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洗發水,相信大多消費者都以為挑個大牌或是一款看上去功效齊全的產品就OK了,但其實這里面還另有玄機。最近,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檢測了坊間60款洗發水,結果發現38個樣品含有污染物二惡烷。值得一提的是,樣本中有12款產品未檢測出含有二惡烷成分,其中還看見了國產品牌——滋源的身影。又安全又有功效的洗發水太必要了。
消委會表示,這三十八款樣品的二惡烷含量不超出內地標準的30ppm,但7款超出歐盟標準的10ppm。二惡烷具揮發性,加上洗發精與皮膚接觸時間較短,正常使用下不會構成安全威脅。建議市民應按個人頭皮狀況及發質,可考慮選用不含二惡烷或含量較低的產品。這標志著此事件暫時告一段落。
10ppm檢驗出企業的自我規范能力
首先,我們不能妖魔化“二惡烷”,眾所周知,"二惡烷"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有輕微的類似乙醚的清香氣味,屬于微毒類,是常用的非質子溶劑。這么多年以來,世界各地之所以沒有對其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主要是因為這種物質在化妝品中的含量非常低,檢測到的微量二惡烷往往屬于夾帶造成,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但這并不意味著洗發水中的二惡烷無法從技術上進行避免。例如,在此次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抽檢樣本中,就有滋源、阿瓦隆、施巴、花王等12款國產以及外資品牌產品未被檢出二惡烷成分。其中,滋源生姜強根健發洗發水并未檢測出二惡烷含量,并且游離甲醛量、重金屬含量檢測也均合格,這對于民族品牌而言,是一大信心。
也就是說,化妝品生產企業如果對自身做出足夠嚴苛的要求,這些技術上的難關也并非無法克服。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次事件體現的不僅是化妝品生產企業能否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的態度,更映襯著一個企業是否對消費者有足夠的責任心。
化妝品生產企業是"源頭",做好產品本身很重要不嚴格控制產品品質,其為品牌帶來的傷害是難以預估的。在此次比國內更加嚴苛的檢測標準下,國產品牌——滋源經受住了考驗。
更安全的洗發水是什么這樣的?
要知道,在洗發水行業是長期的競爭領域,市場已經被寶潔等巨頭外資品牌大面積占領,國產品牌面臨著巨大的困難,想要崛起,并不容易。據了解,倡導頭皮洗護概念的滋源,率先在國內推出無硅油洗發水,并一直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洗發產品,其2.0升級版的無硅油洗護產品中,選擇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劑代替常規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讓產品的更安全。
據上海中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青礬介紹,氨基酸表面活性劑來源于天然可持續再生原料,例如谷氨酸。由于氨基酸是人體皮膚和頭發中所含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元,因此像谷氨酸表面活性劑較和皮膚及頭發具有本質兼容性,更加溫和,并不會引起頭發干燥、剝離等問題。

同時,數據研究表明,在陰離子表面活性性能對比中,氨基酸相較硫酸鹽在溫和性、調理性上表現出更大優勢。也因此,在洗護及化妝品領域中,氨基酸表面活性劑成為研究重點,并期待于更廣泛的應用。
無硅油、無硫酸鹽等產品的興起,實際上也反映了消費者對于產品安全、有效的持續關注,而這也仍然是洗護產品未來研發方向。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堅守產品品質,堅守初心。品牌若一直游走在"紅線"的邊緣,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和信心被消耗殆盡,或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