的實力品牌商為主
商戶結構上,江蘇地區品牌女裝總代理占20~30%,這些商戶一般都是本地人,大多有十多年的服裝行業從業經驗,所代理的品牌常達數十個;還有來自上海、杭州的品牌,為拓展江蘇市場,實現貨品在長三角地區的快速流動,選擇來天虹開店,這部分商戶約占40~50%;最后一批則是來自長三角以外地區的商戶,他們在武漢、廣州、沈陽等地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為繼續開拓市場來到常熟,這樣的商戶約占30%。天虹 服裝城四樓打造買手精品集合店,源于誰?徐為民,作為常熟天虹服裝城總經理,2010年5月一來到天虹,開始了大刀闊斧般的重組。當時他提出一個目標:在一年的時間里,努力實現超越老市場,甩開新市場。對于徐為民來說,天虹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新市場,而是相當于要對一個困難重重的市場進行重新改造,這要比新市場多不少阻力。因此,徐為民上任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急著招滿商戶。

天虹服裝城 四樓華麗升級為買手精品集合店掠影二
“當時最大的壓力不是招商,而是市場的重新調整和定位,”徐為民認為,很多市場說招商難,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定位出了問題,“天虹一樓的定位是時尚潮流女裝,把這個定位定好了,符合要求的商戶就在一樓。二樓、三樓、四樓分別有各自的定位,商戶根據定位尋找合適的樓層,這就是歸隊,而不是招商了。”

常熟天虹服裝城總經理徐為民
天虹 服裝城四樓重新定位為買手精品集合店后,整個市場開始實施橫縱向管理
橫向上,實行包含品牌區域總部、天虹網店城、酒店、貼牌中心等全產業鏈定位,同時還提出了全供應鏈的經營模式。在產業鏈上游,天虹已收集了近6000個全國服裝品牌生產廠家,市場可以與他們進行品牌信息的溝通合作。下游方面,天虹服裝城通過與江蘇地區近百家服裝專業市場建立戰略合作聯盟,實現了各市場間的品牌輸出和管理輸出。品牌輸出即市場間互相推薦自有品牌在其他市場進行加盟或代理;管理輸出是指天虹擔任聯盟市場的顧問,針對聯盟市場經營中存在的困惑或難題,由天虹定期派出相關負責人提出解決方案。
縱向上,實施垂直運營管理,采取協作分工的方法,分工明確,責、權、利相結合,層層落實,層層把關,負連帶責任,統一考核標準,采用流動式、精細化的管理,為天虹的商戶提供管家式的服務。垂直運營管理流程包含8個環節:招商選址、商鋪二次裝修、營業員培訓、商戶新商鋪開業、商鋪的運營、幫助商戶制定營銷計劃、店鋪的日常督導工作、幫助商戶進行客戶管理。“很多商戶在不少市場都有當鋪,來到天虹也會比較其他市場提供的服務,我們的目標是要盡量超越以前他們接受過的服務。體現出天虹在管理上的創新,提升商戶對天虹的忠誠度。”徐為民解釋說。
徐為民始終認為,天虹 服裝城四樓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由普通服裝批發升級為買手精品集合店,提升整個樓層檔次,就需要全體員工上下同心,一起努力。一個市場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市場管理,專業、穩定的管理團隊才是市場長久的核心競爭力。“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句話似乎可以描繪出徐為民內心的雄心壯志。
后記
變革是艱難的,但是,天虹挺過來了。如今,幾位管理層都信心十足:“天虹 服裝城四樓這個買手精品集合店,必將是女裝品牌游走江蘇乃至華東市場的必經之地。”這種底氣還體現在天虹將自己的日常營銷手冊、管理模式等與戰略聯盟成員完全享。對此,徐為民不擔心被超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且,我們永遠在不斷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