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核時尚力 打造新動能
6月28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主辦,中國國際貿促會浙江分會、嘉興市人民政府、海寧市人民政府承辦,浙江省皮革行業協會、海寧皮革產業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等協辦的第二十四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暨“一帶一路”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在海寧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是國內皮革時尚產業歷史最久、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博覽會。本屆博覽會以“聚核”為主題,期間將舉行海寧時尚產業升級發布會,2017/18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服裝流行趨勢發布,第十屆中國皮革時尚周,2017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第二十屆“真皮標志杯”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服裝設計大賽決賽,2017國際設計師高峰論壇暨中國皮革協會皮衣專業委員會年會等一系列活動。
據悉,在海寧市積極打造時尚潮城、海寧皮革城全力打造“長三角”最大、全國最好時尚產業市場的背景下,本屆海寧皮博會進一步向實用型、平臺型、時尚型升級,奏響了引領中國皮革時尚產業向時裝擴容升級以及搶抓“一帶一路”布局機遇的“集結號”,也吸引了國內外更多的政府和行業組織領導、知名企業家、設計師、時尚買手、專家學者云集海寧,規模和影響力將再創新高。

海寧中國皮革城董事長張月明在第二十四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暨“一帶一路”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開幕式上致辭。
聚核時尚力:大時裝戰略水到渠成
6月28日下午舉行的海寧時尚產業升級發布會是本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最大看點之一。在發布會上,海寧中國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月明作題為《時裝,海寧的又一個黃金20年》的主題演講,對海寧時尚產業戰略升級的背景、優勢、雄心和藍圖規劃進行解讀。發布會還圍繞海寧皮革城G座時裝批發中心、國際面輔料中心、海寧時尚創業園等時裝產業平臺進行詳細介紹。
張月明表示,皮革、裘皮服裝是時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幾十年積淀特別23年來海寧皮革城的引領和推動,海寧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皮革服裝行業最大的設計創意、生產加工、時尚展示、品牌孵化、產品營銷基地。多年來,海寧時尚產業與北京服裝學院、清華美院、中國美院、浙江理工大學等國內外十多個服裝設計院系的深度合作已有多年。一些率先向時裝擴容的皮革品牌也已經開花結果,涌現了以安正時尚為代表的A股上市公司。一些扎根海寧的專業設計公司不僅在皮革時尚界如魚得水,還受到周邊服裝產業基地的青睞。
隨著北京、杭州、廣州等大城市調整城市功能,服裝產業的生產、批發環節正在向國內其他的產業集群轉移。進一步向時裝擴容,打造涵蓋四季消費的大時裝產業已經成為海寧市委市政府和業界的共識。而產業基礎扎實、區位優勢突出的海寧在創意設計、原輔料供應、生產制作、展會走秀、批發零售等方面展示出來的實力也被廣為關注,深圳、廣州、北京、杭州等時裝產業基地專門組團前來考察。
記者還注意到,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的“支持單位”名單上除了已經連續參與十年的中國服裝協會,今年又增加了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這無疑體現了業界對海寧時裝產業聚核升級戰略的認可和支持。
“產業有基礎、時尚有積淀、企業有需求、消費有市場、政府有決策——這些大背景組合起來,也就成為海寧發展時尚產業的天時、地利、人和。可以說,現在海寧皮裝向大時裝擴容和升級已經是水到渠成,同時也時不我待。”張月明這樣說道。

第二十四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暨“一帶一路”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隆重開幕。
聚核市場力:專業觀眾和買手將近7萬人次
6月28日至7月3日,作為第二十四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王牌”項目的第十屆中國皮革時尚周和2017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同期舉行。
創辦于2008年的中國皮革時尚周是目前國內唯一面向皮革、裘皮服裝及皮革制品的高端專業時尚秀。經過十年的努力和推廣,已成為中國皮革行業最具影響力的高端時尚活動。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啟動于2015年,初衷是作為當時已經人氣爆棚的海寧中國時尚周的聯動項目,形成“看秀+訂貨”的專屬商業模式,當年6600多平方米的展示暨訂貨區受到廠家和訂貨商的熱情追捧,2016年服裝展面積擴大了一倍,今年面積再次翻番。
據悉,第十屆中國皮革時尚周和2017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不僅迎來了思齊之家、亨帝詩、紫貂夫人、華雁等知名皮裝、裘皮企業以及寶鼎、海濤設計等設計公司(設計師),而且來自美國、意大利、土耳其、香港、北京、深圳、海寧、辛集、佟二堡、桐鄉、余姚等地的“超級展團”也將為專業觀眾和買手帶來驚喜。
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原創力量使得今年的市場新潮涌動:時尚周和服裝展在往年以皮革、裘皮、羊絨服裝為主的基礎上又有新突破,不少品牌帶來了全系列的時裝新款;設計型企業比往年進一步增加,設計理念、主題風格、面料材質、工藝制造等方面的全面創新展示了“設計+”給時尚產業帶來的無窮活力;多家企業還把柔性快速反應生產、個性化定制等新方式融入生產運作中并在服裝展上進行成衣展示;芭歐等近年來崛起于網絡市場的年輕品牌舉行線下發布秀,期待通過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吸引更多的“粉絲”。
記者了解到,第十屆中國皮革時尚周的16場走秀活動將展示2000個以上包括皮革、裘皮在內的時裝新款,可接納1.6萬人次的專業觀眾。而2017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組委會在一樓基礎上新開辟二樓展區和廣場展區,共設五大展館,100多家企業(展團)的上萬個新款參展。
“時尚周抓住了創意設計的源頭,服裝展拓寬了營銷的通路。兩個活動聯動可以說是抓住了‘微笑曲線’的兩端,大大激發了市場的力量。”海寧中國皮革城董事長張月明說道。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左二)、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左一)、海寧市委書記朱建軍(右一)等領導親臨“一帶一路”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現場。
聚核朋友圈:國際合作再上臺階
海寧時尚產業的國際合作由來已久,特別是近年來,海寧與俄羅斯、土耳其、意大利、法國、北美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合作更是呈現更高、更快、更強的趨勢。抓住“一帶一路”機遇借梯登高、借船出海、進一步提高海寧時尚產業的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這也是本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聚核”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悉,在第十屆中國皮革時尚周期間,人們既能欣賞到意大利品牌的聯合新款秀,還能盡情領略來自日本、韓國的時尚新理念。2017海寧中國皮革、裘皮服裝展除了迎來美國、意大利、土耳其等國際展團,香港展團更是不僅安排了1500平方米的特裝區,而且還將重磅推出2場品牌秀和1場聯合秀,充分展示國際皮草最前沿流行趨勢。
在6月28日舉行的2017/18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服裝流行趨勢發布暨第二十四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頒獎盛典上,哥本哈根皮草、北美傳奇等全球皮毛拍賣“四大豪門”以及北美裘皮協會等國外行業組織負責人將出席,其中北美裘皮協會還將合作參與流行趨勢發布。據悉,這些國際行業“大咖”還將出席7月3日的第十屆中國皮革時尚周閉幕秀2017中國皮革裘皮年度頒獎盛典。
全球最大毛皮拍賣行——哥本哈根皮草與海寧的深度合作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這位中國時尚界的老朋友今年又有新舉措:將贊助第二十屆“真皮標志杯”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服裝設計大賽的金獎獲得者赴其丹麥總部設計中心參加為期一周的免費培訓。
6月28日的2017國際設計師高峰論壇暨中國皮革協會皮衣專業委員會年會上,意大利柏麗慕達學院和英國在線時尚預測和潮流趨勢分析服務商WGSN都將派講師到場分享——前者是全球四大頂級時裝設計名校之一,后者則是全球權威的趨勢預測機構。
張月明告訴記者,海寧時尚產業近年來的國際合作除了為阿瑪尼等國際大牌貼牌生產,還廣泛深入到了人才引進及培養、設計創意、原輔料供應等產業鏈源頭,已經有不少國際廠商和設計機構派員在海寧長駐。意大利柏麗慕達學院則計劃在海寧開設分院。
“時尚產業的提檔升級離不開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為海寧時尚產業更高水平地融入國際時尚圈提供了機遇。不斷擴大的朋友圈不但夯實了海寧作為皮革時尚高地的地位,而且還將為海寧時裝產業聚核升級戰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他這樣表示。
聚核原創力:“設計+”戰略不停步
在皮博會組委會采訪了解參加本屆海寧中國皮革博覽會的“智慧供應商”時,記者既看到了意大利柏麗慕達學院等新朋友,也毫無懸念地再次看到了北京服裝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國內外老朋友的名字。
據悉,作為中國皮革裘皮服裝流行趨勢和設計趨勢最高水準的代表,6月28日的2017/18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服裝流行趨勢發布由海寧中國皮革城聯合中國美院以及北美裘皮協會共同策劃和執行。本次流行趨勢發布充分詮釋了“現代科技”、“傳統工藝”、“文化積淀”的不同語言,又將三者充分融合,迸發出全新的設計火花。
而中國皮革、裘皮行業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大賽——“真皮標志杯”中國國際皮革裘皮服裝設計大賽至今年已經在海寧連續舉辦了20屆,被業內稱為“離不開海寧的創意設計全運會”。
據悉,第二十屆“真皮標志杯”設計大賽以“新生”為主題,目前入圍的30幅作品已經制作成實體服裝,并于6月27日在海寧以動態展示方式進行決賽并頒獎。本屆大賽主要參賽對象為各類服裝院系師生和年輕設計師,參賽作品則創新使用了線條拼接、結合長短毛的設計元素,融合當下最流行的數碼印花與皮料相結合達到視覺上的精彩碰撞。而海寧作為大賽的舉辦地,也捷足先登將其中很多獲獎選手吸納進了海寧時尚產業,為“設計+”戰略不斷積蓄新生力量。
記者還了解到,設計公司軍團集體亮相也是本屆皮博會一大亮點,這些設計師來自于皮革城品牌風尚中心,其中包括寶鼎、尚谷傳祺、海濤等原創設計師品牌,以及勾繪、匠藝等優秀設計師品牌。海寧皮革城一直高度重視設計人才的引進和培育。2011年底,皮革城品牌風尚中心被評為“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經過多年培育,截至今年5月擁有自主品牌、自主設計能力的設計企業(工作室)105家,擁有專職設計人員616人,已培育省級優秀工業設計企業2家、嘉興市及海寧市級優秀工業設計企業(設計中心)16家。各設計企業、工作室實現設計服務收入累計達到6.83億元,設計成果轉化產值累計107億元,累計實現各項投入8003.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