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國男足在各個級別的比賽中都被對手不斷大比分擊敗時,一支來自中國的女子足球隊,卻在遙遠的挪威捧起了冠軍獎杯。讓人吃驚的是,這支上海梅隴中學女足竟在所有的7場比賽中打入了61球,其中決賽以7比1的比分屠殺對手,而場均近9球的表現也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這個冠軍獎杯其實有著相當的含金量,球隊是應挪威首相邀請,并被其稱贊“踢出了漂亮足球”,而挪威杯是全球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賽,一共吸引了全球超2000支青少年足球隊。還值得一提的是,比賽時,主帥不得不在場下喊著:“不要進了啊。”賽后他表示:“給對手一點尊重。”以前我們看自己的球隊踢球,總提心吊膽,這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顛覆。
但在國際賽場上如此縱橫捭闔,本來也應在預料之中。梅隴中學不僅這支女足在全國范圍內出類拔萃,而且為上海隊乃至國家隊輸送了不少“鏗鏘玫瑰”。從國家隊到國青隊再到上海隊,10多年來,梅隴中學女足為一線隊伍輸送了張穎、季婷、孫凌、尤佳、徐雯佳等60余名隊員,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女足“搖籃”。
這其實是真正地體現了足球從娃娃抓起,也印證了鍥而不舍踏踏實實的投入,總有喜獲豐收的一天。反觀許多地方,校園足球上升成“國家戰略”之下,雖然也在喊“足球從娃娃抓起”,但急功近利驅使之下,卻成了一句空話,比如不少學校的“校園足球”,不過是“足球操”“足球舞”之類的表演項目,幾乎全是用手揮來舞去。這一方面是足球基礎薄弱,沒有幾個學生會用腳來做基本的控球動作,也因為用手編排出的節目更具觀賞性,“某些根本不懂球的領導們看得更加滿意”。于是,組織這樣表演的學校,“還能受到不菲的撥款”。當然,這樣的孩子一上場比賽,只有被對手狂灌的份。
上海梅隴中學U13女足的姑娘們,在挪威狂灌61球,第一次參賽就捧回了挪威杯青少年足球賽冠軍。
視頻中,教練錢惠喊著:“雅妮下,不準她再上了。不要進了啊。”
挪威杯是全球最大的青少年足球賽,56個國家的2000多支球隊參加,總共比賽6000多場。梅隴中學的姑娘們,只在決賽場失了1球,三場小組賽全是10球以上的全勝。
錢惠說,這是“給對手一點尊重。我們在國內也這樣打,也有弱的隊伍,打人家10個、20個也不是特別好。所以我們就傳傳球,倒到球。”
就這,隊員汪思倩還說:“對手給我們壓力挺大的。”
把足球打出乒乓球的比分,梅隴女足的姑娘們咋這么厲害?
1
這是一場驚動了挪威首相的青少年足球賽。
4月份,挪威首相索爾貝格應邀訪問中國,到上海時,專門去了有“女足搖籃”之稱的梅隴中學,并邀請她們去挪威參加比賽。這次在挪威,現場觀戰的索爾貝格認出了梅隴女足的姑娘們,說“我們以前見過”。
對挪威人來說,“挪威杯”是一件大事,每年7、8月份,他們都會趕到首都奧斯陸觀戰。目前,挪威杯已經舉辦了42屆。
2
梅隴中學女足派出了13名球員,參加的是7人制業余足球賽。賽前,教練錢惠的目標是“拿個杯子回去。”稍微了解一下梅隴中學,就知道這個目標并非不切實際。
梅隴中學位于上海市普陀區于丹巴路。在普陀,還有兩個學校的女足不容忽視,一個是金沙江路小學,一個是曹楊二中。而普陀女足,一直是上海女足的金字招牌。
2013年第12屆全運會女足比賽亞軍
2010年英國利物浦歐洲青少年錦標賽亞軍
2008年上海市學生運動會小學、初中、高中組冠軍
2004-2009年蟬聯上海市錦標賽各年齡段冠軍
2006年,上海市第13屆運動會女足比賽冠軍
2003年曹楊二中代表中國二隊,參加第18屆世界中學生足球比賽獲得第三名
2003年,獲得歐洲青少年錦標賽冠軍
……
普陀女足還為國家隊,上海隊,國青國少輸送過不少隊員。國家女足門將趙麗娜,曾經的國腳張穎,都畢業于梅隴中學。
至于國青國少有多少,教練錢惠也說不清楚,“經常去三四個,回來三四個。但是基本上每一批國青國少都有我們。”現在,整個普陀女足的球員,小學、初中和高中加起來,有七八十個。
昨晚,全運會女足U18決賽中,上海女足1-0戰勝廣東,獲得冠軍。16年后再次站上全運會最高領獎臺。其中,就有兩名來自梅隴中學的學生。
二者之一的趙瑜潔,還曾于2015年以16歲的年紀入選國家集訓隊,也是當時的國家隊里,年齡最小的隊員。
上海女足U18主帥黃堅雄的女兒黃梓宜,也是梅隴中學的學生。黃梓宜隨隊參加了挪威杯的比賽,還跟挪威首相對話,邀請挪威的友好球隊去中國。
3
普陀女足的成功,得益于其“一條龍”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就是說,教練們會從幼兒園開始選材,然后,這些有希望的女足姑娘們,升入指定的小學和初中。整個過程中,區體育局會為參與女足訓練的孩子承擔一半學費。
這種模式,是上世紀90年代就確立了的。1993年,普陀區以金沙江路小學為依托,成立了第一支小學生年齡段的女足球隊。
這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1993年,第17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首次設置了女足比賽,中國獲得冠軍。同年,女子足球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中國女足這邊,1995年獲得第二屆女子足球世界杯賽的第四名。1991年到1997年期間,又蟬聯4屆亞洲女子足球錦標賽冠軍。
1999年,來自上海的孫雯,成為女足世界杯足球上的最佳射手。2000年,她獲封“世界足球小姐”。
因此,培養了不少男足的普陀區開始發展女足。
4
錢惠也是這時候開始到普陀區,進行女足培養工作的。1993年,錢惠從上海體育學院畢業,成為普陀區的一名基層女足教練。
此前,她是河南女足隊長,有一些女足經驗。丈夫張翔,曾是安徽男足隊員,畢業后,也跟她一起,做起了校園足球。
普陀女足的發展并不完全順利。先是場地的問題,“煤渣場還在翻修。我們就借華師大的場地。那時候根本沒有空調,還住過操場。”再是人員問題,一開始報名的“只有8、9個隊員。”
錢惠和張翔夫妻倆首要解決的,就是這些孩子們長大后,該去哪里踢球的問題。因為這才是家長猶豫著要不要把孩子送來踢球的關鍵。
在《解放日報》的報道中,錢惠張翔夫妻倆“騎上自行車,來到普陀區體育局‘找領導’”,越級匯報,才讓這些孩子有了對口的小學和初中。也就是曹楊二中和梅隴中學。
1996年,曹楊二中成為女足孩子們的初中和高中對口學校。2000年,民辦梅隴中學加入。
錢惠和張翔,是足壇有名的伉儷。尤其是錢惠,24年來為中國足球輸送了好幾批女國腳。至于她的地位,一句“男有根寶,女有錢惠”已經很明了了。
5
梅隴中學女足的視頻放出來后,有評論說,“曬這么黑就知道他們平時練的多辛苦。”這是對訓練的肯定。但訓練過程中,肯定也有球員經歷過學習和足球之間的取舍。
錢惠分享了前國腳張穎的一個故事。“張穎當時踢到國家隊。她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踢。當時有一次英語沒考及格,就不想踢了。”
當然后來,張穎參加了2007年女足世界杯和2004年、2008年兩屆奧運會,2011年因為身體原因退役。
現在的普陀女足會在訓練和學習上做些平衡。在《解放日報》的描述中,曹楊二中的文化課老師,會給出去打比賽的女足孩子“開小灶”;在梅隴中學,女足隊員們拿了好名次回來,會在升旗儀式上給全體師生“作報告”;金沙江路小學,則完全有一支“女足志愿服務隊”。
舉個例子,曹楊二中的學生任曉彤,憑借文化考試進入復旦,成為了復旦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學生。這也是女足隊員中,裸考成績進入復旦的第一人。
進入大學,因為愛好觀鳥,任曉彤又轉去了生命科學學院。她還加入了復旦女足,成為隊長。大四的時候,已經拿到了多所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或許可以成為“一條龍”培養結果的某種參考。
6
這次征戰挪威的,除了梅隴中學,還有三支來自北京和廣州的隊伍。
目前的資料中,廣州市派出了新港小學男子和女子足球隊各一支,年齡在13歲以下。而挪威杯規定13歲以下的參賽選手不分勝負,只要參賽,就是獲勝者。
至于北京的球隊,我們看到一則多年前的報道:
“2000年,由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組織的北京青少年足球代表團一隊和二隊,在挪威杯分別獲得U14和U13的亞軍。”
被挪威首相邀請前往的梅隴中學,主辦方為其聯系了當地的友好球隊,在小組賽期間的休整日,她們一起玩游戲,打撲克,參觀當地學校,還住進了友好球隊隊員的的家里。比賽時,這些小球員就在場下,為上海加油。
還有更小的朋友,在球場上踢球,玩耍。
這讓我想起一些不一樣的孩子。湖南長沙某幼兒園,孩子們要靠點贊獲得足球比賽的冠軍。
組織這場比賽的俱樂部負責人還在接受《成都商報》采訪時說,“幼兒活動本來就嚴格限制競技性,‘比賽’都不能提。我們干了10年的幼兒足球培訓,組織這一活動就是要回歸到足球的本質——開心、快樂、好玩。”
現在做校園足球的越來越多了,用足球、用體育做娛樂的也越來越多了。可以商業,可以娛樂,但對待體育的時候,我們足夠認真么?
錢惠也談了點關于校園足球的看法,她說:
“校園足球要想提高,還是要在專業上面。教練員的師資應該進到校園里,而不是老師出去搞足球。如果校園足球去打專業比賽,或者培養國家隊球員,還是非常難。”
7
說到這里,我又想起最近一些其他關于校園足球的消息。
前兩天,在福建舉行的“雙馳杯”2017金磚國家少年足球邀請賽中,U12年齡段的北京足協代表隊被巴西弗魯米嫩塞俱樂部“血洗”,0:20結束比賽。
之前在呼和浩特舉行的2017年“未來杯”國際足球青少年邀請賽上,來訪的巴西圣保羅FC先是30比0贏了中國的包頭FC,又29比0戰勝了鄂爾多斯蒙古族中學隊。
近幾天,在江蘇南京舉行的2017蘇寧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上,新疆伊犁足協代表隊在首日比賽中0比9的輸給國際米蘭梯隊。
以前也有,去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青少年國際足球錦標賽上,四支國內球隊紛紛遭遇外國對手單場10球甚至20球的“血洗”。
同樣是足球,為什么我們的姑娘們要比男孩子厲害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