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反腐大局《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播中,目前《人民的名義》豆瓣評分8.8分,收視率破2,成為名副其實收視口碑雙贏的神劇。《人民的名義》老戲骨們的片酬成為很多網友關注的話題,關于這部劇大家關心的問題,導演李路在記者采訪時一一做出了回答。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人民的名義》演員片酬、價格集數、過審剪輯、拍攝難題方面的報道。
《人民的名義》海報
《人民的名義》制作方是誰?最高檢影視中心不神秘
《人民的名義》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制作,那這個最高檢影視中心到底是什么機構?據介紹,最高檢影視中心隸屬于最高人民檢察院,是全國檢察機關的影視制作機構,擔負策劃、拍攝和制作法治題材和檢察題材電視專題片、電視欄目和電視劇及影視宣傳報道。2003年,根據周梅森同名小說創作的電視劇《國家公訴》,就是由最高檢影視中心牽頭制作,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十幾年后,周梅森和最高檢影視中心再度攜手,高檢院影視中心專職副主任范子文力邀周梅森擔任《人民的名義》的編劇,促成該劇的創作。
《人民的名義》為啥沒在央視播?價格和集數的制約
《人民的名義》的播出平臺選擇以年輕觀眾為主受眾群體的湖南衛視,令不少人費解,大家納悶難道湖南衛視也要走正劇范兒?對此,導演李路表示自己是被湖南衛視的真誠所打動,“很多人問我為什么沒在央視播,其一有價格的因素,其二央視在總集數上有限制。拍攝過程中,湖南衛視的人到現場來看三次,每次都組團來的,一共六七個人,直接看片子。他們的領導非常年輕,很有魄力,直接就能拍板定下這個事兒,他們的態度讓我很感動,做事情不拖泥帶水。”也有網友稱湖南衛視除了播偶像玄幻劇和大媽肥皂劇,還是有家國情懷,《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青瓷》《血色湘西》等口碑正劇都曾在湖南衛視播出。
《人民的名義》過審難不?剪輯審查用了10個月
《人民的名義》中描繪的官場角逐、貪腐現狀的尺度之大令人驚嘆。劇中不少演員在采訪中都稱接拍之前就怕“播不了”,《人民的名義》的播出標志著淡出熒屏十年的反腐政治劇的回歸,令人最好奇的就是該劇經歷了怎么樣的審查?李路透露過程比預想得好,剪輯和審查是同時進行的,雖然時間長達10個月,但是并沒有太大的改動,“之前周梅森的反腐劇都是800條、1000條審查意見,這次最高檢反貪局給我們60多條意見,基本上是辦案的專業意見;廣電總局也給了幾次意見,但沒有傷筋動骨,可以說非常支持我們。”
“達康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