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業,投入大,見效慢,很辛苦,但是,相比以前做礦山投資,我找到了內心的安寧和光明,找到了那份值得我付出一生的事業,盡管十一年來,我依然沒有賺錢,但是,我覺得我已經變得非常富有了,這份富有讓我整個身心充盈著快樂,我想,這就是‘茶油奶奶’帶給我人生下半輩子的執著和覺悟。”
“茶油奶奶”創始人林安娜。黃堅 攝
面對茶油奶奶創始人林安娜的時候,記者首先感受到的是她對茶油的熱愛,盡管她說現在壓力很大,“奶奶”快駝背了,但隨即的爽朗笑聲,一切煩惱似乎又煙消云散。
林安娜說,做農業,有兩個風險,第一是天氣風險,萬余畝茶樹的收成,除了要靠人力的維護,更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我經常阿彌陀佛,期待老天能夠眷顧我;第二是市場風險,山茶油市場屬于較為飽和市場,產品多,品類也全,如今又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必須要拼品質,拼創新、要有文化融入,這些都需要人才。去年成功入圍廈門金磚會晤,成為指定山茶油,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總感覺是上天眷顧,或許,也是我一直以來對產品質量的嚴苛,才能抓住這個機會吧。
“茶油奶奶”成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指定山茶油。黃堅 攝
“經常有人問我,一個女人,有三個孩子了,生活也比較富足,為何要趟山茶油的這個紅海呢?”林安娜對著記者的時候,也似乎在對自己提問。她說:“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說是為了健康,為了身邊朋友享用生態健康山茶油,似乎勉強合理,但是,還是不能完全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是內心的呼喚,什么樣的呼喚呢?那份生命的簡單純粹的呼喚。做農業,做山茶油,我始終認為,最精妙的地方,就是簡單,只要全心付出,就會有回報。就像經常說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歷了大半輩子的生意打拼,我只想回歸這種簡單的事業模式,用我的初心和真心,換回一樣事業,我喜歡這樣。”
“聽說你的三個孩子,到現在還是不支持你做茶油奶奶的事業,都不打算幫助你?”記者問。
“是啊,孩子是我的一切,她們有想法,沒有關系,我尊重她們,畢竟她們還年輕,等經歷的人生多點,自然會理解我,支持我的,呵呵。我還記得當初很多人,包括最親的家人和朋友,都說我瘋了。她們說,林安娜以前帶著鉆石美戒、每天美容美體,現如今竟常年窩在山旮旯里,蓬頭垢面地與工人一起下株、施肥……小學生似的跟在專家后面瘋狂做筆記,無法理解我。不管怎樣,我這么拼命和艱苦,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是對孩子們的一種言傳身教,挺值得的。”林安娜還是很爽朗的一笑。
“茶油奶奶”創始人林安娜在茶油種植基地,舉目所望,皆為山茶樹。黃堅 攝
看著剛長出的茶油果,林安娜一臉幸福。黃堅 攝
從德化縣城出發,大約40分鐘,一路顛簸,彎彎曲曲,林安娜開車帶著記者進入德化大山深處,終于達到了一片山頂,望遠看去,層層疊疊的山峰,綠油油的一片。林安娜指著那一片山說,你所能看到的,都是我的茶油種植基地。油茶樹的產果量、產油量都很低,要歷經“冬春夏秋冬”5個季節才會有收成,每年9月茶樹開花,來年11月采果,周期長達14個月。
“當初有段時間,車無法開進來,為了保證工人的吃喝,我每天都是要背著大量的食材,走路兩個多小時到基地。我也不知道當初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毅力和能量,能夠堅持那么久,能夠那么有耐心,反正我就是堅持下來了,很奇怪,只能說,人的爆發力還是蠻強大的。”林安娜笑著說。
林安娜開懷一笑。黃堅 攝
“現在想想,其實也挺簡單的,人只要有一份事業心,堅定的走下去,困難都不是困難。”
“茶油奶奶”商標里的那位端著一簸箕油茶果,大笑開懷的奶奶,其原型就是林安娜。
記者明白了,“茶油奶奶”就是林安娜,“林安娜”就是茶油奶奶。
黃堅/文