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末(右)和倪妮 (王維宣攝)
曾志偉(右)和兒子曾國祥(左)、女兒曾寶儀
郭德綱(左)和于謙
李淳和父親李安
劉雨霖與父親劉震云
昨日,導演張末帶著自己的導演處女作《28歲未成年》蒞臨廣州宣傳。說到張末,大眾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說到她的父親張藝謀,則是國內大名鼎鼎的大導演。巧合的是,在上周六舉行的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曾志偉與兒子曾國祥同時入圍的畫面也讓人印象深刻,蔣雯麗的外甥女馬思純則成功拿下“最佳女主角”……而另一方面,因為教導有方,一批小朋友如今也越來越厲害,楊冪就透露自己三歲的女兒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黃磊的女兒“多多”則早已成為學校的學霸。雖然擁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資源,但這些出生在演藝家庭的年輕人卻選擇腳踏實地,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可以說,今年是他們名副其實的爆發之年。
攜導演處女作來穗宣傳
張末與父親張藝謀新片同檔PK
昨日,導演張末攜主演倪妮來到廣州,為自己的導演處女作《28歲未成年》宣傳造勢,該片雖然擁有霍建華、倪妮、馬蘇等明星陣容,但影片最引人關注的點依然是導演——第一次獨立執導電影的張末是著名導演張藝謀的女兒,而這部即將于12月2日上映的電影,將與同樣在12月上映的張藝謀新片《長城》同臺對決。
談及與父親同檔pk,張末表示自己更愿意把它看成一場聯歡:“以往電影檔期很少出現父子檔、父女檔,所以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好在我們兩部電影受眾群不一樣,而且也不是同一天上映,所以還好。”
張末透露父親前兩天已經看過電影,對于女兒的這部處女作表示滿意:“他覺得故事的節奏特別好,倪妮的表演也很出彩,總體來說是一個很完整、很滿意的作品。”
張末說,父親的光環并沒有讓她覺得有什么優越性,反而觀眾對她的要求會更高,但這是一件好事,也會督促我以后去拍出更多好的作品。
倪妮則認為,多年前的《金陵十三釵》也讓她有了“謀女郎”的光環,但自己卻以平常心對待:“光環是別人給你的,摘不掉,你就認了吧,但你可以把它變成一種對自己的高要求,在日后的工作中轉化成正能量。”
倪妮透露,自己與張末從拍攝《金陵十三釵》時就已經認識,兩人一拍即合:“末末姐真的是為了這部電影付出很多,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把電影做到最好,她有多用心,只有我知道。”
談到另一位“謀女郎”周冬雨最近登上金馬獎的最高領獎臺,倪妮則笑言:“這是非常爭光的事情,很為她開心。”至于自己對于拿獎是否有目標?倪妮則坦言,當演員不能把拿獎作為唯一的評判:“我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心里就踏實了。”
現象 演藝家庭新生代嶄露頭角
除了張末之外,在剛剛落幕的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由曾志偉之子曾國祥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七月與安生》在今年9月上映之后口碑票房雙豐收,在本屆金馬獎上獲得七項提名。雖然最終曾國祥與“最佳導演”獎擦肩而過,但他卻把片中的兩位女主演周冬雨和馬思純推上了影后的寶座。其中,馬思純是演員蔣雯麗的外甥女,她的媽媽是蔣雯麗的姐姐兼經紀人蔣文娟。
11月初上映的同樣備受好評的《一句頂一萬句》是劉雨霖的電影導演處女作,該片的小說原作者和編劇是劉雨霖的父親劉震云,他還在女兒的電影里幫女兒客串了一把。
11月中旬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則是李淳第一次在父親李安的電影中擔當重要角色。此外,正在公映的《我不是潘金蓮》的剪輯師馮思羽,正是導演馮小剛的女兒。前段時間被網友稱贊“帥出天際”的陳凱歌兒子陳飛宇也在父親劇組幫忙。
除此之外,一些年紀較小的星娃也開始嶄露頭角。日前,楊冪就在采訪中”透露女兒“小糯米”雖然只有3歲,但一開口說話都是英文,有一些名詞自己都聽不懂了。“多多”黃憶慈同樣是個“英文學霸”。此前,一段她與好萊塢導演斯皮爾伯格在《圓夢巨人》首映禮現場用英文對話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轉,父親黃磊也被贊“教女有方”。
經驗
明星們如何教導孩子?有人“放養”,有人“下任務”
在今年金馬獎上,曾志偉、曾寶儀、曾國祥一起頒獎,舞臺上,三人之間的互動歡樂自然,讓不少觀眾大贊“好羨慕“。多年以來,兒子曾國祥第一次拍長片就做出一番成績,女兒曾寶儀則口才了得,在主持界越做越出色,也讓作為父親的曾志偉臉上有光。在頒獎典禮之后,有記者問及平時如何教導子女?曾志偉就坦言平時自己工作忙碌,與孩子見面的機會不多,也沒有怎么特別管他們,但自己會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我會跟他們說,我是幫不了你的,如果我幫你,成功了算我的,不是你自己的,你們只能自己幫自己。”曾國祥也曾表示,成長道路上,父親比較放任他走自己的路:“他反而會覺得越幫我,越是在害我。你要自己走自己的路,犯錯了,才能學會長大。”
李安的小兒子李淳在他的最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也有出演,李淳透露,在父親劇組不僅沒有特殊待遇,反而天天挨罵,甚至因為忘記臺詞而被父親呵斥,非常嚴格。李淳透露,自己從小在美國長大,生活節奏比較快,但父親會一直敦促他要“慢下來” ,先打好基礎才能繼續走演員這條路。彼時剛從美國回來的李淳中文水平完全不行,但經過這兩年的學習,他已經能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他表示,在學習的過程中,父親確實給了他不少幫助,比如向他推薦唐詩、《論語》、八卦掌、京劇、武功等,讓他更熟悉背后的中國文化。
《我不是潘金蓮》上映之后話題紛紛擾擾,不過卻很少人關注到電影字幕上剪輯師一欄有一個叫“馮思羽”的女孩,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的馮思羽擔任了剪輯師的職務,而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導演馮小剛的女兒。事實上,《我不是潘金蓮》是她首次與父親合作,早在《私人訂制》時,馮思羽就在父親的劇組擔任場記。馮思羽透露,雖然自己的父親是大導演,但她在劇組里卻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工作中,父親也沒有手把手教她,但是會給她“下任務,看著她完成”。
前段時間上映的《一句頂一萬句》就是青年導演劉雨霖與父親劉震云的合作。盡管父女情深,但劉雨霖坦言兩人在劇組里就是導演與編劇的關系。她表示,“作為劉震云的女兒是榮譽和恩惠,但自己從小就懂得要自己努力:從小就去偏遠的地方調研,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劉雨霖坦言,父親對她的影響是無形的,生活中雖然較少聯系,但關鍵時刻,父親都是自己的大樹。
頭評
明星光環下的優與憂
文/黃岸
曾國祥第一次拍長片就找來陳可辛當制片;劉雨霖第一部電影背后則是劉震云、馮小剛、江志強這些業界大佬,毋庸置疑,家庭出身,確實為他們進入導演圈提供了更多資源與優勢,然而,這并非他們能夠成功的全部。
張末本身就是紐約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高才生,曾在父親的多部作品中擔任剪輯師與副導演,英語水平頗高的她還擔起父親電影英文翻譯的重擔。鍛煉多年,張末終于厚積薄發坐上導演椅,這一切與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馮小剛的女兒馮思羽也沒有感覺自己身上擁有太多父親的光環,她說,“有光環也是我爸的。”在《我不是潘金蓮》劇組里,她就是一名普通的剪輯師。
劉雨霖在擔任導演之前,同樣從一名最底層的場記做起,在片場里,她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與父親之間也只是導演和編劇的關系。
可以說,父輩的光環,另一面則可能是陰影,他們所要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大。尤其是“導演的孩子”,父輩們的成功無形間會成為一種壓力,讓觀眾對于他們的導演處女作報以更高的期待,甚至會以更高的要求來對待,幾乎不被允許做得失敗。而大眾也往往因為對父輩過于關注,從而忽略了他們自身的努力,這一點也困擾著不少從演藝家庭走出的年輕人,在采訪時,他們也會刻意避開父輩的名字。
而從這些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出,盡管他們擁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資源,但他們卻沒有完全依賴父輩的光環,而是腳踏實地,更希望用作品讓外界認識自己。而作為觀眾,我們只有給予作品、給予導演本身更多的關注,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策劃蘇蕾 文:廣州日報記者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