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今年9月中旬,中國決定全面封禁比特幣交易渠道,指責它被用來炮制各種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和傳銷騙局,包括合同詐騙,洗錢,躲避政府監管向海外轉移巨額資金,威脅到國家金融安全,此舉立即讓比特幣價格暴跌20%。
中國全面封殺比特幣 戳破國際市場泡沫
據《華爾街日報》,監管機構已經決定全面禁止中國的比特幣交易渠道,不僅僅局限于關閉比特幣交易所。更大范圍的管制措施可能包括,禁止中國大陸訪問外部比特幣交易所網站,如美國的Coinbase和香港的Bitfinex。
面對監管部門對虛擬貨幣的嚴厲管制,比特幣交易平臺出海的設想或僅是一廂情愿。
9月15日晚間,國內前兩大比特幣交易平臺——OKcoin和火幣網公告稱,“本次僅停止人民幣交易業務,其余業務不受影響。”但隨后便調整公告,改口稱,“停止所有關于虛擬貨幣的交易業務。”
對此,一位北京的平臺人士告訴記者,監管層對平臺海外業務也會進行一定的干預,比原來預想的更為嚴格。“幣幣交易的路子也行不通了。之前,各個平臺還心存僥幸,認為幣幣交易還是可以的。”
不僅如此,該人士還表示,在當前的技術手段下,比特幣海外交易通道確實可以被阻隔,即在主干路由設備上丟棄比特幣的區塊鏈賬本數據。這意味著,屆時國內所有比特幣轉賬交易都沒法確認了。
9月18日,一家大型網絡企業區塊鏈負責人也確認稱,比特幣交易平臺面向國內的業務將全部終止。
與此同時,礦機的制造廠商也在謀求轉型。“如果真的切斷國內比特幣交易通道的話,礦工損失最大。屆時,礦工的記賬和海外同步不了,就拿不到工資,等于挖不出幣了。”該負責人表示。
比特出海之路被阻
“原來我們是有意在海外重新設立新的交易平臺,目前來看,恐怕不具有可操作性。”一家虛擬貨幣交易平臺負責人直言。
“原本我就并不是非常看好國內交易所出海,國內用戶就算參與交易的話,也會直接去國外成熟的交易所,而境外交易所只需增加中文版就可以了。有這么大的利益在里面,國外交易所肯定會做的,而且競爭力比國內交易所強。” 工業區塊鏈實驗室首席戰略官闞雷稱。
“即便考慮出海的話,如果以中國用戶為主,外幣匯兌也會成為很大的問題。若是面對外國用戶的話,其實更難,因為文化差異和成本都過高。” 闞雷進一步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到,面對國內交易平臺全線叫停的現狀,部分投資人開始去國外交易平臺炒幣。
目前,國外的場外交易還可以將虛擬貨幣轉換為法幣(CNY)。不過,國外的交易所大部分都是以幣幣交易為主(如etherdelta、P網、B網等),有些除了幣幣交易市場以外,還有幣與美元交易市場(P網、B網、bitfinex)。有些則是通過在香港的個人與個人之間交易比特幣的場外交易平臺繼續交易,如可盈可樂等。
“不過,這些交易大多都可以走支付寶通道,但微信支付不行,也有直接的現金交易。因為是C2C的,資金甚至不通過交易平臺的,直接賬戶間轉賬。因此,從銀行賬戶上應該是看不出這是比特幣交易。” 闞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