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蝙蝠俠大電影》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動畫片,由克里斯·麥凱執導,威爾·阿奈特、邁克爾·塞拉、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羅莎里奧·道森聯合配音。該片講述了蝙蝠俠為解救水火之中的哥譚市,與小丑斗智斗勇,在此過程中,他還要撫養羅賓成長,學會從一個獨行俠,變為善于與他人通力合作的城市警察的故事。該片于2017年2月10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3月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這105分鐘(國內公映版一刀未剪)會打破你之前的以上所有刻板印象,讓你從開頭就享受到電影結束。整部影片像是一場“蝙蝠俠”吐槽大會,再加上一次“華納經典電影角色大亂斗”。
影片把握住了這個超級英雄人物身上最矛盾的地方,并且將這個矛盾的解決過程發展成了一個簡單直白,又樂趣橫生的故事。而且,故事里還蘊含了一個積極向上的情感主題。這個主題能夠打動每一顆感覺到孤獨的心。
蝙蝠俠海報
什么是《樂高蝙蝠俠大電影》?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部影片的故事梗概——哥譚市依然是犯罪分子的天堂,蝙蝠俠再次遇到了他的永恒對手小丑。他既要拯救哥譚市,更要克服他自己內心的弱點,完成雙重救贖。
這看起來和其他768部超級英雄電影沒有任何差別。
不同的地方是,這回這個故事發生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充滿無盡想象的虛擬世界,那就是樂高世界。
這個世界里,槍的射擊聲都是“biu-biu-biu”的聲音。沒錯,誰開槍誰給自己配音“biu-biu-biu”——和你小時候玩樂高積木時候一樣。
小丑挑戰蝙蝠俠,要炸了哥譚市
1932年一個丹麥木匠的偶然之舉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文化,是舉世公認的“世紀玩具”。這個塑料插座式積木激發想象,帶來快樂,是全世界孩童和家長的共同財富。
在2014年,華納出品了3D動畫《樂高大電影》。起初并沒有多少人看好這部“全長版玩具廣告片”,可是影片上映后,卻又叫好又叫座。全球票房高達4.6億美金,北美專業影片網站Metacritic上評分高達83分。
在《樂高大電影》中幾乎出現了樂高旗下所有的主題玩具角色,哪怕是真實電影中完全不可能同框出現的角色們。比如漫威超級英雄和DC超級英雄,還有《星球大戰》的人物——它們的版權樂高都有。
孤獨寂寞冷的蝙蝠俠只能自己在家里吃大蝦
《樂高大電影》的主題就是影片主題曲《Everything is awesome》(《一切都棒極了》)里面唱的那樣:Everything is awesome, everything is cool when your part of a team(只要和團隊在一起,一切都棒極了。)
而蝙蝠俠,就是一個獨行俠,自大狂,一個完全違背這種“樂高精神”的角色。在電影里他的“賤”和“刻薄”讓觀眾對其印象深刻,又愛又恨。
于是,讓這個樂高蝙蝠俠擔任一部電影的主角,再好不過了。
要讓這位解釋自己叫BAT Man是“Best Anti-teamwork Man”(單干俠)縮寫的超級英雄,好好上一上人生的課。
全片都是笑點和彩蛋——黑得漂亮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影片中的蝙蝠俠并非完全和現實世界(指現實世界中各個蝙蝠俠電影)脫節,而是有所串聯。
電影的一開始,小丑劫持了一架滿載炸藥的飛機,要炸彈哥譚市。小丑威脅飛行員,可是卻被嗤之以鼻:“就像上次你弄那兩艘船一樣嗎?蝙蝠俠會阻止你的。”
樂高們的生命力,好強大
如果你看過《蝙蝠俠:黑暗騎士》,你一定會會心一笑。這是那部電影里的經典情節。這也是為什么說整部影片是個蝙蝠俠吐槽大會。
電影大量的臺詞(真的和脫口秀一樣)和笑點(多得像《辛普森一家》里那樣)都是基于“超級英雄電影”這個共同語境。比如蝙蝠俠去超人住的孤獨堡壘,開門門鈴是1978年《超人》電影最標志性的旋律。
開門之后,蝙蝠俠原以為超人在孤獨堡壘里一個人擼,結果發現里面在開派對:第57屆正義聯盟聯歡會。他震驚了:“開了57屆,一次都沒有叫我?????”(蝙蝠俠是正義聯盟一員啊)。
《綠燈俠》劇照,2011年這部電影撲街,于是綠燈俠也是最近才收到聯歡會入場券
以為這個笑點結束了?別著急。超人說可能是郵件壞了才沒叫你,綠燈俠來了一句:“是啊,有可能,我也是最近才收到的。”(綠燈俠是正義聯盟創始成員,但是在即將上映的《正義聯盟》電影里他并沒有出現。原因只是2011年的《綠燈俠》單人電影是超級英雄史上最著名的撲街電影,這樣黑真的好么。
黑了敵對陣營的一把手:鋼鐵俠弱爆了
電影里對于每一部蝙蝠俠電影都有吐槽,包括那部1960年風靡全美,現場看上去很滑稽的蝙蝠俠電視劇。電影最后管家阿爾弗雷德穿著的蝙蝠俠服裝,就是來自這一部中的造型。有些梗只有資深蝙蝠俠迷才聽得懂。比如這句:that time with the parade and the Prince music(1989年蒂姆·波頓版《蝙蝠俠》的情節和由Prince創作的主題音樂)。
不過別擔心,大多數梗只要看過超級英雄電影就會懂。作為DC陣營的領軍人物,自然要黑一把敵對陣營的扛把子選手——電影里蝙蝠洞的密碼是“IronMan Sucks”(鋼鐵俠弱爆了)
華納角色大亂斗是什么意思?
電影中小丑為了擊敗蝙蝠俠,選擇甩掉自己原來那些烏合之眾(都被蝙蝠俠擊敗過)的邪惡幫手(包括雙面人、謎語人、泥人、冰凍先生、毒藤女、貓女……),設計讓蝙蝠俠流放自己到囚禁終極壞人們的虛幻空間。
那些終極壞人們都有誰?金剛、伏地魔、索倫、鯊魚、吸血鬼德古拉、小魔怪、甚至戴立克(沒聽過?問問你的宅男朋友吧)。
樂高也有《哈利波特》的版權,所以伏地魔出現在了本片里
這些其實都是華納電影里的經典銀幕形象(也有幾個亂入的)。這些終極壞人們也各施所長,比如伏地魔把警察變成魚,生氣的時候大喊:“去死吧麻瓜!”!魔眼索倫能夠看穿時間和空間。金剛肆意破壞高樓,甚至還有只噴著藍色火焰的海怪(華納版《哥斯拉》 里的梗)。
恩,蝙蝠俠的干兒子就是羅賓
當面對這樣無比強大的對手時,“單干俠”終于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道理。不過, 他可不是平白無故就想通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偶然收養了一個叫Dick的孤兒(這個英語名字真的太三俗了)。他起初很抗拒,可是慢慢體會到了為人父和付出感情的那種狀態,找到了那種最平常卻也最寶貴的地方——家庭。對了,這個Dick其實就是羅賓。
最可愛的蝙蝠俠和小丑——只為那一句我恨你
當然,全片最重要的對決依然是蝙蝠俠和小丑。可是,《樂高蝙蝠俠大電影》中的這種爭斗,卻變得可愛無比。
這可不是什么無厘頭改編,反而更是影片創作者對于漫畫精髓的理解和尊重。蝙蝠俠并非一個完全正義的英雄人物,他孤獨、自我流放并且游走在法律邊緣。當哥譚市不再有犯罪的時候,為什么這個城市還需要他呢?
小丑窮兇極惡,是因為他缺乏自我認可,只能依靠犯罪和被憎惡找到存在感。小丑其實就是蝙蝠俠的另一面。正義和邪惡從來不會單獨存在,沒有小丑也就沒有蝙蝠俠。
看到這么萌的小丑,我心都要碎了……
小丑為了讓蝙蝠俠擊敗自己,怨恨自己,用盡了一切辦法。
雖然看起來很幼稚,可是再看看我們的蝙蝠俠:他從來不承認自己其實最害怕孤獨。看上去他活得很瀟灑,可是卻只是個生活在豪宅里的孤家寡人,一個自己吃龍蝦自己看愛情電影自己開變裝派對的人。
最可愛的地方就在這里,當小丑以為自己很邪惡很壞的時候,結果發現,蝙蝠俠完全沒把他當回事——他可傷心了。于是他用盡一切辦法,希望讓蝙蝠俠說出那句:我恨你!
小丑和蝙蝠俠恨得深沉
以至于在故事的最后,這句“我恨你”,其實就是“我愛你”。
對啊,恨和愛,其實是同樣熾烈的一種感情啊。
總而言之
電影的最后,蝙蝠俠終于知道了“有朋友、有家人、有搭檔”的幸福感受,于是重新組合的大家庭一起看《甜心先生》(蝙蝠俠最愛浪漫愛情電影,也是對他假裝堅強的一個諷刺)。這部影片就是蝙蝠俠人生的一課,像那句經典臺詞說的:“是你讓我完整。”
和諧一家親
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是朋友、家人、戀人、同事、陌生人……讓我們的生命變得完整,沒有一個人可以離群索居。
沒有人可以真正,享受孤獨。
一點吐槽:
如果影片需要一個續集的話,我希望是:在阿卡姆監獄里,扎克·施耐德(《蝙蝠俠大戰超人》導演)面前擺著堆積如山的樂高積木,讓他搭到天荒地老。
對比之下,《蝙超大戰》真是弱爆了
在最后的最后,本片擁有一個巨大的,且不可避免的缺點——它會讓你在走出影院后,不自覺地點開電商網站,輸入萬惡的“樂高”兩字,開始一段沒有止境的剁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