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李 克 強總理首提“健康中國”概念,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再到近日李 克 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在國家頻頻對健康產業做出政策規劃的背景下,巨大的政策紅利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剛性需求爆發無疑將推動健康產業成為繼互聯網產業之后的下一個風口。馬云甚至斷言,超過我的一定在健康產業。
因此,國內資本紛紛涌向健康產業:馬云進軍大健康(愛基,凈值,資訊)領域,建立了阿里健康,支付寶不斷切入醫保領域;雷軍打造了身體健康監測的小米手環、小米體重計,探索大健康數據;騰訊醫療投資版圖逐漸擴大,從互聯網醫療到整合執業醫生資源;華為合作醫療機構為其提供設備和解決方案;面板冠軍京東方將大健康列為公司三大產業之一;傳統醫療企業不斷追求最前沿的醫療技術、研發更多的創新藥物,更加速加碼海外市場,在國內外市場上尋找優質大健康資源標的。
可以看出,從2016年伊始,越來越多知名公司涉足或者加大深耕大健康產業,但由于行業技術壁壘以及政策監管的限制,這些跨界企業側重的領域更多是在健康產業的邊緣地帶,如健康大數據、健康支付、互聯網醫療平臺建設等,并沒有在傳統醫療行業內發力??梢灶A見,健康產業競爭最激烈的市場,肯定在這些壁壘并不深厚的健康產業邊緣地帶。
而一家老牌港股房地產企業——漢港控股則另辟蹊徑,在壁壘更加深厚的藥品檢測和干細胞產業布局,成立第三方獨立藥品檢測實驗室——浙江美測藥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正在籌備布局干細胞全產業鏈。不管是藥品檢測,還是干細胞研究,直指傳統醫療的核心,恰恰避開了多數企業能轉型的健康業務,而是深耕競爭并沒有那么更加激烈的核心業務,必將成為傳統健康產業的一支新興力量。
在醫藥檢測,尤其是出口藥品檢測服務方面,國內醫藥企業面臨的FDA認證困境。一方面,中國現行的GMP標準與歐美國家的CGMP標準有著明顯的差異,國內醫藥企業面臨FDA認證耗時長、成本高、通過率低等問題。另一方面,2010年至2015年,中國醫藥(24.10 +0.75%,買入)出口總額雖然還是保持上升態勢,但出口增速由2011年高峰時的34.9%下降到2015年的2.7%,2016年上半年則負增長2.96%,醫藥出口轉型升級(愛基,凈值,資訊)迫在眉睫。因此,出口藥品檢測成為制約我國藥品出口的一個瓶頸。
漢港控股成立的獨立第三方檢測服務機構則是依托已經在美國藥品檢測行業耕耘近30年的IPS,雙方共同在中國打造一家權威的獨立第三方藥品檢測實驗室。IPS實驗室擁有和FDA、USP實驗室等同的資質,并是兩大權威機構優選出的戰略合作伙伴。全球大的20家制藥廠中的18家以及全球大的10家生物制藥廠中的8家是IPS的日??蛻?。與IPS合作,使浙江美測藥品科技有限公司一成立就具備天生優勢,如深諳美國市場準入規范和程序,能夠提供全面的藥品檢測項目,能夠提供達到FDA要求的數據,為企業提供生產技術與管理咨詢服務。
在干細胞產業方面,漢港控股主要合作對象為金時代生物技術和廣西婦保院。金時代是由國內外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知名科學家和生物產業企業家共同投資組建的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承擔了國家科技部 “十二五”高技術 “863計劃”項目的“國家組織工程種子細胞庫”建設和運營。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歷經5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廣西婦幼保健院、廣西婦產醫院、 廣西兒童醫院、廣西出生缺陷預防控制研究所三院一所兩院區的格局。與這兩家企業合作,使漢港控股在干細胞采集、存儲、研發、臨床應用等方面儲備了力量,為其全產業鏈的布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定下明確目標: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到2030年達16萬億。毫無疑問,搶先布局健康產業的核心業務,并成為其中稀缺資源,這為漢港控股未來在萬億市場的競爭中具備了巨大優勢。有分析人士認為,漢港控股在健康產業潛力更加巨大、技術壁壘更深的細分產業發力,必將從眾多轉型健康產業的大軍中脫穎而出,成為健康產業的生力軍,并從中獲得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