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界2016年度收官盛會——第13屆中國(深圳)國際茶產業博覽會12月15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據了解,此次展會將集結全國各地69個名茶茶區及韓國、英國、日本、新加坡、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10余個海外國家的上千家茶企業,共同打造一個世界茶葉經濟與文化的交流盛會。記者了解到,在此次茶博會期間,由深圳老茶投資有限公司打造的“百年老茶、經典老茶”展,將呈現一批珍稀老茶,帶您領略茶葉的歷史,用舌尖感受中華古老茶葉的滋味和溫度。
“茶葉實物佐證茶歷史”
作家林清玄曾說過,一個“茶”字,道盡“人行草木間”之玄機;再加上一個“老”字,歷史的厚重與芬芳撲面而來。
“老茶”可謂——“行走在歷史的草木間”。這其中,有茶葉的清醇、真水的甘冽、時間的醞釀和歷史的滄桑。
老茶的精妙,不止在于它的可視、可觸、可聞、可嘗,更在于它的“可心”。
深圳老茶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收藏家宋少華介紹說,我國是茶的原產地,又是最早種植、加工、飲用茶的國度,是當之無愧的“茶的發源地”。“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廓清中國茶葉的源起。唐代陸羽《茶經》就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其依據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前者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后者載:‘茶茗久服,令人悅志。’這一傳說一直流傳到當代”。
宋少華表示,此次茶博會,深圳老茶投資有限公司拿出100片(罐)左右珍貴老茶面眾,其中大部分屬首次。他介紹說,此次展出的老茶年代涵蓋清朝、民國、直至現代,其橫跨數百年,深圳老茶投資有限公司將以實物來佐證中國茶文化的燦爛,希望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官體驗。“除了實物,以圖文形式呈現的茶票、茶畫,以及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歷史資料也在展示之列,以期豐富展覽的內容”。
“老茶:片片總關情”
深圳老茶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收藏家蔣府良表示,此次深圳市老茶投資有限公司亮相茶博會的展品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首先是茶葉品種豐富,包含青磚、米磚、茯磚、花磚、黑磚、普洱、花茶、白茶、烏龍茶和綠茶等,僅普洱茶就展出了市面上難得一見的宋聘、陳云、敬昌、同慶號、紅印、藍印、紅鐵、藍鐵、大字綠印等;二是茶葉展品的歷史時間清晰,從清朝一直到20世紀八十年代,每個年代都有代表茶系;第三、茶葉展品的品相好,背景資料詳細,不僅完整,精美,更有學術、歷史及收藏價值。
“百年青磚、1939年制作的最早黑磚茶、最早試制的茯磚、早期的花磚、經典普洱茶餅、百年前的其它緊壓茶、罐裝老茶等將逐一現身,茶葉品種稀罕,齊全,蔚為大觀。”宋少華介紹說,此次展出的老茶均經過精挑細選,力求完美并具有代表性。
問及他的心頭好,宋少華說:片片都好,片片都是歷史,片片都有價值。他介紹了三款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心水藏品:“首先,介紹一下‘長盛川米磚茶’,其制作年代為宣統元年(1909年)。長盛川是清光緒中期,由山西祁縣茶商在湖北羊樓洞開辦的茶號,專制洞莊磚茶以及出口米磚。此款米磚茶為長盛川在宣統元年壓制,曾經獲得當時政府頒發的一等獎證書,頒獎時間是宣統元年十一月十五曰,獎狀還在,這充分說明了茶葉在當時受重視的程度,其收藏價值極高。
其次介紹一下俄羅斯茶商制作的‘三套車圖案紅茶磚’,其年代大約在清末民初(1901-1917年)。《三套車》是一首俄羅斯民歌,深受俄羅斯民族喜愛,也為中國人民喜好,此茶磚為俄商于1901-1917間在湖北漢囗壓制,非常具有俄羅斯文化特色,存世稀少,極具收藏價值;再有,便是極具盛名的‘涇陽茯磚’,建國初期制品。值得一提的是,‘茯磚茶’過去主要在陜西涇陽生產,已有幾百年歷史,其原料主要由兩湖地區供應,新中國建立后,中央決定在湖南生產。”
“這是一片在1950年由陜西涇陽積成茶廠生產,中國茶業公司監制,名為紅星牌人民茯茶的茶樣,干倉存放,存世量極少。此次茶博會展覽期間,深圳老茶投資有限公司會將這片茶提供給大家品飲及鑒賞,以感覺經自然存放后的老茶其色之美、香之美、味之美、意境之美。”
“根植于心的茶文化”
宋少華表示,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的結構體系包括有關茶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茶文化的物質形態表現為茶的歷史文物、遺跡、茶詩詞、茶書畫、茶歌舞、各種名優茶、茶館、茶具、飲茶技藝和茶藝表演等;精神形態表現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養廉、以茶養性、茶禪一味等。”
人生要準備的,不僅是名貴的茶,還有喝茶的心情。您,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