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李果是什么?藍莓李果是什么水果?最近老人孩子都喜歡吃的藍莓李果相當火,它入口酸甜清爽,很多人在問藍莓李果和藍莓是一樣的嗎?其實藍莓李果只是和藍莓長的很像,但是伊犁藍莓李果與藍莓不搭界的,下面Mshihsang小編把藍莓李果和藍莓的區別給大家做詳細介紹。

藍莓李果和藍莓的區別:
藍莓李果的配料是用李子、白砂糖、食用鹽、甘草制作而成的,伊犁藍莓李果與藍莓不搭界,其實就是楊梅里面有核。真正的藍莓沒核但有籽,很小,吃的時候你基本感覺不到。
所以其實就是梅子的果脯,知識因為它像李子一樣大得名。

藍莓李果是什么
配料表:李子、白砂糖、食用鹽、甘草
儲藏方法:請勿置于陽光直射及高溫、潮濕處,室溫下保存。
保質期:365天
食品添加劑:甜蜜素、糖精鈉、檸檬酸、山梨酸鉀、苯甲酸鈉、亮藍、胭脂紅、莧菜紅、檸檬黃、日落黃、焦亞硫酸鈉、食用香

藍莓李果特點:
1、細摘選:新鮮采摘,果農細心栽培,挑選完好鮮果,果肉飽滿。
2、好口感:味蕾享受,酸甜滋味,美味可口,帶給您清香的味覺體驗。
3、重品質:放心品鑒,嚴格把控每道生產工序,經過國家食品安全QS認證。

藍莓是什么:
藍莓的外層包裹著一層白色的果粉,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果。另外,藍莓的營養價值超高,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藍莓中的多種營養物質有防治各種疾病的作用,如抗癌、治療心血管疾病等。
藍莓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藍莓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它的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幾十倍以上,因此有“漿果之王”的美稱。而且藍莓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高于一般水果。此外,藍莓還含有常規的糖類、酸類、維生素A、維生素C及各類礦物元素等各種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藍莓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具有一定藥用價值,常食用藍莓能夠起到保護眼睛、預防癌癥等作用。
所以從上可以看出藍莓李果和藍莓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兩者的區別還是蠻大的,只是二者長的有點像而已。
相關消息:
有列車推銷"新疆特產藍莓李果" 專家:沒這種植物
前段時間,高鐵在售的盒飯引起了公眾熱議。不少消費者對高鐵盒飯的保質期過長、定價太高、不主動提供平價產品等提出質疑。鐵路部門隨后表示,將加快市場化,引入互聯網+,搭建高鐵餐飲供應信息服務平臺,明碼標價、供旅客自主選擇,形成公平開放的高鐵餐飲市場。
“高鐵盒飯”背后的鐵路飲食值得深入關注。根據網上投訴線索,新京報記者發現,部分列車上多以緩解眼疲勞、益智補腦的名義出售一款新疆特產的“藍莓李果”。但農林專家則表示,新疆地區并沒有“藍莓李果”植物品種,藍莓與李屬不同植物科屬,理論上幾無成功嫁接的可能性,目前也沒有嫁接成功的先例。律師也認為,這種“藍莓李果”屬虛構事實,涉嫌誤導消費者。
此外,鐵路餐飲中的食品質量問題也不容忽視。專家認為,鐵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對檢查中屢發的頑癥,結合衛生行政處罰予以督促整改。
“藍莓李果”被宣傳為新疆特產
“回學校的火車上經常有售賣藍莓李果,說是新疆產的。”小余在山東上大學,經常乘坐從伊寧始發的火車,她告訴新京報記者,直到發現該商品內部小包裝的產品配料標注為“李果、藍莓濃縮汁”后,才感覺被欺騙了。
這種情況在列車上并不鮮見。郭先生在乘坐廣州至天津的列車時也遇到過這種產品,但“車上賣的藍莓李果并不是新鮮的,而是類似話梅的干果,也沒有列車員所說的防病治病的功效。”
新京報記者日前乘坐C2031次京津城際列車探訪。9時50分左右,一位列車乘務員推著售賣車在車廂中售賣藍莓李果,介紹這是新品種新疆特產“藍莓李果”,“現在人經常看手機,吃這對緩解眼疲勞有幫助。”
記者發現,這款“達建園”牌的藍莓李果,每包凈含量408克售價28元,外部大包裝的配料上標注為“藍莓李果(嫁接)”,而里面的小包裝袋上則寫的是李果、藍莓濃縮汁。詢問列車員究竟是藍莓還是李果,對方表示不清楚。
進一步調查發現,列車上的“藍莓李果”在天貓商城也有很多商家售賣,不少產品被標注上醒目的“列車同款”,其中“達建園”牌408克藍莓李果為16.8元。一家“吃貨新疆特產實體批發店”店鋪在產品圖文詳解介紹,此款藍莓為伊犁藍莓李果,產自新疆伊犁,并非東北無核藍莓。
店鋪“禹皇果業”客服人員稱,該店所銷售的五六種“藍莓李果”,大部分是“火車同款”,“不同線路有不同的產品廠家,所以包裝不一樣。”
事實上,列車上的“藍莓李果”曾被包裝為多個省份的地方特產。有列車售貨員告訴新京報記者,之前賣的“藍莓李果”是云南特產,如今是“新疆特產”。而且這種普通食品常常被宣傳有保健功效,“藍莓李果”就被冠以益智補腦、美容養顏的名義出售。
專家稱并不存在“藍莓李果”這種植物
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火車上銷售的“藍莓李果”生產商中,主要為揭西縣盛華園食品廠、烏魯木齊果滿天山食品有限公司。
撥打揭西縣盛華園食品廠產品包裝上的數個聯系電話,對方均表示不了解情況,匆匆掛了電話。烏魯木齊果滿天山食品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員則稱,藍莓李果是新疆特產,是李子在藍莓上嫁接的品種。
4月27日,12306鐵路客服告訴記者,“如果是‘藍莓李果’就表明不是純藍莓。”
對此,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趙世偉總工程師解釋,藍莓是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李是薔薇科李亞科李屬植物,“兩種植物為不同科屬,理論上是不可能嫁接成功的,目前國內也沒有成功的先例。”
新疆林業科學院經濟林育種專家張東亞研究員也介紹,新疆并沒有“藍莓李果”這種植物,全國范圍內也沒有相關物種,“藍莓與李不可能嫁接成功,嫁接成功也不應稱為 藍莓李果 ,李枝嫁接在藍莓樹上,結的果也是李子。”
記者發現,面對乘客質疑,部分鐵路線路銷售的“藍莓李果”已更名為“藍莓味李果”,但新疆特產“藍莓李果”依舊大行其道。
律師:產品標簽涉嫌誤導消費者可要求賠償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常莎律師認為,該產品用藍莓圖片及中文“藍莓李果”標注在包裝明顯處,使消費者認定是藍莓,但實際產品配料是李子,明顯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根據《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食品標識的內容應真實準確、通俗易懂、科學合法。”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邱寶昌律師認為,按規定,食品名稱應當表明食品的真實屬性,應當采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的名稱。
他表示,藍莓李果是虛構事實,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鐵路餐飲需規范治理
鐵路餐飲還存在食品質量問題。新京報記者查閱發現,2014年12月3日-4日,廣州動車組鐵路餐飲服務有限公司連續向餐飲供應商和本公司做出的兩份《關于停業整頓的通知函》,稱和本公司長沙供應基地自2014年8月至11月連續出現餐盒主料包品質抽檢不合格事件,多次在長沙至北京的部分高鐵列車餐食出現煙頭、頭發、鐵片等異物。
按照《鐵路運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鐵路站車及餐車食品銷售應實行統一采購、統一進貨制度等,鐵路運營中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同時,對于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由鐵路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蘭州鐵路衛生監督所副主任醫師劉曉峰曾刊文指出,2013年間蘭州鐵路局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專項檢查中,發現部分鐵路段存在餐車后廚食品交叉污染現象;餐料供應清單不合規范等問題。
他建議,鐵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對檢查中屢發的頑癥,要結合衛生行政處罰予以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