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車多人多大家都是知道的?每天都堵在路上相信是很多上班族最頭疼的問題,自從深圳限牌后交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很多人選擇上深圳周邊城市的車牌。不過現在深圳交警又放大招了非粵B車牌9月1日起高峰期限行將擴至全市違者罰款300。
為緩解我市道路的交通壓力,進一步改善城市道路擁堵情況,8月21日開始,我市將非深號牌載客汽車(簡稱“外地車”)高峰期限行區域擴大至全市。9月1日起正式執法,對于違反限行規定通行的車輛,將按照沖禁令予以300元的處罰,并記3分。

1 階 段:原特區內限外
2014年12月29日,深圳實施小汽車增量調控措施(即“限購”),為配合“限購”措施的有效實施,深圳交警同時發布通告對全市實行非深號牌載客汽車限行措施(即“限外”),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禁止外地車在原特區內的道路通行。
2 階 段:限外進一步擴大
2016年4月15日,深圳交警再次發布通告,將深圳“限外”區域擴大至原特區外部分中心城區及道路,實現了限外全市、全區部分
01
外地車總量大、占比高
2017年,全市路網日均出行外地車數量為60.17萬輛,比2016年增加36.38%;占日均出行車輛總數的36.39%,比2016年增加27.55%。
02
外地車本地化使用持續增長
一是2017年,日均本地化使用外地小車數量362828,比2016年增加63.23%;占日均出行外地車數量60.3%,比2016年增加19.69%。
二是2017年6月,在工作日往返于莞深、惠深境界線的本地化使用外地車日均為1510輛,環比增加25.62%。
03
平峰化、假日化趨勢明顯
外地車使用向工作日平峰時段、節假日轉移。
一是早晚高峰期因受限行措施影響,外地車通行趨于平峰化,其中11時、13-16時、20時通行量較高。

本地車、外地車通行時變特征分布圖
二是周末外地車出行不降反增,周末出行外地車約為57萬輛次,較工作日46萬輛次增加了23.58%。
一
強化大氣污染防治
為“深圳向更好標準邁進、為全國城市空氣治理樹立標桿”的規劃目標和根據深圳市汽車尾氣治理工作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加強外地車的限行力度。
二
需抑制外地車使用的高增長態勢
目前限購、限外措施是我市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抓手,對保障全市生產、生活有序具有重要作用??紤]到限購實施后外地車使用保持高增長態勢,擴大限外區域后也并沒有放緩的實際情況,急需采取有效抑制措施,控制機動車出行需求。
三
從需求端入手,調控全市交通需求
原特區外交通運行逐漸惡化,由以前延綿擴張轉變為散狀分布增長,而新增住宅面積41%分布于西鄉、民治、布吉等二圈層,37%外拓至觀瀾、龍崗中心等三圈層,亟需擴大全市限外區域范圍,從需求端入手前瞻性調控全市交通需求,抑制誘增的越來越多的外地車本地化使用需求。
本地化使用外地小汽車數量月變特征分布
四
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
對于新能源車輛上深圳號牌的優惠政策不斷出臺,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需要進一步抑制通過購買異地私家車來繞開限購政策的購車需求,將部分本地購車需求向新能源汽車上合理引導。
重點在這里
▼
擴大外地車限行區域措施
擴大外地車限行區域
外地車限行區域由目前的“原特區內+部分原特區外地區”擴展至深圳全市范圍(高速公路及進出口岸、機場的部分道路除外)。
外地車限行時間不變
仍為工作日早晚高峰7:00-9:00,17:30-19:30。
限行外地車類型不變
仍為非本市核發機動車號牌載客汽車,但對于:
一是執行任務的軍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持道路運輸證件的客運車輛(不含租賃小汽車);香港號牌(含香港內地牌和內地香港牌)、使領館號牌車輛不受外地車限行措施限制。
二是對非本市核發機動車號牌載客汽車因全國、全省性大型會議、展會等活動需要在禁行時間、禁行道路通行的,應當提前到市交警部門辦理機動車輛臨時通行證,經批準方可按規定通行。
實施時間
自2017年8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施行,2017年8月21日至8月31日為執法緩沖期,9月1日起正式執法。
深圳交警溫馨提示
只限制高峰通行需求,不限制一般通行需求。
深圳“限外”時段為工作日早高峰(7點~9點)和晚高峰(17點30分~19點30分),其余時間段和法定節假日沒有任何限制,綜合全年來看,限行時間僅占到總時間的13.8%。
只限制通勤需求,不限制營運客車通行需求。
一是深圳“限外”措施針對性明顯,通過限制異地車輛早晚高峰通勤交通來防止車主利用購買外地車來繞開“限購”。
二是持道路運輸證件的異地客運車輛(不含租賃小汽車)不受“限外”措施限制。
處罰重點車輛,保證寬容度。
一是一臺外地車在一個工作日限行時段內無論行駛在幾條限行道路被記錄的,只認定為一次行駛記錄;并且第一次、第二次違反限行規定的不予處罰,自第三次起依法處罰,簡稱“一日一次、三次起罰”。
二是登錄深圳市交警局網站“非深號牌載客汽車進入深圳自助申報”入口,提前申報,可以“豁免”每月1次在限行時段、路段行駛。
本地車主:買車是剛需限號難緩解擁堵
在鹽田一家公司工作的嬌嬌,2015年初考得駕照,因為一直沒搖上號,就用了家里的深圳車牌,平常開車上下班。她認為,限外令擴大對緩解擁堵可能會有一定效果,但對外地車牌車主不友好。
在寶龍學校上班的車主林小姐(化名)認為,限外令并不能完全緩解交通擁堵,“只能緩解一小部分”。她認為,買車是剛需,全面限外解決不了問題,“最后還是會發展到本地牌限號限行?,F在這么多人參與搖號,以后本地牌肯定更難中簽了?!彼硎?,如果公共交通足夠發達,她也不想開車,畢竟停車也很麻煩,在市里不僅停車費貴,還很難找到停車場和車位。
外地車牌車主:多選擇其他交通工具
廖女士2015年給自己的車上了梅州車牌,開車主要為了上班代步。她感覺,之前深圳對外地車牌只限部分路段,現在全限,給人“只有深圳人才能走”的感覺。她認為,要管理不如在源頭就開始管,限制放貸和分期買車。限外擴大后,她打算參與本地牌搖號,“不過估計很難”。
有此打算的外地車牌車主不在少數。在一家建筑設計公司工作的翁先生,不少同事都住在龍崗,工作在福田,大多上了外地車牌,限外擴大后他們考慮能否競拍本地牌號,也可能選擇其他交通工具出行。
搖號者:建議參考社保和工齡調整搖號概率
據介紹,深圳第8期小汽車增量指標搖號結果出爐,參與競爭2933個個人車牌的搖號者增加至737274人,中簽率僅有0 .397%,跌破0 .4%.對不少搖號者來說,中簽希望渺茫。
在福田一所小學授課的小陳今年7月才考完駕照,她目前才參與了一次搖號,沒有搖到。接下來,搖號隊伍更加龐大,讓她著實頭疼。她認為,新政實施后,本地車牌會越來越難搖號,競拍會更貴。
翁先生也正在搖號中,他對搖號的分類提出了些看法,他不太贊同有些人剛來深圳就能搖號,建議參考社保和工齡相應調整搖號概率,“我有同事從第一期就開始搖了,到現在都沒中;而有些剛來的人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搖,結果運氣很好中了,但他們又不是非得用,我覺得不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