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反貪大劇《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播中,日前,小說原著作者周梅森說《人民的名義》將會有續(xù)集,而續(xù)集中李達康可能會變壞,有網(wǎng)友稱,李達康將會變成下一個孫連城。下面跟隨小編一探究竟。
人民的名義孫連城、李達康
達康書記這個角色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在大方向上不越雷池半步,一心只想GDP,在非原則問題上就一鍋燴,眉毛胡子一把抓,黑貓白貓逮老鼠就行唄。
現(xiàn)實中這樣的達康書記也不缺,敢想敢干,是為能吏,是為改革猛將。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
那么,現(xiàn)實中的達康書記這一類官員,最終去了哪里呢?
按說應該像更多人期冀的那般,高升。
但現(xiàn)實很殘酷,依達康書記的既定人設,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長遠來看,達康書記只有兩個去處,一是囚牢伺候,二是,變成孫連成。
囚牢伺候就不細說了,新聞比比皆是,如仇和、徐建一,包括劉志軍,都是“能吏”,鐵腕攻堅,政績赫赫,治下無一不是屢立戰(zhàn)功,甚至做過不少利澤千秋的好事。這些人某種意義上都曾經(jīng)在政績煌煌中不斷晉升,但最后,無一例外,都成為了階下囚。
媒體梳理后甚至得出一個概率性的結論:落馬貪官多能吏。
除了倒掉,有沒有安穩(wěn)的一點兒的結局呢?有,成為又一個“孫連成”。
妄議體制的話我不敢說,但達康書記如果不落馬,多半兒都會變成孫連成。除了不敢妄議的體制,似乎別無他說。什么意思呢,就是為官一任,哪怕是個足夠聰明的官員,要想在死板的體制條框內干出點兒成績,基本是天方夜譚。簡言之,除卻極個別的包青天轉世之外,絕大多數(shù)官員都清楚,只要干事,就必須打擦邊球,河邊走多了,濕身掉河,那是早晚的事兒。
人民的名義海報
一方面是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網(wǎng),另一方面百姓也是眾口難調。你要劈荊斬棘搞成一件事,總會動別人的奶酪。反過來說,你干成一件事情,可能確實利國利民,自己也毛的好處沒撈到,大面兒上看起來,好哇。但回過頭來,你攪渾了很多人的固若金湯之水。也即是,在劇中,祁同偉不斷在高玉良耳邊吹的“政治生態(tài)”的風。
我這么說好了,你確實為了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但過程中就得罪了一個政治人,動了他煮熟的鴨子,他就會把你往死里整。比如光明區(qū)的公安局局長程度這樣的。你且甭管他是黑的白的,臟的凈的。
再一方面,你鐵腕治政,橫沖直撞,難免太強勢。你強勢了,未免就顯得同僚們菜鳥,大家安安靜靜地喝點兒茶,在節(jié)骨眼上出點兒面子活兒,一步一個臺階的不好么,非要搞得這么雞飛狗跳,枕戈待旦的,再說沒準兒同僚們壓根也沒你這種能耐,憑實力干不過你,但提拔的時候又要跟你打擂臺,那怎么辦?只能踩你。他們踩著你心里還不忿兒呢:就顯得你牛逼。劇里趙公子不也說過嘛:京州不允許有這么牛逼的人存在。
還有呢,就是小錯誤了。做一個浩大的工程,你需要溝通各方關系,林林總總一大堆事兒,即便左右逢源,依然焦頭爛額。怎么快捷呢?你手里有權啊,“好,你財政局2000萬,你維穩(wěn)辦1000萬,剩下的光明區(qū)包圓兒吧”,快刀斬亂麻,事兒就順暢多了。但這違規(guī)啊,下面人不敢造次的也就罷了,萬一有一個造次的,公對公的論,你就是違紀。
一位同行曾在一家報館實習,比較詳盡地了解過山東省泰安市原市委書記胡建學的事情。胡建學是泰安人民心中揮之不去的痛。原因很簡單,上世紀90年代初,胡建學主政泰安期間,做了很多方便老百姓的好事實事,但因為受賄,其實主要是收了一些股票,總價值不到100萬,最后被泰安市的“包青天”檢察長公丕漢給扳倒了,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
且不說量刑輕重的問題。泰安的老百姓是怎么評價胡建學呢?
李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