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新區是什么?國家級新區都有哪些?今天新一個河北雄安新區誕生。下面Mshishang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國家級新區相關消息。【盤點全國有幾個國家級新區?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多次深入北京、天津、河北考察調研,多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決定和部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習近平明確指示,要重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在河北適合地段規劃建設一座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現代新型城區。今年2月23日,習近平專程到河北省安新縣進行實地考察,主持召開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習近平強調,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在黨中央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習近平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三是發展高端高新產業,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培育新動能。四是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建設優質公共設施,創建城市管理新樣板。五是構建快捷高效交通網,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六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市場活力。七是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打造擴大開放新高地和對外合作新平臺。
黨中央、國務院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習近平重要指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共同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各項工作。河北省要積極主動作為,加強組織領導,履行主體責任。堅持先謀后動、規劃引領,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進行城市設計,建設標桿工程,打造城市建設的典范。要保持歷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設規律,合理把握開發節奏。要加強對雄安新區與周邊區域的統一規劃管控,避免城市規模過度擴張,促進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各有關方面要按照職能分工,密切合作,勇于創新,扎實工作,共同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級新區有哪些?
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準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新區的成立乃至于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總體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等由國務院統一進行規劃和審批,相關特殊優惠政策和權限由國務院直接批復,在轄區內實行更加開放和優惠的特殊政策,鼓勵新區進行各項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探索工作。國家級新區是中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設立的一種新開發開放與改革的大城市區。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后,國家級新區成為新一輪開發開放和改革的新區。
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1994年3月天津濱海新區成立,2010年6月重慶兩江新區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立,2012年8月蘭州新區成立,2012年9月廣州南沙新區成立,2014年1月陜西西咸新區成立、貴州貴安新區成立,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大連金普新區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區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區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區成立,2015年9月福州新區成立、云南滇中新區獲批成立,2015年12月哈爾濱新區成立,2016年2月長春新區成立,2016年6月14日江西贛江新區成立。截至2016年6月,中國國家級新區總數共18個。
截至2016年6月,全國共有18個國家級新區,其中浦東新區、濱海新區系行政區,設立區委區政府,其余新區都是行政管理區,只設立管理委員會。國家級新區,因有國務院批復體現國家級戰略和新區發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須下放省級管理權限,其實質均擁有副省級管理自主權,而與新區所處區域行政級別無關。如南沙新區,國家定位立足廣州、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既不可脫離廣州,又因港澳社會制度不同,甚至需要省級以上的權力來管理和協調,所以南沙新區是唯一獲得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國家級新區。2015年4月1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促進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準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
新區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屬的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認為,數十部區域性經濟政策文件層次分明、定位清晰。這些區域經濟政策主要分三大類:國家級新區、改革開放試驗區和區域規劃。國家級新區包括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陜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云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長春新區和江西贛江新區,面積以平方公里計。這些新區是國家重點支持開發的區域。同新區相比,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改革開放試驗區及相關試驗區(合作區)范圍比較大,包括:成都和重慶城鄉統籌試驗區、武漢和長株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區域政策各有側重
國家級新區具有改革先行先試區、新產業集聚區等特征。通過完善基礎設施,這些新區交通更便捷、設施更完善、經濟更繁榮、環境更美好,比老城區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區的經濟要素向新區轉移,從而減輕老城區的壓力。“從促進改革的角度說,這些新區實際上就是新的特區。為促進所在區域加快發展,帶動周邊地區,國家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往往給予較大力度的支持。規劃建設新區就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對于設立相關試驗區(示范區、合作區),肖金成認為,主要是為了深化體制改革進行試驗,為更大范圍的改革進行探索和積累經驗。
盤點全國有幾個國家級新區?
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
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以及中心城區楊浦、黃浦、南市的浦東部分。2005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定位及目標:圍繞建設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的戰略定位,在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環境優勢、創新優勢和樞紐功能、服務功能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四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區、綜合改革的試驗區、開放和諧的生態區。
國家級新區:天津濱海新區
1994年3月,天津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的基礎上,把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天津港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這幾個區域的資源整合起來發展,組建天津濱海新區。2006年5月26日“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正式通過,濱海新區性質終于塵埃落定,將濱海新區升格為國家級新區。2010年1月11日,濱海新區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定位及目標: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