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中國收藏盛典在北京朝陽區遼寧大廈盛大召開。本次收藏盛典既響應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文化自信”的理念,又在其基礎上延伸擴充,最終提出了“弘揚藝術文化,傳承工匠精神”的活動宗旨。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先生特地為此次收藏盛典發表了開幕辭。羅伯健先生表示:中國的收藏文化古已有之,自改革開放后,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了,收藏行業也迎來了空前的發展。同時,羅伯健先生希望并希望各收藏愛好者做到理性收藏、文化收藏,并表達了對中國收藏行業的祝福和期望。
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會長宋建文先生也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提出了古玩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即古玩文化時代。宋建文先生認為,在經過幾十年既混亂又繁榮的野蠻生長之后,古玩行業在未來將會慢慢走向其本有的傳統歷史文化道路上。屆時,靠文物投機倒把獲取利益的人將減少或消失,文物本身的歷史價值將得以充分的發掘。并號召希望全體活躍在所有的民間文物戰線上,領域里的同仁們攜手共同奮斗,迎接古玩文化新時代的到來。

朱剛:梅景傳韻的傳承與發展
此次盛典中,“梅景”的第四代代表人朱剛先生發表了主題演講——“梅景傳韻”的傳承與發展。朱剛先生先是介紹了吳湖帆先生的家庭身世,給我們還原了一個活生生的藝術大家的形象。又從幾大方面詳細的闡述了吳湖帆先生的藝術成就和文化理念,接著又介紹了吳湖帆先生在藝術文化收藏方面的成就。朱剛先生說,“亡國不可亡天下,為中華千年文明的精華保留火種?!边@既是生活在戰亂年代的吳湖帆先生為自己的藝術收藏做的總結,同時也是為梅景傳韻的傳人留下的遺訓。

賈福林:中國的工匠精神
文博副研究館員、中國古玩研究院客座教授、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總策劃師賈福林先生也發表了“中國的工匠精神”的演講。賈福林先生以豐富的歷史資料,獨到的研究見解,對中國工匠精神的悠久歷史、本質特征、人物事件,對人類社會巨大的貢獻以及當代弘揚和傳承中國的工匠精神,對中華文化復興的重大意義,做了精辟的講解,引起了廣泛的共鳴。他說: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和不斷創新。他巧妙的闡釋伏羲女媧圖,引出工匠精神的遺傳密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通過鮮活的語言,講述了從周代開始工匠就列入禮樂制度的國家戰略,保證了技藝精良,創造精絕,并孕育了中國的工匠精神。介紹了以中國工匠精神的靈魂——魯班為代表的民間工匠的歷史功績。他還用大量事實和翔實的數據,說明了中國的工匠精神領先世界,同時又善于學習和吸收外國的技藝和材料,創造出無數文物珍寶,在古代深受西方熱愛,甚至改變了世界文明的進程。至今,有許多中國文物珍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中國的工匠精神,不僅對中華社會文化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為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賈福林先生還介紹了中國民間文物傳世工程,在評選傳統工藝大師,弘揚工匠精神方面做出的持續努力。他熱切地期盼:要實現中華文化的文化復興就一定要弘揚工匠精神,傳承古老,再創輝煌。賈福林先生如是說。

向前:打造基于交易所模式的文化產業鏈金融生態圈
廣商所的向前先生說,文交所的出現,幫我們解決了幾大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挖掘了文化產業的價值洼地,真正通過這個平臺叫互聯網+把產品推廣到全世界,第二個是幫助老百姓建立正常、正確的理財觀。向前先生表示,自從電子盤出來以后,帶動了收藏品行業的很大的變化。并說,想要做好電子盤就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一個是源頭控制,第二人才培養,第三商業模式,第四是市值管理。而做文交所定位就是把自己定做一個為這個行業真正做一點事情,挖掘這個行業的價值,從整體產業鏈的角度考慮的話才有可能把這個事情做好。

黃暉:從樣品制發行 投資安全和制度設計談文交所的創新與使命
來自上藝自貿區郵幣卡中心黃暉女士也在盛典上作了發言,從制度、人文和經濟等方面分別闡釋了文交所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和我們是誰的問題。并發表了演講——從樣品制發行到投資安全和制度設計談文交所的創始與使命。
這一屆的中國收藏盛典秉持著“弘揚”、“文化”、“藝術”、“傳承”的幾大關鍵詞向廣大收藏者作出了積極有效的表率和強有力的榜樣,同時,也促進了收藏行業的正面發展,加深和增強了收藏行業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