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薪被離職是華為員工嗎?華為清退34歲以上老員工是不是真的
二、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傳言引熱議2月6日,在華為的內部溝通網站心聲社區上出現了一篇帖子,帖子中透露出中國區華為34歲員工遭清退的消息。目前,該帖子已無法找到。隨后,有知乎網友確認了“華為34歲員工遭清退”這一消息,并稱,“在業績看空的時候裁員,斷臂求生,是企業主的正常行為,也是經營者對股東負責的行為。”該帖子稱,目前華為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而研發則是開始集中清退40歲以上的老員工,主要針對程序員。另外,據一位華為內部人士稱,中國區今年被要求置換220人去海外,研發可能也要去一批,不服從分配就可能要離職。面對引起熱議的“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傳聞,華為官方又是如何回應的呢?
三、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官方回應對于“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這一傳聞,華為方面于2月14日對外否認了這一說法的真實性。華為相關負責人表示,“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的傳聞并不屬實。同時,對于該消息,華為內部員工也稱,“從沒聽說過,我都快40了,仍在崗位上,而且華為一直重視員工成長。”有媒體認為,該消息雖然遭到否認,但華為確實遇到了問題:華為手機出貨量高,利潤率低。據悉,目前華為全球擁有近17萬員工,一半以上為研發人員。如果傳聞屬實,研發人員將遭到大批清退;作為華為的老員工,他們是如何看待此事呢?
四、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員工看法自稱觀察華為多年,并在華為工作多年的微博大V@投資輿情認為,對于企業來說,經營壓力增加后,“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也是不得已的行為,否則成本壓力太大,企業不裁撤,市場就會裁撤。老員工不斷增加的薪酬給華為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另外內部的分工細致管理太累贅也讓一大部分老員工相比新員工來說,缺乏干勁。據一名華為海外員工透露,今年華為內部對于員工的考核標準變得更加精細,所考核的點也更多地會放在工作效率上,而業務不好的地方“就會馬上開始要求裁人”;但涉及考核的比例和往年并沒有太大的變化。該人士還表示,針對“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的說法,可能是領導覺得老人戰斗力不足了。而一名華為總部人士認為,這次人員調整的根本原因或許和近年電信行業的不景氣有關。另一名華為內部的人士則表示,華為內部這次發生的并不是裁員,而是人員上的“換血”;和往年的末位淘汰類似,這次的更替的比例也是在5%左右,只是執行得會更嚴格。
五、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問題暴露據悉,華為裁員并不是新聞,華為的人員流動一直比較大,但是出現以年齡裁人的傳言,這還是第一次,這讓華為內部外部震動都很大。而這次傳聞又透露了華為哪些問題?1、財報:盈利能力不足2016年,華為的業績喜憂參半。數據顯示,華為手機2016年全球出貨量達1.39億部,全球排名第三。但華為2016年的年報利潤率只有7%左右,營收比2015年增加了1300多億人民幣,利潤卻只增加了10億人民幣左右。同時,華為2016年上半年的營業利潤率為12%,低于去年同期的18%。早前也有報道稱,華為消費者業務2016年的利潤為20億美元,不僅沒達到25億美元的目標,相比于2015年的22億美元利潤有所縮水。華為終端CEO余承東此前表示,任正非曾經在內部表達過對于“盈利能力不足,利潤增長太慢”的不滿。2、薪酬體制:老員工人力成本過高華為的薪酬體系包括工資、獎金和虛擬股的分紅,華為工資高,同時華為的獎金再加虛擬股的分紅是一個可觀的數字。作為華為老員工,一年年獎金的積累再加越來越多的虛擬股,一個級別不高的老員工一年也許能拿到百萬以上。而通信行業的技術細分的很細,一些職位并不是隨著年齡和經驗豐富就有更高的水平,而是達到一定層次水平和職位就遇到天花板。這種情況下,沒有家庭拖累,精力充沛,體力旺盛、學習能力更強的新人就會有競爭優勢。在華為的薪酬體系下,反觀新人的工資、獎金、分紅綜合下來比老人少得多,而新人性價比則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