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碰撞》一開始就出現龍標,顯示著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組委會,提升整部電影的格局,給觀眾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字幕提示: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文明的積淀,西方科技的進入,引進兩種文明碰撞的火花。林建煥介紹整部電影的主題,引發觀眾思考,如果是自己,會怎樣導演跟表演,這就是VR優勢所在,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觀看。所用音樂正是馬云跟王菲的《功守道》主題曲《風清揚》,借助熱點炒作,產生“姐妹篇”的續集錯覺。
導演林建煥的作品,以“人人都是導演”為特色,這與他的草根身份有極大的關系。假如當初沒人給林建煥機會,那他今天就不會成為著名導演。在他的電影里,我們看到很多的隨意,尊重個性。首先出場的是女兒閱讀英語,給人一個“牛逼哄哄”的錯覺,綠色外套格外搶眼,還配有頭像,里面是紅色馬甲,林建煥習慣采用鮮艷的顏色,吸引粉絲的注意力,然后鏡頭轉到香蕉,是給吃貨準備的。音樂陳一發兒《童話鎮》,有效吸收十幾歲孩子的青睞,抓住流行元素講傳統故事。
外語簡短有力,塑造“學霸”形象,霸道總裁武術老爸閃亮登場,雙方進行一番鏗鏘有力的進攻,女兒小小的身體戳著老爸的胸口,老爸堅挺著。虎毒不食子,這位“蠻橫”爸爸默默忍者,一番較量,不相上下。對峙畫面配上張國榮《有誰共鳴》,回到譚張爭霸“鬧得正兇”的年代。老板到房間教武術,很好的運用了光線,電影玩的就是“光”,尤其是自然光。音樂蘇運瑩《野子》,讓hebe跟沙寶亮都想翻唱,小孩子的靈氣讓每個時代的人都能聚精會神。女兒在沙發上教閨蜜英語,兩個美女慵懶躺著,格外吸引眼球。臉上長滿皺紋的爺爺奶奶在旁邊陪襯,充滿歷史畫面感,一家三代,照顧到不同觀影人群,體現導演林建煥的野心。
孩子們到學校上課,背景是周杰倫《床邊故事》,90后長大了,學生也會長大的,兩個主題互相呼應,詭異感十足。接下來Jay-Z跟Alicia Keys 的Empire State Of Mind,歌聲配合拳擊動作,國際化。林建煥導演一直在做一件事,以極低的成本打造世界級氛圍,哪怕是最低微的事情,也要砸個“天荒地老”,讓整個劇情不再枯燥。紅色服裝如同《大紅燈籠高高掛》,也像《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純色。
動感完了來個抒情,電影《秋月》的《兒歌》,很溫馨,像《今天應該很高興》,劉以達的作品沉浸著高級的格調。畫面轉到樓下,達明一派《馬路天使》響起,這是個堪稱beyond樂隊級別的組合,只是需要再加點流行色彩。正如汪峰巧妙的讓粉絲喜歡上了搖滾,《生來彷徨》跟《存在》等歌曲,都是有感而發,引發共鳴。林建煥的電影通吃各個年齡階段,像林夕的雌雄同體,這叫優秀創作者。
打架戲份特別精彩,孩子愛玩,抓拍為主,激發真正感興趣的,才能讓拍攝順利進行。主人公勸架時,響起趙季平的《啟幕》,這與譚盾的《天下》都是林建煥愛用的。穿梭到陳凱歌《霸王別姬》,與中國著名導演看齊,用創新的方式傳播傳統文化,這是年輕一代導演打入國際的關鍵點所在,吳京《戰狼2》就做到了,所以咱們就贏了,青島夢萊塢也起來了。耍花槍,刀馬旦,加冕“新一代李玟”。
層層遞進,Carpenters《top of the world(世界之巔)》,中國新歌聲的《簡單愛》也炫了一把。拍電影一定要有全球視野,導演林建煥是明智的,喜歡走捷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爸再出場,此時劇情反轉了,老爸變身英語老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學會對方的優勢搞垮對方,像劉強東重點進攻雙十一。胡偉立《隨緣》,那是一種《男兒當自強》與《偷功》的搭配,天地生太極,玩轉中庸之道。夸張的表情看到周星馳無厘頭風格,畫風轉向開心麻花,南北結合,中西搭配。
溫兆倫《隨緣》同樣是年代感,舊產品換上新包裝,又火了一把,人稱“事業第二春”,這才是林建煥電影的魅力,讓曾經的輝煌更加輝煌,我們稱之為“偉大復興”。北京語言大學畢業證書的特寫,有理有據,人證物證都在,極具說服力。接下來出場的是李志的《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是《聽媽媽的話》與《世上只有媽媽好》相結合,一直都流行的就叫做經典,軟化了說教的味道,合理的煽情,自然的過渡。掌聲過后,是樸樹與王珞丹的《清白之年》,小小的文藝了一下。引起觀看者對影片《碰撞》點贊,整部七分多鐘,正是人們注意力的集中期。林建煥導演用這簡單的幾分鐘時間,低成本高效率把中國故事傳到全世界。(文/林建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