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是互聯網+大時代的一次智慧碰撞,更是一場女性逐夢、圓夢的靈魂交流。12月16日、17日,為促進團隊的溝通與交流,提升團隊協作力與榮譽感,“成就夢想共創未來”蘭研優秀團隊創始人訪談沙龍暨蘭研新晉代理商簽約儀式在福建泉州翁宴5F宴會廳盛大舉行。500多名代理商齊聚一堂,共同分享彼此的成功經驗,探討如何在不斷追求卓越中攜手前行。
值得關注的是,蘭研創始人許曉蘭人生第一本書《給你一個團隊,銷售主管怎樣帶》簽售會也于12月17日成功舉辦。

蘭研創始人許曉蘭為人生第一本書《給你一個團隊,銷售主管怎樣帶》簽售
從身懷六甲開創“蘭研品牌”,到如今萬人團隊披荊斬棘,許曉蘭用親身經歷,締造了一個新型電商傳奇。這本新書圍繞蘭研品牌的發展歷程、銷售的秘訣、帶團隊的奧秘等話題,許曉蘭都毫無保留的分享了新零售靈感來源與感想、心得體會,并與代理商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心懷感恩:從灰姑娘到90后女性創業標桿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許曉蘭也不是一天就成為一個成功的新零售女性創業者的。“當年,我因家中發生變故,子然一身來到泉州打工,看到這繁華世界中的美好,才明白,什么叫‘對美好的渴望’。豆蔻年華的我卻已知,這世間美好的東西如此之多,要想得到想要的,首先自己要配得上它。”許曉蘭回顧說,幾年前,因有孕在身不得不辭職在家,而鼓勵她開始從事新型電商甚至是日后創立“蘭研”化妝品品牌的,除了丈夫以外,更有這股渴望在其中。因許曉蘭銷售與管理能力出色,再加上發現并推廣了主打祛痘功效的新產品,四年后,她迅速成長為泉州當地小有名氣的新型電商代表,團隊成員已是數萬人。
談及創業之初,許曉蘭坦言,當時還是有些忐忑:想從一個相對散漫的團隊管理者向品牌經營人轉型,其過程談何容易?“此時,丈夫陳文海再一次鼓勵我:其實你很清楚,我們的產品這樣出色,品牌經營是一種必然,既然是早晚都做的。為什么不馬上去做?”于是,2014年10月“蘭研”美妝品牌就此誕生:“蘭”取自許曉蘭的名字,“研”源于女兒的名字。“蘭”有斑斕之意,“研”為美好溫和,帶著細細研磨之決心。“這是我與丈夫的共同意愿,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一起將女兒與‘蘭研’這兩個生命培育壯大。”

蘭研品牌創始人許曉蘭暢談蘭研品牌建設、發展歷程
目前,蘭研擁有數百個大型團隊,數萬名企業會員代理商,憑借專業水平和成熟的技術,在美妝領城迅速崛起。許曉蘭用短短3年的時間,從零開始締造了萬人超級團隊的奇跡。她每年都會帶領精英團隊進行國際間的各種交流與旅游探訪,讓所有“蘭研”精英與蘭研共同創業致富的同時,又能周游列國開闊眼界。
“蘭研”參與業界知名的各項活動,并與梁靜茹、楊恭如等多位明星建立了合作關系。
“正因滿懷感恩之心,我在創業的路上才會吸引如此之多的精英團隊,才會爆發出如此之大的能量。”談及如今的成就,許曉蘭說自己已經把肩上承擔的責任,上升到企業對團隊的責任,上升到了企業對社會的的回饋。
新書揭秘:萬人團隊如何管理?
怎么帶出鐵血團隊?你不是一個人在做銷售,許曉蘭認為,在互聯網+的新型零售液態下,銷售主管必須具備五大功能:管理、傳達、協調、培訓、執行。

蘭研品牌創始人許曉蘭新書簽收媒體發布會
“真正成為品牌管理者以后,我首先意識到的是,蘭研的未來想要更廣闊,關鍵在于團隊如何帶:每一個想要更上一層樓的人都深知,是否擁有能夠依靠的團隊是成敗的關鍵。”許曉蘭說,隨著蘭研日漸發展壯大,公司的代理商已發展到一萬多人,管理這樣一個龐大的團隊自然不容易:如何協調,如何配合,都是大問題。
“在我看來,團隊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團隊成員之間是否能夠形成學習的氛圍;想成長,唯有主動學習,多找自身缺點,多想他人優點,受益的是自身——通過倡導這樣的團隊精神,蘭研得以成長為福建知名的美妝品牌。”許曉蘭還透露,下一步,將把蘭研做成全國美妝品牌里的佼佼者。但想獲得這樣的成功并不簡單——成功不僅需要付出,更需要持續地付出。
如何才能將這種可持續付出由自我認知擴展到團隊之中?如何才能保持團隊的前進狀態?怎樣才能讓團隊在對手與伙伴的激勵之下,形成良性自進化?怎樣帶領團隊在困難、挫折與機遇并存的當下,更好地全力挑戰?“這就是我在這本書里主要討論的問題。”許曉蘭說,在人才決定成敗的當下,員工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強弱。如何針對團隊內部的特色,立足銷售主管的角色,展開針對性的管理,使團隊的贏利不斷地擴大呢?

蘭研品牌創始人許曉蘭新書發售現場接受媒體聯合采訪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一個成功銷售團隊必然是在具備長遠的眼光、充足的市場知識以及個性化的管理特色的主管帶領之下,才能讓團隊內形成自主思考性協作的。而蘭研也恰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成熟團隊,才得以在獲得持續贏利的同時,使品牌不斷發展壯大。”許曉蘭說,“這本《給你一個團隊,銷售主管怎么帶》是我的‘一家之言’,我將其視為‘引玉之作’:書內是我在創業與管理過程中積攢下來的經驗闡述,若你是銷傳主管,你可將之視為可參考的團隊管理書;若你是普通的職員,也可將之視為可拿來汲取團隊生存經驗的實戰之書。”
“不管你的角色如何,我都渴望你能夠從中獲得對自我成長有益的知識。這也是我寫作這本書的愿景:能夠為社會貢獻更多美好的,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者。”許曉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