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幾年的快速增長,內地珠寶零售市場出現疲軟勢頭。2017 財年上半年,香港四大珠寶品牌業績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然而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的珠寶首飾市場需求仍然很大,“電商+定制”的新模式將領跑下一輪增長。
時過境遷,傳統珠寶銷售模式顯露頹勢
近年來我國珠寶首飾零售行業呈現了高速發展的態勢,2009-2014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15.63%,2015 年中國珠寶產品零售消費總額超過5,500億元。但過去一年傳統珠寶行業的日子并不好過:結束了30多年的高增長期,一頭扎進了產能過剩、品牌同質化嚴重的尷尬期。連眾多珠寶巨頭也因實體店經營成本高、銷量下滑,紛紛選擇關店以減少損失。
傳統珠寶行業的疲態以香港珠寶零售商最為明顯。2017 年第一季度,周大福營業收入、毛利潤、主營業務利潤等各項指標均大跌,創上市5年來最差業績。而在之前周大福公布的一季度財報中,周大福內地銷售同店下滑 17%,香港和澳門則下滑20%。作為香港珠寶商“老大”,周大福的境遇是整個香港珠寶商頹態的縮影。同期,謝瑞麟、周生生和六福3家珠寶企業的業績均出現下滑。

有業內人士指出,周大福近90%的門店開在內地。但內地零售環境在互聯網出現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周大福等老牌港資企業受到電商不小的沖擊。此外,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符號的弱化,亦讓周大福深 受影響。由于香港四大珠寶品牌的黃金業務采取的是傳統的“金鋪”模式,即通過賺取黃金差價與附加值獲得盈利。在這一銷售模式下,以黃金業務為主的珠寶商極 易遭受黃金走勢的影響。
一枝獨秀,珠寶電商平臺展露遠大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蕭條的大環境中,珠寶電商的價值更加凸顯。有調查顯示,2014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額達2.8萬億,同比增長48.7%。近三年來,黃金珠寶線上銷售額更以每年100%的速度持續增長,前文提到的周大福,在2017財年上半年唯一增長的就是電子商務業務,同比上升22.5%。
激烈競爭和高速增長往往意味著龐大的潛在市場。中國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銷售數據顯示,近幾年黃金珠寶品類的電商滲透率均不足5%。從2009年到2015年,雖然我國的珠寶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在不斷擴大,銷售額基本呈逐年上漲趨勢,但是,珠寶電商銷售額在整個珠寶行業的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對于珠寶電商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是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想要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有更多新穎的營銷模式和方法。
引領潮頭,金貓銀貓CSmall深耕“電商+定制”

珠寶依托‘互聯網+’發展前景看好,但目前大部分珠寶在‘互聯網+’方面的嘗試僅限于渠道和營銷模式,珠寶行業如何借力’互聯網+’整合資源才是新的思考重點。
在這一方面,金貓銀貓CSmall的嘗試值得借鑒。作為專業的珠寶多品牌集合垂直類目商城,金貓銀貓CSmall專注于打造優質的珠寶類垂直電商,商品包括銀飾、黃金、鉆石、珍珠、翡翠、投資禮品等,還在全國開設“金貓銀貓CSmall體驗店”,以O2O運營的方式將線上線下結合。
另一方面,針對當今80、90后消費群體的異軍突起。金貓銀貓CSmall抓住他們更個性化和時尚化的需求,推出來了多重定制珠寶首飾的服務。金貓銀貓CSmall的線上官方商城和線下體驗店都有提供珠寶個性化定制服務。服務包括DIY定制、設計師定制和無二定制這三個方向,力圖在不同方面最大化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需求。
業內人士指出,在行業變革、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這種新模式或許將成為下一輪增長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