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電子商務市場十分龐大,根據日本經貿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日本國內B2C市場就達到了1120億美元的銷售額。在日本最著名的電商平臺就是Rakuten樂天和Yahoo雅虎電商,但是僅依靠這兩個電商是不可能達到如此之大的交易額的。在日本還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電商正在日漸起色,以下是日本一些在世界范圍內不是很出名的網站,供大家了解日本的電商現狀。

1.Origami

Origami自我標榜是一家純粹的移動電商,希望顛覆傳統的PC端電商。用戶可以在Origami上關注自己喜歡的品牌,他們將會收到品牌的任何新動態。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簽到來分享自己的購物體驗,用戶在品牌實體店的簽到行為也能夠幫品牌做到傳播的作用。
Origami在2013年獲得了500萬美元的投資,投資方是KDDI和Digital Advertising Consortium。據了解,Origami還曾經獲得2013年最佳APP商店的稱號。
2.Sumally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Sumally是一家社交類型的C2C電商,用戶可以在上面創建商品清單,包括自己的心愿清單和出售清單等。類似社交應用Pinterest,用戶之間可以看到彼此的清單然后制定自己的出售和購買計劃,并且還打通了FB和Twitter等賬號。
截止到2014年4月,Sumally已經擁有了40萬注冊用戶,展示的商品超過13.5萬件。此外,商家還可以根據用戶的清單來判斷用戶的喜好等。
3.iQon

iQon是一款穿衣應用,用戶可以利用它來試穿各種服裝,然后iQon會生成相應的試穿效果,用戶可以根據這個效果來確定要不要買這件商品。iQon同樣也擁有社交元素,用戶可以關注上面的品牌商,如果喜歡某種商品還可以直接購買。
iQon的聯合創始人Yuki Kanayama表示,目前iQon的65萬注冊用戶已經總共消費了10萬美元,客單價基本都在100美元左右。2011年時,iQon曾得到來自Itochu Technology Ventures和GMO等投資商的44萬美元投資。
4.Muse&Co

Muse&Co是一家會員制的閃購網站,目標消費者是年輕的職業女性。目前網站銷售1000多個品牌的2600多件商品,很多都是以1折的低價銷售。這個網站銷售的品牌包括Marc Jacobs、Coach和Jill Stuart等,定位比較高端。Muse&Co上參加閃購的商品會持續銷售的時間,由賣家決定。目前Muse&Co總共獲得了35萬美元的投資。
5.Locondo

Locondo主要銷售鞋類商品,2013年Locondo的500萬美元的銷售額有70%源于鞋類銷售,此外箱包占了20%,服裝占10%。為了保證用戶買到的鞋碼合適,Locondo每次送貨都會送3個不同尺碼的鞋。用戶在收到鞋后30天之內,選好適合自己的鞋碼,然后將其他兩雙鞋退給Locondo。僅在2013年,Locondo就配送了超過60萬雙鞋。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Locondo最初由德國電商孵化器Rocket Internet成立,總共得到過62萬美元的投資。
6.Mercari

在日本也有二手商品電商,Mercari就是日本有名的跳蚤市場。Mercari的CEOShintaro Yamada透露,Mercari每天都會有10000件商品刊登出來,目前網站上總共有10萬多件二手商品在售。Yamada還透露,網站上銷售的商品有一半以上都是女性使用的商品,可以判定Mercari的用戶有一半以上都是年輕的女性,由職業女性和時尚女性、年輕母親等群體構成。
今年3月份,Mercari剛剛得到了Global Brain、Globis Capital Partners和Itochu Technology Ventures等投資商的140萬美元投資。
7.Monoco

Monoco是日本有名的海淘網站,日本的用戶可以在Monoco買到來自40多個國家的服裝和日用品等。Monoco與商品的設計師也建立了聯系,可以保證消費者在Monoco能買到一些獨特的設計師商品,不會與其他地方購買的商品重復。這也導致了Monoco上的商品庫存量都比較低,所以有時候用戶需要等幾個星期才能收到自己訂購的商品。此外,Monoco的注冊會員還能拿到一些促銷商品。
8.Oh My Glasses

除了多品類的電商平臺,日本還有Oh My Glasses(縮寫為OMG)這樣的單品類網站,它主要銷售的是時尚眼鏡。OMG與1000多家線下眼鏡店建立了聯系,提供400多個品牌的20000多款眼鏡,其中還有OMG自己設計的品牌。
用戶可以在線上預訂,只需要給出自己的眼鏡度數,OMG就會在做好眼鏡之后進行免費配送。如果眼鏡度數不合適的話,消費者可以在5天之內進行免費退貨。近期OMG剛剛獲得了107萬美元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