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馬來西亞的華裔創造了歷史。
27歲的跳水老將張俊虹,為馬來西亞獲得了第一個世錦賽金牌,女子10米臺冠軍。她的對手,是來自中國的“雙保險”任茜、司雅杰。去年里約奧運會上,任茜、司雅杰分別獲得女子10米臺冠亞軍。而張俊虹此前的最好成績,是亞運會亞軍。
張俊虹是個完完全全的中國制造,她本人是華裔,祖籍廣東臺山。她的教練,從前北京隊教練周希洋,到現在的楊祝梁,都是中國人。出身中國隊,執教海外并且打敗中國人,楊祝梁已經不是中國跳水隊史上的第一個了。
一個華裔老將,中國產教練,解鎖中國的雙保險,中國“震驚”了。

2
獲得冠軍,張俊虹本人很意外。頒獎典禮上,她說“到現在都沒完全接受自己是冠軍”。
張俊虹現在大四,腰有傷。這次奪冠之前,她已經10年沒有參加單人跳臺的比賽了。這次參賽10米臺,是在賽前兩周才湊了一套單人動作。但她一下子打敗了國際10米臺最強的兩個人,媒體夸她是馬來西亞的希望,是李宗偉的接班人。
教練楊祝梁功不可沒。
楊祝梁原先是中國國家跳水隊教練,2001年開始執教馬來西亞跳水隊。他對馬來西亞貢獻巨大。因為他,跳水成了繼羽毛球之后,第二個能在奧運會上,為馬來西亞摘得獎牌的項目。馬來西亞跳水隊,僅次于中國,成了亞洲“老二”。

2001年楊祝梁到來之前,馬來西亞的各項跳水成績都是倒數第一。那會兒,馬來西亞全隊只有幾十個跳水運動員。整個跳水隊中,又只有8個人能夠做完5套完整的比賽動作,連參賽的運動服,都是臨時租借的。
楊祝梁十分不適應,比賽場上,“我們的隊員入水時有一點點轉體,結果裁判毫不猶豫地亮了零分。” 這跟他以前帶領中國隊時完全不同。中國隊是跳水強隊,每次比賽都是奔著冠軍去的。
3
楊祝梁去馬來西亞,跟領導的一句話有關。而事件的導火索,是他的弟子黃強發揮失誤。
黃強曾是田亮的搭檔,兩人曾一起奪得過1997和1999年世界杯男子雙人10米臺冠軍。他們也被看做是,最有希望參加2000悉尼奧運會的組合。
原先,7月初的名單中,兩人的名字都在。但9月份的最終名單中,黃強被胡佳取代,無緣奧運。
落選后的第二天,黃強就離開了國家隊。后來由于手部受傷,身高增長、體重增大,黃強選擇了跳板,并在2005年南京全運會摘得獎牌后退役。
4
這件事對楊祝梁打擊很大。他在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說,“那段時間我差點被逼成了神經病。后來有領導說:‘楊祝梁,以前是要實力、實干,但是奧運會資格是全方位的競爭,只會練是不行的。這話讓我學到了很多。’”
有一個金句叫“一句頂一萬句”,如果在這句話前面加個領導的定語,那就更深刻了。這種深刻顯然影響到了楊祝梁,影響到了他后來的選擇。
楊祝梁去了馬來西亞,他要把馬來西亞隊帶上世界冠軍領獎臺。在接受《金陵晚報》采訪時,他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中國,如果我把精力100%投入到業務,那叫愚蠢。但在馬來西亞或澳大利亞,我絕不需要請客送禮、打通關節,可以全心全意做事情”。
2006年,黃強也追隨他來到馬來西亞。隨后娶了馬來西亞姑娘,又加入了馬來西亞國籍。在馬來西亞國家隊內,通過選拔獲得奧運參賽資格。黃強也因此,成為中國跳水隊退役選手代表別國征戰奧運的第一人。
5
中國跳水隊里,最早來到馬來西亞執教的是劉繼容。
在中國跳水體系里,劉繼容堪稱伯樂。他是跳水皇后高敏的教練,在擔任四川省隊的教練時,他曾專程去自貢看望高敏,將高敏選入了四川省跳水隊。
也是因為他的建議,馬來西亞開始建立起跳水隊,完善跳水訓練場館。隨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馬來西亞,包括帶領出奧運冠軍陳若琳的任少芬。楊祝梁說,“我們用十來個人,撐起了馬來西亞跳水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地位。”
6
不僅是馬來,墨西哥也有來自中國的“跳水漂”。馬進的例子,跟楊祝梁們有些不同。這位來自北京的墨西哥跳水隊主教練,是在2003年被國家公派出國。
她用14年時間,在墨西哥安家,成了墨西哥跳水隊的著名功臣。她被總統接見,獲得墨西哥外交部授予外國人可獲得的最高獎項,“阿茲特克雄鷹”勛章。被墨西哥人稱為來自中國的“跳水媽媽”。
馬進是練跳水出身,曾獲得全國賽團體冠軍和女子三米板銅牌。20歲時,她便從北京跳水隊退役,并當起了北京隊的教練。2003年,中墨兩國簽署了個體育交流協議。主要內容就是,國家體育總局向墨西哥派出大量教練團,項目涵蓋跳水、游泳、體操、羽毛球、乒乓球等等。馬進就是其中一員。
7
初到墨西哥,馬進感覺到排擠與不被理解。
墨西哥的隊員和國內不一樣。馬進說,他們很有主見,不會輕易讓生活只有一件事存在。拿馬進后來最知名的明星隊員寶拉·埃斯皮諾薩來說,一開始,她就是典型的叛逆少女。經常頂撞教練,直接收拾東西,不打招呼就走。而墨西哥的教練和媒體,也對中國教練團提出了質疑。
我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描述的,馬進周末帶著隊里的小孩吃飯,看電影,還給他們找好學校培訓,和隊員的關系慢慢改善,成績也慢慢出來了。北京和倫敦奧運會上,寶拉在分別獲得銅牌和銀牌,她還成了2009年世界錦標賽的冠軍。2011年泛美運動會,墨西哥跳水隊奪得8枚金牌,實現包攬。
與馬來西亞相似的是,在墨西哥,跳水成為僅次于足球的,最受人們喜愛的體育項目。
8
奔走在海外的中國教練還有很多。留學美國,并在美國擁有自己跳水俱樂部的汕頭人李宏平,形容這種現象是“泛濫了”。
第一位在世界錦標賽上獲得獎牌的日本跳水選手寺內健,他的教練,是曾被譽為中國準“跳水皇后”的蘇薇。1998年,蘇薇加入日本國籍,改名為馬淵崇英。
英國跳水神童戴利,背后也有著兩位北京教練,陳文和李鵬。當時僅10歲的戴利,被陳文和李鵬重點栽培,2009年羅馬世錦賽,戴利擊敗中國的秋波,獲得了世錦賽男子單人十米臺的冠軍。他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說,他會把每個獎牌,分成三半,其中兩半就是給陳文和李鵬。
還有澳大利亞跳水隊主教練童輝,被稱為“澳洲跳水教父”。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他帶領著錢德勒·紐貝在女子10米跳臺上戰勝了中國名將勞麗詩,為澳大利亞奪得金牌。
這些“中國教練的海外兵團”的存在,打破了中國跳水的壟斷地位,并從中國隊手里,成功搶走了金牌。
9
作為中國的優勢項目,跳水隊也面臨著與乒乓球隊、羽毛球隊一樣的煩惱。日本乒乓新一代平野美宇,張本智和,還有郎平執教過的美國女排,這些由中國人自己制造的對手,都打敗過我們自己。
女子10米臺的金牌被張俊虹奪得后,中國跳水隊領隊周繼紅說,雖然司雅杰和任茜的分數距離冠軍相差不遠,但是“差距不是一點點”。
之前的上海游泳世錦賽跳水比賽中,面對記者所提問的,這是否是中國跳水隊的養狼計劃,周繼紅的回答是,“我們根本不敢‘養狼’,現在國際跳水項目上強手多著呢”。
10
那么,專業和努力帶給他們的是什么,或者說他們在國外過的怎樣呢?
如果說楊祝梁提到的,“在中國,如果我把精力100%投入到業務,那叫愚蠢”,僅僅是對比專業上所獲得的尊重。那么,馬進的例子,則提供了這樣一個樣本,雖然辛苦,但有尊重,有尊嚴,說話輕松,做成了自己。
馬進是墨西哥的形象大使,收獲了最高獎項的勛章,粉絲多,廣告多,地位和國內的劉翔、郭晶晶差不多。甚至,她還成了墨西哥總統府的常客,總統時常請她去家中做客,問些家常。

在2011年《大河報》的采訪中,馬進很滿意自己的狀態,她說:
“在國外,壓力畢竟不像國內那么大,約束也沒有那么多。事業的確很重要,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你知道,我不是那種為了拿成績整天都把弦繃得緊緊的,甚至24小時都要工作的人。我很享受現在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此之前,她把兒子接到了墨西哥,計劃讀大學,她說兒子喜歡打網球,享受運動。他們近10年,都沒有回國的打算。
本文授權轉載自有馬體育微信公眾號(ID:youmati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