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種下的種子,三年的培養,就等待明后天這個偉大的日子。話說每年的高考都安排在6月7、8號,為什么一定是這兩天呢?下面Mshishang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下高考時間為什么定在6月7-8日。

高考時間的演變
高考制度的創建是在1952年,時間在每年的8月15日到17日。而在1977年恢復高考,首次考試時間則是12月10日;到1978年調整到7月20-22日,之后1979年-2002年基本是在7月7-9日(1983除外)。從2003年開始,高考時間就提到6月7-8日,一直沿用至今。
高考7月為何不可行
當初將高考時間安排在7月其實很受爭議,畢竟7月的天氣實在是太熱了。考生處于火爐之中會極大的影響發揮,而老師在火爐之中閱卷,也會影響到公正。另外就是每年7月份其實南北的天氣都不好,北方抗旱、南方抗臺風,天氣熱再加上洪澇的頻發,實在是不方便考試,也無心考試。

高考時間提前到6月
在1999年全國政協委員會王翔在兩會中提交了《關于高考日期適當提前的建議案》,于是從2003年開始,高考提前到6月7-8日。提前到6月,這個時候氣溫非常適宜,雖說溫度也較高,但是相對7月絕對是適宜的。而且6月的天氣也較為穩定,不管是干旱、臺風還是洪澇,幾率都比較小。
民間流傳的好意頭
而關于6月7-8日,更多的流傳則是因為其諧音“錄取吧”,而且是順子,寓意就是考生們都能考試順利,成功被錄取。

那么就先預祝所有的考生:萬事順利,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