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院幾天了,我的身體一直還在調養,但事情已發生3個多星期了,此事還沒有處理結果。”近日,南方日報接到多名市民報料稱,2016年12月22日晚,快時尚時裝(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UR公司)在廣州市白云區廣州體育館內舉行十周年年會慶典活動,晚宴過后,先后有200多人出現嘔吐、腹瀉、高燒、昏迷等身體不適癥狀。
南方日報記者多方采訪核實,當天的晚宴由位于琶洲的廣交會威斯汀酒店供應。相關部門調查認定此為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者有66人。不過,相關部門在酒店方留樣的菜品和工作人員身上并未檢查出致病因素。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中毒?事件的責任該如何認定?此事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事發經過 企業年會后陸續有人身體不適
1月11日,小君(化名)回想起中毒的經過,仍心有余悸,“高燒反反復復,一天腹瀉曾多達十幾次,整個人都迷迷糊糊的。”
2016年12月22日晚,UR公司在廣州體育館舉行十周年慶典活動,應公司的邀請,小君欣然赴宴,晚宴現場并未有異常。
然而,當晚至次日上午,包括小君在內的諸多參與了晚宴的人陸續出現嘔吐、腹瀉不止、高燒、寒顫、輕度昏迷等癥狀。與小君同桌的阿文(化名)也是如此。阿文告訴記者,在住院期間,他發現有多名患者狀況都跟他相似,且都參與了快時尚UR公司的年會。
根據多名患者提供的資料,醫院對患者們的診斷為急性腸胃炎癥。通過檢查,患者胃腸真菌含量異常高,病情容易反復。幸運的是,經過近10天治療,很多患者病情逐漸穩定,得以出院回家休養。
“希望有關部門盡快調查出問題出在哪里,肇事方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一名患者說。從事發至今,已經過去20多天,但患者們仍未獲得有關此事的調查結果。
企業稱287人身體不適兩名孕婦流產
“我們也是活動結束后的第二天才得知很多人身體不適。”UR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年會結束后的次日,公司請假的員工較多,各部門工作人員交流時發現請假的員工病癥相似。公司進一步了解后懷疑,與會者遭遇了食物中毒。
該工作人員介紹,由于是十周年慶典,公司邀請的嘉賓比較多,當晚參會的有1600多人。為了妥善起見,該公司馬上核實當晚與會所有嘉賓的身體情況。據快時尚UR公司統計,截至2017年1月5日,出現身體不適的總人數達到287人,其中該公司員工有141人,嘉賓146人。根據就醫記錄情況,到醫院治療的有215人,有70名癥狀相對較輕者自行開藥回家吃。

而記者多方采訪核實,經相關部門核實,最終認定的中毒者有66人。對此,UR公司認為,相關部門宜更好地公開確認中毒者的過程,做到公開公正透明。
“令人傷心的是,當晚參加晚會的有6名孕婦、1名處在哺乳期的母親,其中有2名孕婦的孩子不幸流產了。”快時尚UR公司工作人員坦言,部分家屬因此難以接受。
“由于參與的人數多,我們才決定在體育館內舉辦。”這位工作人員說,本次活動開展前,公司已按照相關規定向白云區公安分局報備。“為了讓大家吃好點,專門選擇了威斯汀酒店,負責送餐的是琶洲威斯汀酒店,但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意外。”
據介紹,事件發生后,UR公司和琶洲威斯汀酒店方均有派人對患者進行慰問,且協助相關部門調查。同時,雙方還就善后處理進行溝通,但事件的具體責任仍未最終確定。
海珠區食藥監局 沙門氏菌引起食物中毒
事發后,白云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白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部門先后介入調查。天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對在天河區范圍內就診的患者進行調查了解。由于負責供餐的琶洲威斯汀酒店屬于海珠區管轄,海珠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海珠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也對對供餐企業的菜品留樣、服務人員等進行檢查。
12月27日,天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的一份檢測報告顯示,通過對10名患者的采樣檢測發現,有7名患者的采樣物檢測出含有腸炎沙門氏菌。
1月12日,海珠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管理科科長林堅也向記者證實,海珠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經過對病例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分析顯示,該事件為一起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餐次為12月22日晚餐,可疑中毒食品為揚州炒飯、上湯扒紹菜、黑椒牛仔骨、五香鹵牛肉。
林堅告訴記者,該局已對酒店的留樣食品進行檢測,對工作人員進行采樣檢測,均未檢測出致病因素。而據檢驗報告顯示,留樣食品每個菜約100克,均保存在2.5℃保溫柜,而送餐食品經過運輸和現場分餐;現場制作的食品也存在制作完成后未及時進餐而存在安全隱患。
林堅稱,該局近期剛接過琶洲威斯汀酒店的監管工作,從調查情況來看,該酒店的相關證件齊全。至于該酒店是否具有外送資格,外送餐食是否有向有關部門報備等,還需進一步調查了解。
至于事故的具體責任問題,林堅坦言,根據檢測報告,目前并沒有證據直接證明引發中毒的是酒店方提供的餐飲。因此,他認為涉事各方可根據簽訂的合同,通過協商或走法律渠道來認定具體責任。
1月13日,記者致電琶洲威斯汀酒店一名劉姓負責人,他表示正在與UR公司進行溝通解決此事。
沙門氏菌
1885年沙門氏等在霍亂流行時分離到豬霍亂沙門氏菌,故定名為沙門氏菌屬。沙門氏菌屬有的專對人類致病,有的只對動物致病,也有對人和動物都致病。沙門氏菌病是指由各種類型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對人類、家畜以及野生禽獸不同形式的總稱。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污染食品,可使人發生食物中毒。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國內陸地區也以沙門氏菌為首位。沙門氏菌病的病原體。屬腸桿菌科,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已發現的近一千種(或菌株)。按其抗原成分,可分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組。
其中與人體疾病有關的主要有甲組的副傷寒甲桿菌,乙組的副傷寒乙桿菌和鼠傷寒桿菌,丙組的副傷寒丙桿菌和豬霍亂桿菌,丁組的傷寒桿菌和腸炎桿菌等。除傷寒桿菌、副傷寒甲桿菌和副傷寒乙桿菌引起人類的疾病外,大多數僅能目引起家畜、鼠類和禽類等動物的疾病,但有時也可污染人類的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個月,在自然環境的糞便中可存活1-2個月。沙門氏菌最適繁殖溫度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溫儲存食品是一項重要預防措施。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門氏菌鑒定的傳統方法主要是根據形態學特征、培養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抗原特征、噬菌體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