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K是眾所周知的運動少女,修長的身材和優美的肌肉線條的讓她看起來健康又陽光,據說跑步是她從小最愛的運動項目之一。

辣媽的可兒在沙灘上跑步,旁邊是她的私人健身教練,一邊跟跑一邊做貼身指導。

對于女生來說,除了跑步姿勢優美外,裝備也很重要。Lindsay Arnold的這套蛇紋運動裝真的是很搶眼啊!

B寶是忠實的跑步愛好者,赤裸上身晨跑雖然有秀身材的嫌疑,但確實還蠻養眼。

英國女星Millie Mackintosh亮相慈善跑活動,又能健身又做慈善真的超有愛。

Ivanka Trump與老公結伴晨跑,簡單的舒適的情侶跑步裝束讓他們看起來浪漫又甜蜜。


陳意涵也是馬拉松常客,絕對稱得上專業水準,長年跑步讓35歲的她看起來如逆生長的少女。


她的好閨蜜張鈞甯也是跑步愛好者,隨便翻翻微博,就能看到很多跟跑步相關的內容。

隨著愛跑步的人越來越多,各種五花八門的跑步賽事也進行得如火如荼。除了傳統的全馬半馬之外,世界各地還會不時舉辦一些彩色跑、泡沫跑、等花樣跑馬比賽,讓跑步愛好者玩得不亦樂乎。

愛上跑步當然是件正能量好的事,但是關于跑步是否真的對身有百利而無一害,大家卻是各執一詞。很多人雖然認同跑步能瘦身減肥并提高身體素質,卻也同時會擔心跑步會對關節和骨骼造成害,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跑步膝”。傳說中“跑步膝”究竟是什么?所謂“跑步膝”,主要是指由于跑步、競走、騎行車等運動造成的膝蓋損傷。專業稱之為髂脛束綜合癥,常表現為膝關節附近、尤其是外側疼痛,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髂脛束的過度緊張所致,而膝蓋軟骨面磨損、軟化或裂化也會引發跑步膝。

只要跑步,就會變成“跑步膝”?當然不是!作為運動損傷中的一種,雖然“跑步膝“在跑步運動員中比較常見,但跑步膝和跑步并不是一個必然的因果關系。五個原因,“跑步膝”找上你

1.跑量太大:在沒有通過足夠訓練的情況下而盲目增加跑量,跑步的強度超過骨骼肌肉的承受能力,或是運動后恢復不夠,都會對膝關節而造成傷害。2.跑姿不對:找不到正確的發力方式和跑步姿勢,或受力方式有誤,是造成跑步膝的重要因素之一,像重心不穩、足外翻、膝蓋內扣等都會使關節受到沖擊并加重磨損。3.肌肉不足:肌肉的狀態對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影響極大,如果肌肉力量不足,尤其是腿部和臀部肌肉不夠,就不能穩定關節,運動自然容易損傷。4.鞋沒穿對:隨便穿雙休閑鞋就跑步?如果只是一兩百米或許ok,但是長距離跑就會對膝關節造成極大的傷害。5.體重過大: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可達到體重的7-10倍。體重較大者跑步時膝蓋的承受力尤其大,更容易出現膝關節損傷。愛上跑步的你,如何防止膝蓋受傷?一、Get正確的 跑姿規范的跑步動作不僅能避免身體部位的損傷,還能令整個運動過程更加自如舒適。

目視前方,下顎微收

軀干保持正直,身體重心微向前傾

手雙輕握,肩關節自然垂放。前后擺臂,肘關節角度在確90度或小于確90度。

用全腳掌或后腳跟落地,跑步時跨步不要太大,保持膝蓋和踝關節放松,避免提膝過高。

正面看髖部、膝蓋、腳踝程一條直線。不要扭胯擺臀。
專家支招:這樣做遠離跑步膝一要加強肌肉力量,二要量力而行。通過科學的訓練,循序漸進逐漸增加力量和跑量,同時注意加強自身肌肉群、小肌肉群的力量,提升膝關節靈活度,柔韌性,完善自身達到保護膝蓋的作用。
二、跑前熱身跑步前的熱身不僅可以讓身體更快進入狀態,提高運動效率,同時還能使關節活動角度變大、增加肌肉及肌腱的彈性與靈活度,有效避免跑步時受傷。
step1:手臂拉伸

站直,右臂伸直舉起,水平往左側去貼近胸部,左手給右臂一個拉近身體的拉力,感受右臂上方三角肌的拉伸。 step2:頸部拉伸

左手放在頭部的右上方,右肩盡力向下沉;呼氣將頭部拉向左肩位置,目光看向左下方,感到右側頸部后方有牽拉感。 step3:腹部拉伸

腹部收緊,雙手手臂向上延展,可以感到腹部有牽拉感后,腳跟離地保持15-20秒。 step4:大腿后側拉伸

雙手交叉抱住單側膝蓋,另一側腳跟盡力離地抬起,感覺大腿后側有牽拉感。
三、跑后拉伸跑圈有這么一句話:拉伸不對,運動白費,跑步后的正確拉伸可以讓緊張的肌肉得到舒緩,降低肌肉酸痛感,減少運動傷痛。
step1:腿后側拉伸

雙手握桿或撐墻,單腿弓步向前,后腿繃直,保持后腳跟著地,體會小腿被拉伸的感覺,保持15秒。 step2:坐姿臀部拉伸

將左膝放在身體下方,雙手扶在身體兩側,背部挺直,上身重心慢慢向下壓,感到臀部有牽拉感后保持20-30秒鐘。換另一條腿。 step3:大腿外側拉伸

站直,將右腳跨在左腳的外側,雙腿交叉左腿保持正直膝蓋不要彎曲,雙手觸摸左腳腳尖,感到左腿大腿外側有牽拉感保持15-20秒,慢慢還原換另一側腿。 step4:大腿前側拉伸

站直,右手扶住右腳踝關節,雙腿慢慢并攏在一起,上身保持正直,接下來右手慢慢將右腿向后牽拉,感受到右腿大腿前側有牽拉感靜靜保持15-20秒鐘。
專家支招:跑步受傷時,你該怎么辦?

1.跑步時出現膝蓋不適或崴腳、扭傷、抽筋時應馬上停止運動。2.小腿抽筋時要快速收縮腳掌,使腳趾朝向腳心彎曲并用手輔助腿伸直。3.崴腳或關節扭傷可使用冰敷或扶他林進行臨時緩解。4.如果膝關節疼痛和刺痛在休息一周仍沒有緩解,則需要去權威的運動康復中心進行診斷和治療。 5.在疼痛沒有緩解的情況下,要減少運動并休跑。放松肌肉防“粗腿”,泡沫軸超有效除了上面的一套拉伸動作外,許多跑友都喜歡在跑步后用泡沫軸“滾一滾”。泡沫軸又叫瑜伽柱、按摩滾筒,泡沫軸的滾動可以幫助身體的肌肉群進行深層肌肉的放松,增加肌肉的血液循環,跑步后使用不僅能夠松肌肉和筋膜,還能防止小腿肌肉變粗變大。step1:放松大腿前側

俯臥姿屈肘小臂支持地面,泡沫軸置于大腿前側下方;雙肘屈伸帶動身體移動,使泡沫軸在骨盆到膝關節間滾動;特別酸痛處略作5秒停留。 step2:放松大腿外側

側臥將泡沫軸置于髖關節外側下方,屈肘小臂支撐于地面,對側腿蹬地移動身體,使泡沫軸在髖關節至膝關節外側間滾動。 step3:小腿后側肌肉群放松

將泡沫軸放在單側小腿后半段跟腱的位置,另一側腿放在放松腿的上方施加向下的壓力,前后滾動泡沫軸當找到疼痛點后,保持在疼痛點,左右慢慢旋轉小腿讓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后。
專家提示:這樣做效果才最好將需要進行放松的肌肉至于泡沫軸之上,關節處、受傷肌肉處不要滾壓。滾動過程中如果有疼痛的感覺,應在疼痛點上停留30秒左右,直到疼痛程度下降。動作的過程中保持正常呼吸,不要憋氣。
除了跑步姿勢,選擇合適的跑步裝備同樣重要,緩沖性和支撐性能良好的跑步鞋可以有效減少膝蓋等關節壓力。當然,學會綁一個不會開的鞋帶更有必要。

鞋帶不開的技巧在于:打蝴蝶扣的時候,需要正向反向各打一個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