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年金馬獎,成龍(右)以單膝下跪頒獎給李麗華(中)。
3月20日,“影壇長青樹”李麗華逝世,享壽93歲。李麗華從影40年,共拍攝約140部電影,曾以《故都春夢》、《揚子江風云》先后奪下第3屆、第7屆金馬影后。
16歲那年她出演《三笑》出道,與周璇正面PK一舉成名;南下香港后成為影壇大姐大,當年的片酬可以買下半條彌頓道,連大導演李翰祥也要感謝她的提攜之恩;她還是第一個主演好萊塢主流制作的華人演員,1962年就走上了戛納電影節的紅毯;她與林黛、嚴俊之間的三角戀也成為香江影壇的一段韻事。
成龍稱李麗華是永遠的巨星,永遠的女神,沒錯,她的演藝生涯就是一部華語電影史。
李麗華第一部參演的電影劇照
16歲硬撼周璇出道
李麗華出身上海梨園世家,父親是京劇名伶李桂芳,母親懷著她時還勒著肚子上臺演戲。李麗華出生時小小得像一只小貓,便有了昵稱“小咪”。
李麗華十二歲移居北平,從師學京劇。十六歲入上海藝華影片公司,1940年,16歲的李麗華因主演《三笑》一炮而紅。同年6月,由周璇主演的《三笑》也在上映,兩人的角色都是秋香,初出茅廬的李麗華硬撼已經出道9年的周璇,正面PK竟然沒有輸。
據說當年出品方為了打響李麗華的知名度,連續多天在報上刊登李麗華鉆戒遺失的啟事,吸引了很多人關注,最后才告訴大家李麗華主演的《三笑》即將上映,最終果然票房大收。
李麗華(右)因《揚子江風云》奪搜金馬獎金馬獎影后
南下香港成影壇大姐大
1949年后,李麗華南下香江發展。如果說上海時期,李麗華的影壇地位還在周璇、上官云珠等之下,那么在香港,她達到了事業的高峰,成為影壇大姐大。
據說那時香港一棟房子才幾千塊,李麗華的一部戲要價已近八萬,足足買得下半條彌敦道。
著名導演李翰祥也要感謝李麗華的提攜之恩。當年云南銀行家孫堉亮與國民黨駐港情治人員倪少麟成立亞東電影公司,邀李麗華出任新片女主角,李麗華力薦李翰祥出任導演,1956年,李翰祥首部獨力執導的處女作品《雪里紅》終于問世。
李翰祥在自己所著的《三十年戲說從頭》里,曾這樣描寫李麗華的派頭——“小咪姐尤其特別,一早進廠,就把服裝穿戴整齊,坐在片場一角,輕輕的和同人們說說笑笑,氣溫三十五度的天氣,片場里起碼超過40度,她仍然披掛整齊,全副裝備安然穩坐,最令人佩服的是滴汗不出,有道是心靜自然涼也。”
李麗華與已故美國著名男演員克拉克·蓋博
進軍好萊塢,走上戛納紅毯李麗華當年也曾進軍國際影壇。
1958年,李麗華主演了弗蘭克·鮑沙其導演的《飛虎嬌娃》,成為第一個主演好萊塢主流制作的華人演員。據傳當年李麗華因為嫌棄男主角維多麥丘愛吃大蒜,還拒絕拍吻戲,也成為一段傳得沸沸揚揚的影壇軼事。
60年代初,李麗華和擅長拍攝古裝史詩片的李翰祥合作,接連主演《楊貴妃》和《搜武則天武則天》,并走上了戛納電影節的紅地毯。
李翰祥在1960年開始規劃《傾國傾城》系列作品,以一部四段式影片,集合林黛、李麗華、尤敏、樂蒂分飾古典美人王昭君、楊貴妃、西施、褒姒。后因楊貴妃部分服裝、布景預算超出太多,決定分為局部獨立作品,并由《楊》片原班人馬加拍《搜武則天武則天》。
《楊貴妃》參加1962年第十五屆坎城影展,獲頒最佳電影技術特別獎,以獎勵其杰出室內彩色攝影成就,該片在臺灣地區上映為1963年度票房總冠軍。
李麗華1965年與第2任丈夫嚴俊
轟動香江的三角戀
李麗華的第二任丈夫是有“千面小生”之稱的嚴俊。嚴俊是周璇前夫嚴華的侄子,早年做演員,50年代后期開始做導演。1965年,嚴俊和李麗華因成功主演《千古流芳》,一起獲得第12屆亞洲影展最佳男女主角。
嚴俊執導的《翠翠》是著名影星林黛的電影處女作,兩人因戲生情,但后來嚴俊選擇與李麗華在一起。嚴李大婚當天,林黛決定息影出國,被媒體形容為含淚登機,也為這段影壇的風流韻事畫了一個句號。林黛赴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在那里遇到了后來的丈夫,但最終林黛為情自殺。
李麗華與嚴俊婚后生了一個女兒,1972年嚴俊退出影壇,兩人移居美國。1980年8月18日嚴俊在美國病逝,享年63歲。
后來李麗華又嫁給一位吳姓富商影迷,2006年吳先生過世后,李麗華從此與外界甚少聯系。
李麗華上一次公開露面是前年臺灣搜金馬獎金馬獎,她獲頒終身成就獎。因長途飛行身體勞累,李麗華坐在輪椅上由助理推著上臺。曾在電影《秦香蓮》中演她兒子的成龍擔任頒獎人,感性說“這個媽媽一叫就叫了超過50年”,稱贊她是“永遠的巨星,也是永遠的女神”。
那一次露面,也成為李麗華留給世人最后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