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備受關注的一件事,就是關于洗澡的問題,不少人都認為是睡覺之前洗洗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放松心情、解解乏,而還有很多朋友說:睡覺之前不能洗澡,不然會影響睡眠!孰是孰非?這到底哪個是真的呢?
睡覺之前,到底能不能洗澡呢?
臨睡前任何使人體溫度升高的活動,都可能影響人們正常入睡。因為只有當人體體溫降到特定溫度時,才會安然入睡。這看上去好像和讓人們睡覺前泡澡有些出入,實則不是:洗澡可以使人心態放松,洗完擦干,能加速身體“冷卻”,使身體開始釋放出比人們在洗澡中所獲得的更多熱量,釋放得越多, 進入睡眠就越深。
提前一兩個小時洗澡,或者在飯后1個半小時也可以。37攝氏度至39攝氏度的水溫對身體刺激較小,放松身心的作用也最好。
洗澡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1、溫度不宜過高
不管是在炎熱的夏天還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澡水的溫度不宜過高,洗澡水溫度太高,會造成皮膚脫水,可能會發生昏厥,而且對皮膚不好,會傷害皮膚,一般情況下水溫在37度左右為宜。
2、莫圖干凈使勁兒搓
皮膚表面的角質層、脂質膜共同構成了皮膚的屏障保護層,不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損害,還能防止體內營養物質尤其是水分的喪失。使勁兒用搓澡巾搓就會破壞這層保護膜。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膚能聽見吱吱的聲音,就說明搓洗過度了。
建議勤洗澡,而不是“攢著洗,用力搓”,可用柔軟的海綿蘸沐浴露輕輕擦洗,只在肘部、膝蓋等角質層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3、莫從頭洗到腳
正確的洗澡順序應該是:洗臉→洗身→洗頭。這是因為,熱氣會使毛孔擴張,先洗臉可避免污物阻塞毛孔。洗臉的方向應由鼻子為中心向外圈清洗。洗身時,應先從遠離心臟的四肢開始,如果是冬天,應先用熱水將雙腳沖熱。
剛進入浴室時,血液會集中在頭部,如果馬上洗頭,可能導致頭部血流不暢,誘發腦血管疾病。
4、不要洗完澡立刻睡覺
雖然洗澡能改善睡眠,但是洗澡后不宜馬上睡覺。因為洗完澡體溫會升高,不利于幫助睡眠的激素“褪黑素”分泌。最好把洗澡時間安排在睡前1-2小時。洗過澡后,可以做個補水面膜,或者聽聽輕音樂,一切歸于平復之后再安心入睡。
同時需要注意,洗澡后一定要將頭發吹干再睡覺,若枕著未干的頭發睡覺,不但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還很容易頭疼。
5、泡澡時間不要過長
有的人喜歡泡澡,甚至泡在浴缸里聽音樂。但是泡澡時間過長不利健康。因為泡澡時間過長,容易使人疲勞,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嚴重者,會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因此洗盆浴的話,20分鐘就可以了。
6、運動后不宜馬上洗澡
運動后身體需要散發熱量,毛細血管擴張,如果這時候用涼水洗澡會讓毛細血管突然縮小,對身體不好,運動后也不能洗熱水澡,會造成大腦缺氧。
7、醉酒后不宜洗澡
醉酒后不宜馬上洗澡,首先酒后洗澡容易摔倒,而且酒精發作起來暈在廁所,而熱水不斷流,容易造成窒息,其次酒后身體發熱需要排除熱量,洗澡后身體涼爽了,但是熱量沒排出去,會加重醉酒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