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曾一夜爆紅,身家兩年縮水百億,剛被王思聰懟了,又和股東開撕
“……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的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相信不少人還記得聚美優品在2012年推出的這個廣告,正是這個廣告在當年掀起了“陳歐體”的熱潮,而1983年出生的陳歐和聚美優品也一炮而紅。
秉承“為自己代言”的理念,集高顏值、80后霸道總裁于一身的陳歐頻頻在電視節目中亮相,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企業家,他的微博粉絲超過了4千萬,擁有的“迷弟”、“迷妹”超過了很多當紅的明星。
那是陳歐最好的時候,也是聚美優品最好的時候。乘著風口,當時的聚美優品只用3年,年銷售額便超過60億。2014年,僅僅成立4年的聚美優品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陳歐成為紐交所史上最年輕的中國CEO,在當年的胡潤百富榜上陳歐身家達到120億元。

股價大跌,押注共享充電寶
更加巧合的是,就在股東發表公開信質疑聚美投資共享充電寶之際,8月31日聚美優品宣布已完成對深圳街電科技股權的收購。
今年5月,聚美優品以總3億元人民幣投資街電曾一度引起熱議,與國民老公王思聰的“吃翔”賭約,一起登上了各大媒體頭條。

共享充電寶今年來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特別是在聚美優品CEO陳歐3億元投資共享充電寶企業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后,更是引來諸多猜測。
同時,因為“國民老公”王思聰與聚美優品陳歐的一場關于共享充電寶的“吃翔賭局”,讓共享充電寶被更多人所熟知。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王思聰似乎要賭贏了。
近期有消息稱,共享充電企業Hi電正全面收縮線下推廣團隊,旗下200多名員工涉嫌暴力裁員。
除Hi電窘境,其它共享充電企業情況又如何呢,至少從投資金額上來看,共享充電寶項目已經不再有那么多熱錢涌入,而此前陳歐信誓旦旦表示繼續對共享充電寶項目注入資金也沒了下文。
不過,也有共享充電寶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共享充電寶行業市場還處于跑馬圈地的早期階段,“對產品的研發、鋪設及拓展多渠道,進而提高市場占有率,培育市場和培養用戶黏度等,才是當前共享充電寶企業的工作核心。”
共享充電寶“倒閉”
最近有消息稱,共享充電企業Hi電正全面收縮線下推廣團隊,200名左右員工面臨裁員命運。更令人驚訝的是Hi電的裁員方式:將員工從原工作城市調至邊疆省份的邊疆城市,并規定24小時內自費至新崗位報道,三日之內若無法到崗工作則被視為“自動離職”。
現在,這些員工已經建群、準備組團維權,他們對Hi電的不滿主要有兩點:一是拖欠薪資;二是暴力裁員。對此,Hi電創始人劉文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該傳聞拒絕正面回應,并表示不愿多談。
公開報道顯示,Hi電在今年4月份宣布完成兩輪融資:天使輪金額在數千萬元,由志拙資本領投,非同凡想創投以及四位知名個人投資者跟投;A輪金額近億元,由光速中國領投,某知名基金和老股東跟投。
如今,相距上輪融資還不到半年時間的Hi電,卻身陷暴力裁員、欠薪等傳聞漩渦之中。
公開資料顯示,共享充電寶行業目前主要有三種主流模式:一是主攻商場、車站等大場景的大機柜模式,以來電為代表;二是主攻餐廳、咖啡館等小場景的小機柜模式,以街電為代表;三是主攻餐廳、咖啡館等小場景的桌面固定模式,以小電為代表,Hi電屬于第三種。
近幾年共享充電寶已然成為創業“風口”,數據顯示,2016年分享經濟融資規模達到了1710億元,同比增長130%,今年更有20多家企業在兩個月內拿到了總計十幾億人民幣的投資。
王思聰要賭贏了?
熱錢快速涌入共享充電寶項目,還引來“國民老公”王思聰與聚美優品陳歐的一場”吃翔賭局”。今年5月4日,共享充電寶企業深圳街電科技有限公司,獲得聚美優品陳歐3億元投資,占股比例約為60%,陳歐出任董事長。
隨后,王思聰公開在朋友圈中表示,不看好共享充電寶。陳歐在微博上高調回應該事件,稱不要因為“你(王思聰)的情緒,不讓這個項目入駐萬達”,翻看陳歐近期微博顯示,其正在大力鼓吹共享充電寶的好處,稱街電完全改變了他的行為習慣,相信共享充電寶一定會成功。
不過從近期陳歐微博動態來看,關于共享充電寶的分享內容已經不多,并且8月30日,其還在微博上公開回應稱,“第一,有質疑聚美投資影視和街電,不務正業的。事實上,都是為了流量,流量向超級app聚集,越來越貴。通過成本更低廉的方式獲取流量,是一個企業運營邏輯;第二,說街電沒錢融資失敗的。回頭給你看賬戶。
街電賬戶沒有曬出來,但從實際行動來看,陳歐當初曾表示“聚美優品對該項目(共享充電寶)的投資無上限,未來3個月內,將繼續注入幾十億元的資金。“事實上,從公開消息來看,并沒有進一步的投資動作。
此前分享經濟學者、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阿魯?薩丹拉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時表示,分享經濟在早期階段取得最大成功的例子有兩個,第一是交通或者說汽車的分享,另外一個則是住宿房屋的分享。是因為住和行往往是個人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房子和汽車通常是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值錢的資產。
而對此有長期跟蹤分享經濟的學者指出,充電寶雖然是一種高頻行為,但是就單個產品而言價值十分有限,這也是行業飽受質疑的原因所在。
不過,仍有共享充電寶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談行業失敗還為時過早,當前,共享充電寶行業市場還處于跑馬圈地的早期階段,并且,從Hi電倒閉的案例來說,不排除是這家公司內部出了問題,而不能完全歸咎于共享充電寶的行業前景。
不僅國民老公王思聰公開對街電模式唱反調,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共享充電寶我認為是做不起來的,盡管那個共享充電寶的老總我認識,但是認識也是做不起來的”。針對俞敏洪的唱衰言論,有好事者在微博上@陳歐,而陳歐則回答稱,俞敏洪的言論恰好證明了街電已經成為了共享充電寶的代名詞,“這就是最大的認可”。

對于共享充電寶陳歐是有信心的。
他對前《財經天下》記者朱曉培表示,“我覺得未來光是充電寶業務自己發展,半年內很可能價值超過任何垂直電商,這是我believein的。”
這不是陳歐第一次“不務正業”,今年4月,陳歐宣布創立獨立品牌Reemake,并推出名為ReemakeAirOne、ReemakeAirOnePlus的空氣凈化器,“身體力行地做一款真正好用的空氣凈化器”。
而外界則有分析稱,這些業務更像是聚美在主業停滯不前的困境下的一次次嘗試。
2014年聚美優品股價一度沖向40美元大關,總市值高達57.8億美元,這也是聚美優品的歷史最高峰。
隨后火了的聚美優品遭遇巨大的假貨風波,股市表現急轉直下,股價跌幅將近90%,目前市值不到5億美元。

國際金融報報道,2016年上半年,聚美優品凈營收為35億元,雖比去年同期增長1.7%,但凈利潤卻同比下滑29.8%,只有1.412億元。
隨著聚美股價的大跌,陳歐的身家也大幅縮水,2016年的胡潤百富榜顯示陳歐的身價為20億元,而兩年前這個數字是120億元。
陳歐和聚美將走向哪里
其實,幾乎從聚美優品創立的一開始,在很多人心中,陳歐就是聚美,聚美就等于陳歐,而陳歐擁有其它企業家沒有的明星光環,這曾給聚美帶來很大的好處。
《芭莎男士》報道稱,他很清楚自己和其他企業家的差異,“沒人會說我是土豪,因為我身上的氣質和土豪是不一樣的,也沒人說我是網紅,你說我是明星,好像我又不是演藝圈的。所以很多人給我的定位是‘明星企業家’。
他的微博粉絲已經有4421萬,5月那一條與王思聰爭論充電寶的微博,被點贊了24萬次。
朱曉培寫到,陳歐自己發一條微博,就能帶動聚美平臺上千萬的銷售,以至于有一段時間,他甚至“嫌棄”公司里的PR。“我會覺得,你們這群干PR的,還沒有我自己發的微博效果好。”

▲圖片來源:@陳歐
聚美優品似乎更加緊密地與陳歐個人捆綁在了一起,曾經頗為得意“能夠把一群優秀的年輕人團結在身邊,創業是真正的一群兄弟在奮斗”的陳歐,這些年不得不目睹兄弟們的離開,從聯合創始人劉輝、聯席CFO高孟、鄭云生到不久前的戴雨森……
國際金融報報道稱,傳言中,矛盾源頭來自于高層間經營理念的差異。戴雨森認為,作為一家電商平臺,產業上下游的運營與控制應是關注重點,而已然“網紅”的陳歐卻試圖牢牢借助微博等陣地,進一步發揮個人影響力。
7月更有媒體曝出聚美優品高層不和,大打出手的新聞,以至于陳歐、戴雨森和后加入的劉惠璞不得不放出合影,以證“情比金堅”。

▲圖片來源:@陳歐
股價暴跌、頻繁改換賽道、高管離職,曾在廣告中喊出“我決定我的未來”的陳歐究竟會給聚美優品帶來怎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